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 十盘拔丝地瓜

    以前用的是那种大锅,用锅中的余温闷一夜没什么问题,但是她这种天然气做不到那样。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它在锅中闷上两个小时。

    随后趁着它的热乎气将它碾碎,她喜欢带豆瓣的,所以保留了一些,并没有把所有的豆瓣全都碾碎。

    下一步就是要做酱块子,也可以叫做酱转。将碾碎的豆子们堆成砖块的样子,不停的摔打、拍,让它变得光滑、紧实,不会一碰就碎了。

    等酱块子的温度凉下来以后,随她找出一些白纸将酱块子包起来。

    有些地方会将酱块子当上一两天,等它表皮干吧了才会用报纸包起来。

    因为报纸上有油墨和铅,对身体不好,所以她们后来都用白色的纸包了,不敢用报纸了。

    将办好的酱块子放到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让它自然发酵两个月左右才能进行下一步。

    一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了。

    白阮阮赶忙将东西都扔进自动清洗机中清洗,然后又泡了二十斤的豆子,才赶忙去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盆中的豆子都已经泡的鼓胀起来。

    白阮阮取出一台破壁机,将黄豆倒进去,再加入清水,打成汁后倒进大盆中。

    等到二十斤的豆子全部打完,她得到了十盆混合溶液。下一步就是过滤,将液体倒进一个纱布过滤袋中,稍微用力挤干纱布过滤袋里面的液体,将里面的豆渣和豆浆分离。

    然后就是要煮豆浆了,她用的是大号的闷罐,一次能装下三盆的豆浆。

    两个灶台同时煮,她也能照顾的过来。

    大火煮热以后要不停的搅拌防止它糊底,还要将上面漂浮着的沫子打掉。

    豆浆煮开以后就要转成小火慢煮,若是转成最小火,两三分钟后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膜,等过一会儿再挑起来,就是常吃的腐竹、油豆皮了。

    白阮阮只挑了头一张就没有再弄了,等豆浆彻底的煮熟以后,她留了一小盆自己喝。

    剩下的让它稍微冷却一会儿,差不多三四分钟的样子,将豆浆全都倒进她准备好的另外两个大闷罐中,里面有她提前放好的食用盐、水、五度的白醋的混合物,大致比例是1:10:10。

    这一步叫做冲浆,白阮阮将两闷罐的豆浆倒完以后,它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的豆花。

    再等待个五六分钟以后,就可以将里面的豆花舀出放到铺了用冷水泡过的纱布的模具中去,随后将盖子盖上、压水定型。

    压的太轻,就成了嫩豆腐,压的太过,就成了老豆腐。

    要不轻不重才最好吃,差不多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一斤豆子差不多能做出三斤大豆腐,她今天一共做了六十多斤。留了四块儿自己吃,剩下的分别送到了大食堂、福利院的食堂和疗养院里面的食堂。

    准备的菜谱是麻婆豆腐,福利院那边则准备的是小白菜酱豆腐。

    反响非常不错,福利院的孩子们都说吃出了肉的味道,比肉还要好吃!

    而大食堂和疗养院食堂那边,第一次吃到这种麻麻辣辣、又滑又嫩的菜,一个个被辣的“嘶嘶哈哈”的的依旧停不下筷子。

    全都说没吃够,明天还要吃!

    但是白阮阮可没有再给他们做一次大豆腐的打算了,一个个的念叨了好几天依旧再也没有吃到。

    白阮阮后面还试着弄了两锅豆浆挑豆皮,第一张的最厚,随后剩下的一张比一张薄。

    还有一种市面上常见的豆皮,是用黄豆磨成粉以后再用机器加工而成的。这期间可以先将豆粉榨油,但是不要榨的过于干净了,这样弄出来的豆皮不香。

    这种机器白阮阮的空间里面也有,不过是插电款和柴油款的。

    插电是没有地方插了,她只能用柴油款弄了一些出来。顺便研究了一遍这台机器还有那台插电款的机器。

    再结合书籍资料,大致了解了八分,剩下的部分交给那位常和作的老板一点问题也没有!

    她也问了关于制作豆腐的机器,两人探讨了一会儿一会就大致设计出来了一个,只等着老板那边产出来、白阮阮查看效果。

    差不多等了十天,两台机器就都到了白阮阮的手中。

    制作豆腐的机器很大,它分成了六个部分:磨浆、过滤、加热、冲浆、压制、切块儿。

    清洗豆子和加入点豆腐卤水的步骤都需要人工造成,加热的地方也不需要白阮阮再去不停的搅拌,这个材质有很好的导热性和扛粘性,即使她不搅拌也绝对不会糊锅。

    这个机器每次可以做五十斤的大豆腐,比白阮阮费劲巴拉的要快太多了!

    白阮阮收到以后就让清洁机器人给它进行了大清洗,随后立马用了起来。

    这个机器当然是用能源石当做能量来源的,它是白阮阮见过的少见的能用黑色能源石当做能量来源的,当然了,高等级的能源石它也能使用。

    机器打出来的豆浆更加的细腻,过滤豆浆的时候压的很干,利用率非常的高!

    等到白阮阮看到成品,那一个个卖相极佳的大豆腐,她立马找到那个老板又定了五台这个机器,不过产量上还是要调整一下,五十斤有点太少了。

    新的机器要更高、更大了,但是同样的,它的产量也提了上去,每次能产两百斤的大豆腐!

    做豆皮的机器是分成了四个部分:打粉、榨油、豆皮和一个一米长的平台,方便出来了的豆皮有地方放。

    白阮阮同样试着运行了一下,各方面都很流畅,但是白阮阮觉得榨油那里还可以再精进一些,与她期望的榨油程度还是有了一些偏差。

    “那你把这台机器给我邮回来吧,等我改完了再给你邮回去。”

    两天后她再次收到机器,这次的榨油率明显提高了很多。

    白阮阮非常满意,又同卖家订购了三台。

    它不像是做豆腐的机器,每次只能产那么多,虽然产量也是上下浮动的,但是差值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