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三)

    大家想一下,因为粮仓就在军官掌控下。

    他们想贪污,是按兵员实数领粮,然后克扣士兵口粮……

    还是,多报士兵数据,多领一些粮食?

    这两条方法,他们会选哪一条?

    很显然——

    将领要是让手下吃不饱……

    大家都是世代当兵的,将领不怕上了战场,后背射来冷箭吗?

    也就是说,只要粮仓的管辖权在军户手上,就算贪污,他们也会保证军户的正常口粮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皇帝招呼一声,当兵的当场就会打开粮仓,背上粮食,去皇帝身边。

    既然粮仓被拿走,文人集团又布置了这么大一张天罗地网。

    将领想贪污,就只能在口粮上做手脚。

    更别说——文人稍微拖延几天,拿不到粮食的士兵……

    他不跑路,难道等着饿死吗?

    这就是66万士兵,忽然逃亡的原因!

    这可是杀局中布局最早、谋划最深、刀子最狠的一招!

    当然,这个杀招不一定是针对朱祁镇的。

    但是——必然是针对朱家皇帝的!

    ——自此以后,只要朱家皇帝不听话,粮食就发不到位。

    粮食发不到位,军官就只有克扣口粮,士兵就只有逃亡……

    士兵逃亡,边防不足,外敌就要侵犯。

    外敌来犯,皇帝就要掏钱……

    死循环!

    欧耶!

    完美!

    自此以后,皇帝就只能和咱们掰腕子了,再也无法惦记咱们的海外领地。

    多好!

    又能安心挣大钱了!

    到了后来,又出了个小皇帝,有个牛人,玩了一手更狠的。

    自此以后,文人集团捏着皇帝的粮仓,皇帝却只能掏出真金白银,交给兵部。

    兵部找人分包,再从文人集团手上,将粮库里的粮食买回来,发给当兵的。

    完事,各部还要“照例漂没”……

    这是懂工程的。

    总包、二包、三包……八九十来包……

    而这条规矩是谁定的?

    张居正时期的文人集团!

    大明以前是收实物税,也就是直接收粮食。

    张居正改革后,老百姓需要先找士绅卖粮换钱,再拿钱给官府交税;

    皇帝还要拿着钱,再从士绅手上换成粮。

    这一手狠啊!

    不但吃了上家吃下家,更是里里外外、倒倒腾腾,前后左右吃了个十几遍!

    自此起,大明原本存粮足够全国吃三年——变成了一粒粮也没有了!

    张居正改革,站在百姓角度上,天下乌鸦照样黑。

    士绅收粮,压价是正常操作。

    小吏收税,刁难是正常过程。

    站在国家角度上,这是亡国之策。

    那要是站在士绅角度上,那这可就是仁政了。

    屁股不同,看待问题的答案,是绝对不一样的。

    所有的分析啊,就看你站在谁的那一边……

    比如——他们前段时间,遍布抖音的舆论:狼犯错,不能限制狼崽子当官……

    屁股坐对,绝对正确。

    ……

    这么多证据,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三杨拿走粮仓——就是为了图谋控制皇权!

    明英宗不听话,那就成了削弱朱祁镇对军权掌控能力的最佳手段!

    因为——军户管理粮仓,只需要朱祁镇一份诏书,大军就能立刻出发!

    土木堡之前,石亨这个将领,敢跟三杨对着干。

    他怎么这么有胆?

    就因为他有粮,文臣无法拿捏武将!

    土木堡之后,将领就成了文人集团的狗!

    哪怕到了南明,依旧如此!

    南明乱世!

    士绅竟然不直接掌控军权,就能无忧无虑……

    不就是因为这个么!

    再牛逼的大军,饿你三天……

    还骨头硬?

    那就再饿七天!

    ……

    为什么朱祁镇出了北京,各地立刻就乱套了?

    粮食大权没了!

    带兵的,被攥住了喉咙管……

    正如袁承焕、孙承宗对待勤王援军那样——娘的皮,不听话,老子让你饿着肚子,来回跑几百里!

    敢来支援皇帝?

    老子饿不死你!

    看看、看看……

    一模一样的套路!

    仔细看看土木堡之变中,边将的态度……

    就会发现,与大明的一件往事,简直就一模一样——

    靖难之役!

    朱棣装疯卖傻,绝地翻盘。

    只剩900护卫,朱允炆都打破北京城了,打的最厉害的先锋,立马被召回。

    下一刻……

    朱棣900变十万!

    朱祁镇这一次土木堡之变,也一样。

    也先就三万人,刚刚还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明军,却任他驰骋。

    也先带着朱祁镇,就跟遛弯一样,来到京师城外……

    明明随手就能弄死也先的边将,却坐看瓦剌横冲直撞,绝不出城迎战,绝不打赢瓦剌。

    为啥咧?

    靖难之役,他们就是这么做的啊!

    打生打死,那是朱家人的内部事……

    ……

    三杨真是正直大臣啊!

    我们“绝不会贪污”的文人集团,接管了粮食大权,是绝对不会“贪污”的。

    不过短短13年时间……

    大明的军户们,就已经逃走66万人!

    当然,你要说,这是朱祁镇当政,不管文臣的事……

    粮食大权被拿走后,天顺三年,就清查了一次。

    结果,逃亡军户高达120万人……

    这时期,可是三杨主抓一切权柄吧!

    ……

    这66万人逃亡。

    只能说明朱祁镇掌权后,他们收敛了一些,不敢继续如此肆意妄为了!

    ……

    如果于谦忠于皇帝——请问,他在哪里?

    他为什么不指出这个问题?

    事情已经发生,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指出问题所在?

    我摆出来时间线后,只要脑子还带点拐弯能力,就能看清楚的问题。

    为何——于谦闭嘴不言了?

    就因为他是文臣集团的一份子!

    或者,在缩小一点——他是长三角文人士绅集团的一份子!

    他效忠的,不是朱家皇帝,而是这个文人集团的核心利益!

    再说一个扎心的事实——

    就在于谦上奏分发穷苦百姓粮食的奏疏,得以执行之后。

    不单单于谦得到了山西、河南的民心。

    (于谦得民心,是他能够打赢朱祁镇夺京师之战的核心,也是他必死的另一个原因。

    京师保卫战中,于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