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 爱吹牛的高中生9

    主办方的负责人过来找宋沛年,询问他是否想要按这发射按钮,神色间还有些跃跃欲试。

    不过却被宋沛年自动忽略了,轻轻推了推身旁的吴小胖,询问他是否想要按钮。

    吴小胖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他之前有查过资料,如果产品内部哪根线没有搭对,是有可能爆炸的,有点不想怎么办。

    宋沛年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了操作台。

    第一场比赛入场那天被宋沛年拒绝采访的记者也在人群中看着他,神色有些激动,不停地拍着身边的同事,“快快,老王头,我们的那篇深海探测仪下海失败的文章你准备好了吗?我们要第一时间抢占头条,拿下热点!”

    老王头点了点头,看着电脑网页编辑框里一大篇叙述了宋沛年同学从研发深海探测仪到失败的过程,末尾还写了现在中学生不要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等着按钮按下去就点击发送。

    可是此时此刻看到这阵仗,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一点儿惶恐,总觉得这篇熬夜写的文章白写了。

    宋沛年在万人瞩目之下,轻轻地将按钮给按了下去,只听到现场齐刷刷的倒数——

    “三!”

    “二!”

    “一!”

    “下海!”

    这一刻,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死死盯着海平面上的那个印着鲜红国旗的圆锥体,几乎每一个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到不能呼吸,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奇怪的是,在场的许多选手此时此刻也都希望这个深海探测仪可以下海成功,可能是印上了那抹鲜红的原因吧。

    探测仪迅速旋转,夹杂着红色的残影,卷起一层层旋涡,迅速朝着海里冲下去,还伴随着水浪声,一声又一声拍打在现场每一位观众的身上。

    就在万众瞩目之下,短短几秒钟,探测仪‘嗖’地一声,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不一会儿,海平面才慢慢归入平静。

    在场的观众看着平静的海平面,只觉得刚刚所见所闻就像是梦一般,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刚刚那位记者与他同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那位老王头率先开口,“这稿子,还发吗?”

    “再等等?”

    就当所有人都不知道实验究竟如何,伸长着脑袋望向操作台上小小的电脑屏幕时,现场突然传出了一张二维码,说是可以查看实时数据和深海画面,所有人毫不犹豫开始扫那二维码。

    只听‘叮’的一声,小小的手机屏幕瞬间涌出满屏的湛蓝色,轻轻一点就就有白色的深度以及方位参数数据。

    屏幕的视角就是深海探测仪的视角,一直在往下沉,直至沉入三千米,蓝色慢慢变淡,屏幕里出现了悬浮着的阻挡物。

    所有人见此心脏狂跳,生怕那仪器撞了上去。

    海里大概还有几百来米,但是在屏幕里感觉只有几米的距离一样,而那探测仪还在下坠,一小部分人都闭上了眼睛害怕看到这一幕,人群中的记者也握紧了手中的鼠标,光标放在了‘发布’这两个字之上,只等撞上就点发布。

    可是那深海探测仪的雷达极其灵敏,只见他轻飘飘躲过就继续往下坠。

    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很默契地松一口气,发出长长的呼声,屏幕再次变成淡淡的蓝色,光线也逐渐暗淡。

    “后生可谓啊!”

    “是啊,我都没有想到一位高中生还可以造出在深海还灵敏的雷达。”

    几位专家还有老师聚在一起发出长长的感叹,目光越过人群看向操作台上挺拔的少年。

    时间一分一秒地跳动着,宋沛年的视线仍旧停留在屏幕之上,慢慢地屏幕更加黑了,但是探测仪此时却发出了亮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宋沛年只觉得周围所有人的呼吸变得更粗了,也感觉此时此刻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他。

    数据仍然不断发生变化,直至超过8000米的时候,大赛的负责人突然冲上前掐断了所有的手机直播。

    他的气息极为不稳定,不顾在场所有人的抱怨声,急促地说道,“这些资料和画面不可以公布,上面都没有公布的数据,我们公布了,那不是......”

    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在场之人也都懂了。虽有遗憾,但也都没有大吵着一定要看。

    靠近操作台的人偷偷伸长了脖子朝着电脑屏幕望去,负责人见状,急忙扯出黑布将电脑屏幕给围住了。

    所有数据都看不到了,但是在场之人却没有一个离开,都等着最后的结果。

    负责人死死抓着黑布,额角的汗不断往外冒。

    在看到一万二千米的时候,双脚发软,要不是宋沛年及时伸出手将他给扶住,都要跪倒在操作台上了。

    负责人感觉自己的视线已经模糊了,他现在完全看不到这些稀奇的画面,只有不断跳动的数字刺激着他的神经。

    直到那数字停留在一万七千米的时候,探测仪往回升的时候,他都感觉心脏快速跳动!

    他旁边是什么怪物啊!

    当他以为下沉到一万七千米是终点,可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那只是起点,他制造的还可以自己沿着原来的路线回来。

    就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之中,海平面再次被卷起了旋涡,伴随着熟悉的海浪之声。

    探测仪一冒出海平面,现场响起剧烈的尖叫和掌声,哪怕与宋沛年他们是竞争对手和刚刚打算发探测仪下海失败的两位记者。

    负责人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听着众人的尖叫,咽了一口口水,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感觉自己缓了过来。

    此时也无比庆幸,这次实验幸好备案了,要不然要被请去喝茶了。

    尖叫过后,现场就响起窸窸窣窣的讨论声。

    “具体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