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5章 大海开阔干部们的视野,猴子满足王瑞芳回家看看的愿望

    而李秀明根本就没有见过大海。

    她是大东北人,大学毕业后,分到皮县水利局。

    那时候,大学生,是包分配的,李秀明面临分配时,有三个选择。

    一个是她的家乡吉市;

    一个是大西北农村;

    一个是华北大平原上的皮县水利局。

    李秀明不想这一辈子活在家乡大东北,但是也不想去大西北。

    所以,她选择了华北大平原上的皮县水利局。

    主要原因是,她的祖辈,就是华北大平原上的人。

    李秀明来到华北大平原上的皮县水利局之后,这才发现,皮县,竟然是全省最贫困的县!

    于是她就想找个合适的时机,走人。

    然而,那时候,想调换工作?

    不是不可以,得有相当硬的后门关系才可以。

    就在李秀明陷入困惑之际,张局长分派给她一个任务。

    去小常庄接常永慧。

    常永慧是谁?!

    刚刚来到皮县不到两个月的李秀明,并不知道。

    然而,自从今天上午李秀明开车到小常庄,接到常永慧那一刻起,李秀明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小丫头,非同一般呀!”

    这是她对常永慧的第一感觉。

    接下来,在会场上,李秀明吃惊地看到,常永慧竟然坐在了县长旁边?!

    她的地位,竟然高过水利局局长?!

    再接下来,李秀明吃惊地听到,无论是县长,还是局长,竟然都洗耳恭听小丫头的高谈阔论?!

    再再接下来,李秀明被县长点名参加请常永慧吃饭的宴席。

    整个水利局,科班出身的,只有李秀明,所以李县长想重点培养李秀明。

    在饭局上,李秀明看到,县长,局长,都把常永慧视作非同一般的人。

    “常永慧,这么一个小不点,竟然是座上宾?而且,县长和局长,都要给她敬酒,向她请教?!”

    接下来,李秀明像是做梦一般,登上了像是小飞机一样大的大鸟……

    此刻,李秀明仍然像是做梦一般,从天空看着汹涌澎湃的大海!

    那时候的渤海上面,船只很少,不过也有一两只船舶在大海上驶过。

    在这个高度上,看那时候的小得可怜的船舶,船舶似乎微不足道了。

    它们就像是小爬虫一样在水面上向前爬。

    李秀明看看其他人,县长,局长,那个县农业科技站的研究员,他们似乎都被大海震慑了。

    而骑在大鸟最后面的常永慧,却是显得悠闲自在,她的目光,没有看下面的大海,而是投向大海虚无缥缈的远方……

    “常永慧,她是一个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奇人!”

    就在这一刻,李秀明产生了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变化――

    “我真傻!我怎么能离开皮县呢!”

    ……

    常永慧的眼睛,隔着几个人,向李县长问道:“县长,现在咱们去津城上空?”

    李县长看着大海,心中产生了诸多的感慨,也有诸多的想法。

    听了常永慧的话,李县长道:“好!去津城上空看看!”

    金雕载着五人,飞临津城上空,仍然在三千米之上。

    常永慧不想惊动津城的市民们。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夕阳西下。

    今天是个大晴天,从千米之高往下看,津城,这座古老的濒海城市遍染金黄的色调。

    那时候津城的房子,都是古旧建筑。

    不过,从三千米高空往下看,在夕阳的渲染之下,整个津城,韵味无穷。

    古色古香,雄浑大气。

    包括常永慧在内,此时此刻,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常永慧看着下面的城市,情不自禁地,和自己的当年帝都相比。

    “规模和气势不亚于我的帝都呀!甚至,比我的帝都大得多,房子多得多……”

    到目前,常永慧还没有到过京城,也没有到过其他大城市。

    李县长想的是:“什么时候,我把皮县也建成这样的城市?!”

    一座大城市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李县长的这个想法,可能一辈子也实现不了。

    但是,他的这份雄心壮志,是难能可贵的。

    没有雄心壮志,岂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水利局张局长的年龄,比李县长大得多,他已经是中老年人了。

    他想的是:“要是能到这座大城市里来生活该多好!”

    李秀明想的是:“这座城市,比我家乡的城市大得多呀,真的是天外有天啊~~”

    此时此刻,想法最多的,要数王瑞芳了。

    她就是津城人。

    确切的说,她的家,在津城南开区西南城角。

    再具体一点,那就是津城南开区西南城角四马路了。

    所以,王瑞芳从金雕飞临津城上空那一刻起,她所关注的,并不是津城的全貌。

    而是一直瞪大眼睛,搜寻她家那个位置。

    王瑞芳的家,比津城南开区西南城角四马路这个地理概念更进一步了。

    她家,在四马路上的一个小胡同里。

    那个小胡同,只有三十米长,却挤压压的住着十六户人家!

    这十六户人家,分作两排,每排八户。

    也就是说,每户的宽度,不到四米。

    而每户的纵深,只有三米。

    王瑞芳的家里,有爸爸妈妈,两个哥哥。

    两个哥哥成家之前,一家五口,就住在不到十二平米的房子里。

    王瑞芳长大成人,实在不能和两个哥哥挤在一张床上了,爸爸妈妈就买来最廉价的材料,在房子上面搭了一个简易棚子。

    王瑞芳从九岁起,就住在那个简易棚子里。

    简直就是鸟巢啊。

    然而,王瑞芳却对那个鸟巢感情非常深厚。

    所以此刻,王瑞芳瞪大眼睛,从千米高空往下看,寻找她的鸟巢。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