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7章 针锋相对,来信

    这样的女人,怎么能够和皇后娘娘比较!

    要知道皇后娘娘这个身份可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得来的。

    年轻时,阴皇后更是为了救燕帝受了不少伤,不然怎么会只生下一个太子肚子就没了动静!

    “金妃娘娘,您说的是。”

    宿聘没有和金妃硬着来,她温声软语道:“不过奴婢提醒您一声,即便您生下皇子,您也只是一个妾室,只要皇后娘娘还在,您永远爬不上那个位置!”

    似乎还觉得不够,宿聘盯着金妃的腹部,阴阳怪气地道:“还有您生下的子嗣,也只会是太子殿下的臣子!”

    金妃高高兴兴的神色猛地黑沉下来。

    她冷冷地扫过宿聘。

    “来人,给本宫掌嘴!”

    金妃当真是气得怒火翻腾,要不是顾忌身份和肚子里的孩子,她都要亲自动手打阴皇后身边的这条乱咬人的狗了!

    宿聘冷笑一声。

    她压根没将金妃放在眼里,几个纵身,便出了宸云宫。

    金妃狠狠地跺了跺脚:“这个贱婢!”

    “娘娘,您消消气,别伤到了自己的身子。”宫女们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安抚。

    金妃一脚踹在最近的宫女肩膀身上:“滚,都给本宫滚!”

    几个宫女淅淅索索地跪行出去,生怕吵到金妃,令她将气出在自己身上。

    “站住,你去和皇上说说,本宫看了皇后送过来的珊瑚,肚子就开始疼了,让皇上来看本宫,还有太医,都给本宫去传!”

    宫女们不想接这个差事。

    谁都知道金妃自从怀孕,皇上以影响金妃养胎就没来过宸云宫。

    这肯定是请不来皇上的!

    “还不快去,是想本宫摘了你们的脑袋吗?”

    “奴婢这就去!”

    金妃甩了甩衣袖,坐在椅子上,直直地喘着粗气。

    突然,她似乎是想到什么,去桌子前面写了一封信,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发簪放在信封里。

    她叫来贴身宫女,阴沉着脸道:“知道送到哪里去吧?”

    “奴婢知晓。”

    金妃揉了揉太阳穴,柔弱地道:“速度越快越好,千万别出现差池,皇后敢让一个奴婢这么折辱本宫,本宫可不会咽下这口气!”

    半个时辰后,太医来了。

    但燕帝依旧没有出现在宸云宫,金妃心中窝了一团火气,她想把眼前所见的东西都给毁了!

    太医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娘娘,您不能再动怒了,影响胎儿和您自己的凤体。”

    金妃闭了闭眼,面对太医还是收敛了脾性。

    “嗯。”

    “臣给您开几副安胎药,您按时吃了。”

    金妃见不到燕帝,对这些事都提不起来兴趣,对太医道:“这些琐碎的事你和缪珠去说。”

    缪珠是金妃的亲信,贴身宫女姑姑。

    “是。”太医正好不想和金妃打招呼,听见这话,感恩戴德谢过了,跟着缪珠去了旁边。

    金妃走到外面,看着无边月色。

    眼神越发的深邃。

    等太医走后,门口多了道人影,等走近了,金妃眼睛一亮。

    “妙语,信送到了?”

    “送到了。”妙语颔首。

    金妃急不可耐地道:“他怎么说?”

    “娘娘莫急,他会安排好的。”妙语脸色冷淡,和普通宫女很不相同,“娘娘只需要等待,明日便会有好消息。”

    金妃喃喃道:“还是他好,会想着本宫。”

    妙语嘴角抿成一条直线,没再吭声。

    ……

    与此同时,双水镇。

    红薯大丰收,味道又好,还有红薯藤可以喂猪的消息瞬间炸开了锅。

    包括溪水村在内的其他几个周边的存在都来观摩。

    还有的想要向程筠购买母种。

    程筠没有吝啬,只说来年开春让这些人来找她买,毕竟这些人第一次接触红薯还不知道怎么保存。

    大家伙都没意见。

    “程娘子,你可要说话算数,别到时候没有卖的了。”

    “两万多斤,怎么可能没有卖的?”程筠说了个数字,让来看戏的人都震惊住了。

    “真有那么多?”村民们瞪圆了眼睛。

    程筠没有隐瞒:“骗你们做什么,若不相信尽可以去看看,反正我们村子的地窖都装满了。”

    “哎哟,那可真是个好东西,我们来年肯定也要种!”

    这是有利百姓的良种,程筠不会藏着掖着。

    在这个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吃食大过天啊,只有有了吃食,才能活下去。

    “好。”

    地里面的红薯藤都剁碎了,红薯根部都抖落了土喂牛了。

    溪水村的村民们赚得盆满钵满,对程筠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初筠娘要买那红薯我还以为当了冤大头呢,还是筠娘有远见!”边上,周婶笑呵呵地说了句。

    “可不嘛?谁能知道这没见过的玩意还能吃!”

    “据说还能做什么红薯粉,红薯糍粑呢,筠娘正在捣鼓,等过段时间我们去和她学学,免得来年太多人找她我们都排不上号了。”

    “是这个理。”

    程筠在溪水村待了三天。

    把红薯种植、吃法、保存讲得一清二楚才回了镇上。

    她不能保证明年还在这,只能提前教学,这样明年开春,那些村民们还能找溪水村的人学习。

    “筠娘,等红薯的种植法传遍整个燕国,那些百姓肯定会感谢你。”

    程筠坐在院子里,切着红薯条道:“谢不谢的我不在乎,毕竟这些东西只是碰巧。”

    柳慧娴道:“我看才不是碰巧,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

    “是么?你还信命?”程筠打趣了句。

    柳慧娴笑出声:“命信不信的,好像没那么重要,我当初以为自己没多少年活头了,都认定自己要死了,可还是遇上了你,这不就是老天在和我开玩笑吗?”

    程筠想到自己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