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章 去凉城如何?

    第一百六十章 去凉城如何?

    大朝日,金龙殿。

    天还未亮,宫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

    烛灯摇曳下,殿内檐上的雕龙越发显得庄严可畏。

    殿内的最中央,一把金光灿灿的宽椅子格外引人瞩目,椅子的两边是雕刻着两个龙头,十分威武,龙的双目注视前方,像是神官一样监视着殿内的一切。

    陆陆续续的有臣子进来,进来的臣子在殿门侧边脱去靴子放下佩剑,由着宦官检查一番后便进入正殿。

    殿内钟声敲响时,官员跪拜,大监站于殿前,高喊:“皇上陛下入殿、太后娘娘入殿!”

    众大臣高喊:“见过皇帝陛下、太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身明黄色长袍的季照光站于高台上,先是迎着太后坐下后,才面向大臣站立着,双手抬起,道:“众卿平身!”皇帝季九曦:“各位爱卿,还有何事可议论的?可上前说。”

    尚书打人举令牌上前,“微臣有事起奏陛下。”

    “尚书大人请说!”

    “陛下,这五六月以来,各地方郡城,有不少事情上报,除了派能臣处理事务外,老臣以为,还需派亲王前去安抚,以此体现皇族的为你们亲和的作风。”

    齐国公举着令牌,“臣附议,自先帝离世,为行孝道,各大亲王一直留在皇都。如今先帝离世数十载,各大亲王也正直壮年,宜前往各地提拔民情,安抚人心,为陛下分忧。”

    其他臣子也纷纷站了起来,“臣等附议。”

    季照光看向朱国公,语气亲和的问:“舅舅以为呢?”

    朱国公府举令牌行礼,道:“陛下,老臣以为,尚书大人及各位大人言之有理,亲王享受亲王知之礼之俸禄,受到万民朝拜,如今百姓需要,当当仁不让。”

    “百姓需要衣食住行,更需要宽抚安慰,若是由亲王出面,百姓定能明白皇恩浩荡。”

    “舅舅说得很好,母后以为呢?”

    季照光恭敬的目光看向左侧的太后。

    太后敛着衣袖,端坐着,道:“各位大臣以为都认为派亲王行事可,那便是可以的。”

    “亲王作为皇族,享受百姓爱戴,是该为国为民,做些事情了。”

    季照光:“既然太后与诸位大臣,都认为派管事之臣的同时该派亲王前去,那朕也无异议。”

    “凉城、乾城、新州等地,上半年来,都遭遇了一些祸事。”

    “凉城贵族奢靡,百姓苦不堪言,一首白骨无处埋的诗传到新锦,可谓问题严重!”

    “乾城干旱,农作物收成甚少,百姓缺水缺物,情况很是严重。”

    “新州,遭遇数次泥石之流,毁了不少农舍,百姓也有伤亡。重建民舍与安抚心,同等重要。”

    “聊郡……”

    台下的臣子与亲王,皆是微微低着头,听着皇上诉说情况,同时也在盘算着厉害。

    “诸位大臣,此次,根据大臣上书建议,一共有六处地方,需要派亲王前王。”

    “该派哪些亲王前往?派亲王去何处地方,各位有何提议?”

    太后眺望着殿下,季九曦常站的位置没见着他,扫视了一圈,也未见到季九曦。

    太后给了一个眼神后,宋佩嬷嬷立马上前,小声问:“太后,何事?”

    “静王殿下呢?”

    宋佩嬷嬷:“殿下未来上朝。”

    “可是病了还是什么缘故?”

    宋佩嬷嬷:“事先未告假,也未让人传来什么书信说明缘由。”

    太后攥紧着手,“这个混账,当时大朝日是用膳吗?想来便来,想不来便不来!”

    “平常的朝日不来就罢了,这大朝日竟然也不来。”

    宋佩嬷嬷:“太后,殿下许是有什么要紧事情。”

    “他除了鬼混,能有什么要紧事情。”

    王爷们主动请缨要了几个地方,剩下凉城、新州等地在讨论之中。

    太后:“朱国公,你以为静王殿下,去凉城如何?”

    凉城无天灾地祸,但当地的贵族横行霸道的事情是前朝便有的,是出了名的,并不好管理。

    朱国公:“回太后,臣以为,凉城,未有天灾地祸,气候宜人,较其他等地来说,确实适合静王前王。静王这些年悉心调养,想来身子骨是大好了,去凉城,应该还是受得住的。”

    大王爷想王道:“启禀太后,陛下,静王身子骨大好,却仍是弱于常人,且武功不比以前,虽然有侍卫随身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