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

    “这究竟是谁的臭棺材,施加了如此强大的禁锢?竟然挡住了本帝的神识!”

    常永慧暗骂了一句,骂过之后,便就想到了如何让自己的元神碎片尽快生长圆满。

    常永慧坚信,只要自己元神碎片生长圆满了,别说那口棺材,就是施加了强大防探测禁锢的一座大山,也不在话下。

    这段日子里,常永慧始终放开心怀,让自己时时刻刻接受“自然修”。

    自然修,也不是完完全全无意识,有时候,意识也会干预进去,这一般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现在,正是夜深人静时刻,常永慧细心感受一下,她在这个世界的自然修,竟然有三个方向源源不断地给自己提供灵力。

    一个是村北大运河,一个是村西常家的祖坟,另一个,竟然是村东南的大湾坑!

    大运河和祖坟,常永慧已经领略了,但是提供灵力的原因还不清楚。

    而村东南的大湾坑,她连去都还没有去过一次。

    “俺要到那个大湾坑去看看,那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竟然源源不断地给俺提供灵力?”

    神识立刻就到了那个大湾坑,这是一个面积大约十亩地的大湾坑,应该不算小了。

    它的形态,是一个桃形。

    这时候,大湾坑的冰已经全部融化了,常永慧探测到,大湾坑最深的地方,竟然达到了五十来米。

    常永慧的神识把大湾坑扫描了一遍,也没有找到它给自己源源不断地提供灵力的渊缘。

    “再说吧,俺困了。”

    她确实困了,翻了个身,睡着了。

    ……

    全村春播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公社招集十六个村的大队长开会,主题就是一个:房前屋后种瓜种豆。

    口号是: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片大平原,村庄密集,人口平均土地面积比其他地区少得多,所以在上面“促生产”的精神下,公社提出这样的号召。

    公社不提这样的号召,村里谁也不敢随意种瓜种豆,因为,随意种瓜种豆,可能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被割尾巴,那是很没有脸面也很痛苦的事情。

    大队长常国柱在村办的大院子里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要求大家响应公社号召,立即行动,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

    常国柱和夏翠花带头,在自己的院子内外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开荒种地。

    常永生从小就爱干活,每天放学后,星期天,在院子的角角落落和院墙外、房前房后,刨土,施肥,浇水。

    而常永慧寻种瓜种豆极感兴趣,小小年纪,也跟着干起来,常国柱见两个孩子使用大人用的铁锨和三齿费劲,就给他们制作了两把小铁锨,小三齿。

    常家现在的院子不大,在村里算是中等院子,加上三间土房子,总面积只有一百多平方米,刨去房子、柴禾棚、鸡窝、咸菜缸、农具棚和一棵枣树,实在是没有多少地了。

    但是,一家四口真正做到了见缝插针,竟然在房前屋后开出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块“巴掌地”。

    常永生和常永慧两个小家伙,干得兴致勃勃,在房前的墙根开出两个长条形状的菜地,宽度只有三十公分,长度各八米。

    先是刨土,然后从自家猪圈里挖来肥料,和土拌在一起,接着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菜地的边缘砌上红砖,红砖角向上,整出了漂亮的造型,看上去很美观。

    接着,不用爸爸和娘动手,两个小家伙种下了黄瓜、丝瓜和扁豆种子,又在土里插上一排高粱杆,靠在房子的墙上,好让它们的蔓沿着高粱杆向上爬。

    所有种子,都是上次常永慧“不小心”洒上了尿的种子,自留地播种后没有种完,现在用在巴掌地上了。

    院子的其他几个角落,常永生和常永慧和爸爸一起,种上了茄子、西红柿、辣椒和甜瓜。

    枣树下面,围着树的根部,种上了三棵葫芦。

    房子后面,常国柱很小的时候跟着爸爸种了十棵榆树,现在都碗口粗了,现在利用这些榆树,在树的下面总共种了三十棵南瓜。

    三面院墙外的墙根部,一点也没有闲着,全部开荒,种上了适宜种的蔬菜。

    过去,是用两只水桶和一根扁担从离家大约一百米的村民共用的吃水井挑水回来,倒在堂屋里的大缸里,供吃喝和洗衣用,现在,种了这么多东西,需要大量的水灌溉,挑水太费劲了,常国柱买来塑料管子和机井压头,请来大哥和其他几个亲友,在院子一角打了眼机井。

    打机井那天,常永慧一直在旁边站着,目光直入地下二十米,看到爸爸选的打机井的地方并不在水道上,就对爸爸道:“爸爸,能不在这个地方打吗?这个地方俺和永生哥抽捻捻转玩。”

    常国柱对这个拣来的女儿宠爱有加,女儿轻易不提出要求,一旦有了要求,常国柱向来都是立刻答应。

    “好啊,二丫,你觉得在哪里打井合适?”

    常永慧指了指院子大门口左侧:“爸爸,你看在那里打水行不,院子外面也种了东西,在那儿打,靠近门口,向院外担水省劲。”

    “好,听二丫的,就在那儿打井!”

    总共是六个壮汉,分作三组,每组二人,每组操纵一根小碗口粗的木棒,三根木棒都用麻绳牢牢地固定在比小碗口细一点的专门钻井洞用的铁管子上,六人合力将铁管子竖起来,铁管子下部有锥子一样的尖头,以便于向地下钻。

    六个壮汉,开始发力了――

    “一二三,下!一二三,下!……”

    每一个“一二三,下!”,六人合力将铁管子向上抬起,然后猛地向下夯,开始时管子向地下钻得快一些,每夯一次,可以钻下去十公分,然后随着下面的土越来越硬,钻下去的速度就越来越慢了,钻到十米以下,每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