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太上传法,道祖之约!

    齐无惑为太上的引导,道出心中之执念大愿。

    老者抚须之动作停止许久,终是长叹一声,道:“好宏愿,好道心!”

    “你比你的两位师兄看得更远,愿景也更大许多,可是这一路上,必然遍布杀伐;你若是一步走错,或许就会彻底陨灭,死劫重重,且越是往前,阻碍越大,或许有朝一日,伱也要……”

    他的声音微止住。

    看着眼前少年道人。

    却如见到数个劫纪之前,持剑纵横,横压一代,放眼宇内无可匹敌者的昊天大帝。

    不是说齐无惑和这位昊天有什么关系,也不是说他现在的器量就真的跟得上那位昊天大帝君,只是老者的经历和阅历,却让他可以看得到,眼前少年的道路,必然也如曾经的昊天一样,遍布杀伐。

    或许有朝一日……

    这一柄老者亲自选择出的剑,也会指向老者自己。

    以今观之,既欲要令五方五界,皆以一贯之,那么有朝一日,也当要持剑而对三清四御,唯平三清,压四御,如此才可以配得上他口中所说的【镇】,但是老者没有说出这些,也并不觉得那一幕是如何苦涩的事情。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的弟子走到了那一步,那么,他很欣慰。

    玉清当会垂眸而笑,上清则自当弹剑狂歌。

    能拔剑而来,堂堂正正,说一声,道不同!

    不亦是道友!

    吾等需要的,不是在师长麾下庇佑出来的,只堪赏玩之类,依仗师长威名的所谓弟子,那又有何意义?需要的,正是一步一步,靠着自己堂堂正正走到我等面前的道友。

    他担忧着弟子的前路,却也知道,既有此愿,那么所谓的担心说出来,其实没有意义,终也只抚须而笑,道:“死劫重重啊,无惑。”

    少年道人坦然回答:

    “道虽远,当行;行道若死,当行。”

    “不行,不足以称道。”

    “是求活?是求道?”

    于是老者伸手指着这少年道人,放声大笑,却是道:“可惜,可惜!”

    “可惜啊!”

    老者大笑声之中,充满了欣喜,充满了遗憾。

    他看着眼前少年道人的眼底,竟然真的充斥着一种痛惜憾甚之感,却还有更多的慈和,他很少极为直白的夸赞自己的弟子,纵然齐无惑以死为子布局,也不过说一声好手段,此刻却是当真长叹,道:

    “可惜,你不能早生五个劫纪,否则的话,堪为吾之道友。”

    “可惜,你不曾早生四个劫纪,否则,昊天必引你为知己!”

    少年道人摇了摇头,只是回答道:“何必可惜呢?”

    于是老者抚须,会心而笑。

    只是想到了少年道人如今的处境,复又神色微有些凝重,询问道:

    “此番你历劫,纵然是有此所谓的【泰山府君祭】,那股力量,只让你转阴为阳,转死为生,你仍旧还是在酆都城的绝境之中,上清创造了六百六十八枚太赤灵文,却也没有说过,每一枚太赤灵文都有上限为遏制大帝的力量,何况还是你所创造的雏形。”

    “只靠着这一枚文字的约束,哪怕是他们主动诵唱,创造仪轨,你也约束不得那五尊鬼帝。”

    “而那中央鬼物,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尊阴神,境界于阴物之中最高,为天地造化会元而生,会立刻察觉到你的手段,而后将你彻底杀死,而后彻底倒向南极长生,如是之劫,无惑欲以何破之?”

    少年道人只是道:“弟子自有打算。”

    老者看着他,笑了笑,道:“罢了,我见你自有七分把握,也就不再多问了,行汝之路,自有你自己去走,去选,本该如此……”他抚须沉吟了片刻,便是笑道:“你入我门中,而老夫却自始至终不曾传授你什么门中神通,无惑一路行来,可曾怨我?”

    少年道人回答道:“但是,老师指出了道的方向。”

    “令弟子闻道。”

    “唯独闻道之后,才可以问道,行道,证道。”

    “闻小道则行小道,闻大道则行大道,而老师指出的,是无上之大道方向,让弟子一开始就看到这最远最大的道路,不会走错。”

    “若是如此,还要心中生出诸多不满的话,弟子是否有些贪得无厌?”

    老者看着自己的弟子,笑意温和,道:

    “你不怨老师便是。”

    “你的【道】已走到了现在,我本来打算,等待你一步一步走来,而后传授你诸多神通。但是你的速度超过了我的预料,你的经历也比起我本来预料的更为凶险,我活过了太长的时间,于我而言,不必说是数年,就连百年,也只是须臾之间。”

    “你我之间,就像是才出门没有多久,一回头,却已隐隐约约见到了你追赶来的身影。”

    “你叫我如何不喜?如何不惊?”

    “你今要历劫而出,既已有了自己的法子,那么老师也就不再多画蛇添足。”

    “否则的话,反而像是不相信你似的。”

    “等到你破出此层层诸劫,吾自有一法传你。”

    少年道人讶异道:“老师的法?”

