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9章 朱由检的恶趣味

    没过几日,宫中再次圣旨明发天下,皇帝在圣旨中对圣人之后极具褒奖之词,同时也对各级官吏拥护朝廷决意的态度倍感欣慰。

    鉴于民意不可违之理,皇帝决定,于崇祯六年夏粮征收之日起。

    在大明全面推广士绅一体纳粮之策,以所得之钱粮来滋养万众军民人等,力促万邦来朝之盛世尽早来临。

    随着这道明发天下圣旨一起出宫的还有另一道之意,孔兴燮袭封衍圣公之位,孔府族人今后将可与四民享同等科举出仕之权利。

    这道旨意就是朱由检与孔家的幕后交易,从此之后,孔府不会再是被历朝历代所树立和限制的耕读传世的世家,由此演变成了可以出任朝廷经制官员的普通家族。

    孔府的元老们在大棒加胡萝卜的威逼利诱下,审时度势,放弃了士林标杆的虚名,转而变成了俗世中的一分子。

    朱由检的圣旨发出没多久,在宁波府的孙传庭也发来奏报,言称宁波府毁坏港口案也已告破。

    涉案人员为宁波当地数名海商所派遣,目的就是妄图阻止朝廷开海之策,现涉案人员及幕后主使俱已被拿获归案,等候皇帝下旨处置。

    宁波府这些海商虽然也是雇人行凶,但这些人还是有些分寸,没有造成朝廷派去的人员人身上的伤害,所以,孙传庭在奏报中建议诛除首恶,不搞大肆株连。

    虽然当地官府有些官员平时与这些商人过从甚密,但对于海商们的行为确实并不知情。

    有鉴于此,朱由检当即批示,宁波府涉及破坏港口设施的人员全部处斩,幕后主使者同罪,家人不涉及其中,家产抄没归公。

    与之有牵连的官员罢职归家,永不启用。

    对于空缺官员补缺一事,吏部尚书周云建议从山东就近调用,以免从陕西派遣过去后距离太远耽误公事,朱由检考虑之后同意了周云的建议。

    山东往南四湖地区移民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相关官吏在其中也是功绩卓着,这次的拔擢会极大调动官吏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山东官员的流动性,使得一些表现优异的低级官吏能顺利递补上来。

    在下达完处置宁波府、松江府两地相关事宜的指令后,洛阳府的奏报也送到了朱由检的案头。

    朱由检在下达宗藩纳税旨意的时候,并没有授权给锦衣卫可以动用武力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至于各地锦衣卫所如何处置,那就看个人能力。

    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怎么去做才最为合适。

    毕竟都是自己家的亲戚,太过分的话会让臣子们感到不安。

    很多人可能会在心里这样想,你今天可以对亲戚下手,明天或许就会对我下手,尽管看上去你对我不错。

    这种离心离德的举动会让君臣之间陷入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境地,最终会导致国事彻底败坏。

    都说明亡于嘉靖,这话有些道理。

    最喜欢玩弄权术的世宗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

    这位权属大家把操弄人心当成了治国手段,将本来走在官道上的大明战车带到了通往悬崖的小路上去,最后的结局就是车毁人亡。

    世宗皇帝根本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他的那一套做法与那些乡下村妇差别不大,整日以皇帝之尊在臣子之间搬弄是非,以挑起内讧为乐趣,手段非常卑鄙龌龊。

    他的真实能力和水平甚至比不过后世一个江浙沪的乡镇长高明。

    一直靠小肚鸡肠、阴谋诡计对付自己的员工,这种老板已经为公司最终破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朱由检虽然不具备什么高超的手腕,不怎么懂如何驾驭手下,但他相信,只要他持心以正,行事光明正大,赏罚分明,以律法为依据,长此以往,大明只会越来越好。

    阮建苏和褚国用送来的对付福王府的方案虽然谈不上高明,但目前来看也算是较为合适的方法了。到现在其他宗藩处还没有传来什么消息,看来也是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洛阳要是能取得进展,那就下令让其他各处锦衣卫照做就行了。

    现在该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距离崇祯六年的正旦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朱由检估计年前各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静和反应,所有的变化可能来自于明年开春之后吧。

    按照时间来算,孙传庭、卢象升以及众多锦衣校尉们要在异地过年节了。

    这两位能臣为了大明付出良多,真是舍小家为大家,以国事为己任,常年奔波与大明各地,不说他们立下的功劳,单单这份辛苦便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据专门监视京师上下各种动静的东厂送来的消息说,孙传庭的母亲嫌孙家后代过于单薄,已经为他物色了两名妾室。

    等到孙传庭公干回转,这两名小妾便会被纳入门中。

    得到这个消息后,朱由检先是想到到时候该赏赐什么合适,随后脑子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好奇的念头。

    从崇祯二年年孙传庭临危受命赴任陕西至今,这长达四年的时间内,孙传庭一直专注于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正值壮年的他就没有生理需求?

    若是有,又该如何解决呢?

    嘿嘿,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