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七)

    不得不说,充斥全网的“朱祁镇葬送五十万大军、使得明朝由盛转衰……”

    不说符合逻辑了,就连常识都不符合啊!

    五十万大军,两天时间,就能立刻全部离开京师?

    但凡放学的时候,你去接个孩子,也不会立马就相信了啊!

    > 哦买嘎!

    明朝大军的速度真快!

    他们大概已经将火车、铁路普遍了吧……

    两天时间,集结五十万人,并能够开出城外——就算现代,都还有很多国家做不到呢!

    甭管他是20万也好,还是50万也罢……

    一点常识都不要了——反正只要遮掩住真相就好!

    ……

    再说朱祁镇被俘的时间线:

    史书几百年的完善,交战过程,早已编撰完善。

    这一段就只能参考,真信,那就是犯傻了……

    那就只能从常理推断: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朱祁镇御驾亲征,除了时间短外!

    这一路屁事还真多!

    七月十六日开拔,十七日晚上,大军就夜惊了。

    啥意思?

    夜惊就是营啸。

    ——士兵们忽然受惊,自相砍杀。

    古代因为夜惊而导致的全盘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

    玩呢?

    南征北战,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京营——刚走了一天,还没踏出北京地面呢,就特么夜惊了?

    这就像嘉靖南巡一次,失火就追着他烧一样……

    要知道,此时的朱祁镇,刚刚抵达龙虎台,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南口。

    这个地方,就在北京的六环线外面!

    直线距离,也就是百十里。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京营士兵,在自己首都的家门口,竟然夜惊了?

    是不是可以产生个合理的猜测——这次夜惊,是某些人要杀朱祁镇,却被士兵发现了呢?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动手,并没有成功!

    ………………

    土木堡是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段比较长,明天就能结束了。

    我为什么说这是刺杀,而不是真的夜惊……

    接着朝下看——

    又隔了一天。

    七月十九日,出发满打满算就三天,刚到居庸关呢!

    朝臣就请朱祁镇驻跸。

    啥意思——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再走。

    两天前,刚来了一次骚乱,这就又不让走了?

    是不是上一次动手,没成功——要等待后方调来人手,再来一次呢?

    朱祁镇怎么做的——不许!

    四天后。

    七月二十三日,刚到宣府。

    朝臣竟然轮流奏请驻跸。

    朱祁镇不但不许,还让王振责问缘由——你们说让停下,给我个理由!

    ……

    你们说,朝臣接二连三的让停留,到底是在干什么?

    就只有两个可能——

    要么等后方再次派遣刺客……

    要么就是前面的杀局没布置好……

    ……

    朱祁镇也觉得蹊跷,就做了一件事——调宣府杨洪部兵马随行。

    这时候的宣大沿线,是不差兵马的。

    除了宣大本部兵马之外,早在一个月前,在六月的时候,朱祁镇派了45000人,前往宣大。

    宣大就是宣府、大同、山西边关的总称。

    朱祁镇加强了宣大的兵力……

    明英宗一声令下:

    宣府这里的兵马,汇集到朱祁镇身边……

    果然,幺蛾子也没有了,朝臣也不让驻跸了。

    顺风顺水!

    八月初一日,抵达大同。

    幺蛾子又来了!

    明史说——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钦天监监正彭德清,再次请驻跸。

    朱祁镇让王振宣旨,让他们跪了一天。

    明史将这一次安在王振头上——王振真要这么牛逼,还能死?

    实际上,这就是朱祁镇的意思,也只有朱祁镇才能让一部尚书下跪。

    ……

    史书上是有原因的!

    在《明英宗实录》,不小心又暴露了这么一个秘密——

    “佐、埜先行,振怒,令跪于草中,至暮方释。”

    啥意思?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刚让皇帝停留一天,然后自己就火烧屁股一样,朝前跑?

    卧槽!

    你俩朝前跑干啥?

    还被王振抓了现行?

    这两人抢在朱祁镇前面,急着朝前跑是干啥咧?

    给谁通风报信?

    给谁通风报信——马上就浮出水面了!

    朱祁镇这天是停留没走的。

    就因为停留的这一天,朱祁镇的悲剧已经出现苗头了。

    随行的大臣们,私下串联,要除掉王振。

    王振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

    换句话说——王振是朱祁镇的眼睛和双手。

    因为这个时候,东厂实际上就已经是锦衣卫的上司了。

    而锦衣卫——护卫皇帝身边的,就是锦衣卫亲军。

    我尼玛,外朝大臣要秘密除掉王振?

    莫说王振地位等同内阁首辅加兵部尚书了。

    单单就说他是皇帝家奴这一条——文臣有什么资格秘密杀了他?

    这不是在谋反吗?

    他们这么做,就是因为——王振屡屡坏了他们的好事!!

    王振只要死了,朱祁镇就会任人摆布!

    但是,想杀王振,必须要英国公张辅的参与。

    《明史》用了这样几个字:“谋于英国公,不得间,竟行,人人自危。”

    因为英国公的不配合,这才没有弄成。

    杀王振这件事,甭管文臣说的再漂亮,实际上就已经给土木堡定性了!

    就像袁崇焕杀了毛文龙……

    他有什么资格杀?

    更何况,袁崇焕杀毛龙龙,还是官员之间的内讧。

    文臣要杀王振,这是再踩朱祁镇的脸啊!

    这就是在谋反!

    不管他们说的怎么漂亮,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说个不好听的——哪个大员敢不经太祖的命令,就给太祖身边侍卫长宰了?

    这就是一个性质啊!

    ……

    实际上,朱祁镇让停留的原因,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消息——他被于谦断粮了!

    朱祁镇出征,让于谦总督粮草。

    于谦能够在京师保卫战时,短短几天内,就将通州900万石粮食,抢运进了京师城内。

    并且调空七大粮仓,总调粮数目,高达1900万石……

    却没有给朱祁镇送来粮食!

    朱祁镇停留的这一天,要跟明史上——王振受贿千辆银车,连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