    老者抚须,道:“是……”

    “此法可以为最弱,也可说至强,自我传道收徒授法,尚无人可以得之。”

    “玉清,上清,亦不曾有。”

    “而玄都,他虽是尽得了吾的丹法,却是无缘我这神通,终究遗憾;是以,此法唯我知,你知,其为【一炁所化,衍二,化三】,我不知其名,随你如何称呼,只是此法对于境界的要求实在是太高,非悟道者不能入门。”

    “便是无惑你,眼下其实还差一筹,才能修行。”

    齐无惑明悟:

    “一炁显化,老师的这一门法,需要化三为二,化二为一,方才能入门。”

    “既如此的话,逆修为修道长生,是否顺着施展则是法,老师的神通,该是以一炁化二,复归于三,是为【一炁化三】的手段,对吗?”

    老者似早已知道少年道人可以推断出来,故只放声大笑,抚须赞叹。

    而后以极为勉励的语气道:“无惑无惑,勉力修行,待你此次历劫归来,吾之道法,便将传你,虽说传你,却也非传你,只名传你而已,是为你做这【他山之石】罢了,老师等待着你有朝一日,做到你今日所说的境界,期待你有朝一日,创造出超越吾之法的手段。”

    “那时,老师才最是觉得,你拜我为师,走入道途,固然幸也。”

    “可是能收你为徒,引你入道,亦是吾之大幸。”

    “不过说起来……”

    “此法除去了【他山之石】的作用,五百年后,你或许还有用得着呢。”

    老人的慈和眸子里面,难得有几份玩笑。

    齐无惑微有怔住,想了想,实在是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只好回答道:

    “老师微言大义,弟子有些听不明白。”

    微言大义?!

    太上禁不住笑起来,可是任由少年道人如何好奇,如何询问,却也如方才之弟子保密时一样,并不回答,只是道:“彼时你自是知道。”

    “不过嘛,到时候老师可得你给另外两个,带一句话。”

    齐无惑:“???”

    太上看着自己这个难得露出少年懵懂的弟子,袖袍微翻卷,白发白须,神色慈和温缓,只微笑道:

    “太上,便是如此傲慢。”

    “尔等,又如何?”

    这样霸道的话语,从眼前这位老者的口中说出,却让少年道人都给镇住了,眼睛瞪大,发丝上落了寒梅,于是引得太上道祖放声大笑起来,而看向那少年道人的目光之中,则尽是激赏。

    这终究是我的弟子!

    将承我衣钵。

    与我并肩的弟子。

    得徒如此,得友如此,为何不傲?!

    想到那两位五百年后将会露出何等有趣味的表情,纵然是心境上善若水,会有涟漪,但任何涟漪皆会平复的太上道祖,也是禁不住自心底而生出笑意来,觉得如此之未来,却也是在波澜壮阔,风起云涌之际,有些趣味的。

    老者引齐无惑明悟前路,立下他破劫之后,传法之约。

    看着这少年道人,微笑叹息,缓缓消散,再不复见了。

    ……………………

    或如真正持棋者的判断,齐无惑终不过只一介微尘,纵是三清弟子,但是三清弟子却也不是什么护身符,在很多时候,还是会被立刻集中攻击和处理掉的理由,是一个理所当然,具备特殊身份值得利用的一枚棋子。

    但是棋子终究只是用之则弃。

    无人会在意那被扔到了棋盒里面的棋子会是怎么样的下场。

    棋子被白皙的手指拈起来,轻轻放在了棋盘上,发出的声音清脆,在这巨大的行宫之中,显得尤其的空幽和寂静,细微的声音涟漪碰触到了墙壁,而后复又回弹,渐至于幽隐难以察觉之境。

    荒爻正以伏羲氏的算筹之法卜算天下万物,她的眸子幽冷,和曾经与齐无惑接触时候那种闲散慵懒,犹如卸职游玩时的气质完全不同,借以先天八卦之法和后天八卦之法,层层叠叠,逆转而推断之,荒爻窥见了现在的真正大势。

    “青景威锦州,人王,三隐曜星君。”

    “当代之妖皇,天界之东华。”

    “妖皇背后是和先祖有仇的勾陈。”

    “东华背后,亦是四御之勾陈。”

    “八千年前的人皇和龙皇之死,应该也是勾陈。”

    “勾陈的目标是,后土皇地只……”

    荒爻每说一句话,就放下一枚棋子,于是虚空泛起涟漪,声音冷淡,棋子声清幽。

    她收回手掌,袖袍垂落,抬眸看向前方。

    第一句话,虚空起涟漪,第二句话,已是有纵横勾勒之金光。

    等到了最后一句话说完,荒爻看着前方,看到无数的金色流光纵横变化,已成好好恢弘之气象,在伏羲氏的沙盘法宝之上,勾勒牵连,最终化作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风暴,上接天穹,下抵大地,横贯左右最终这无数金色流光汇聚的旋涡,将整个六界都牵扯其中。

    荒爻定定看着这一幕,这神通法术构建推演的未来,有丝丝缕缕的金色流光,倒映在荒爻的眸子里面,让她安静许久,方才轻轻开口:

    “量劫……”

    以伏羲氏的手段推演变化,窥见的,正是量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