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堂主指点

    还有一个礼拜师父就要出院了。

    秋华带着弟弟去池子里洗衣服,池子边的大青石上长了苔藓,滑的很。

    秋深水凉,才洗了一半,关节冻得通红。

    池塘边的柳树叶子全部掉了,光秃秃的柳条垂在水面上,像一个垂垂老者拄着拐杖在翘首期盼着什么。

    秋华想起吴新给自己编的花环,翠绿柔韧和枯槁无神在眼前交叠。

    时光流逝,万物变迁。

    秋华想得出神,弟弟手里收着池塘边的小石子,扑通一下扔进池子里。

    小家伙见秋华被吓了一跳,咯咯咯笑个没完。

    “阿姐,阿姐!哈哈哈!”

    秋华不生气,跟着他一起笑,笑着笑着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大半个月以来,秋华潜心研究人像绣,刺绣水平更上一层楼了。

    但终归是怕自己做不好,晚上睡的也差,原来神采奕奕的大眼睛这会儿显得很疲倦。

    “阿姐,我中午想吃面。”

    弟弟又扔出一个,小石子像是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得令后一下子蹿出去,一下,两下,三下……足足跳了七下才钻进水底下。

    “行,那我给你做猪油面!”秋华答应道。

    他高兴地又撒了一把石子进去,嘴里还念叨着上学带的饭菜不好吃。

    一时间,一团污泥从被搅和得从水底泛上来,张牙舞爪的让秋华没法再继续。

    秋华佯装恼怒地看了看他,弟弟吐着舌头表示再也不敢了。

    休息了一会儿,池底终于又平静下来,秋华漂洗完最后一件衣服,起身把木盆架在腰间,弟弟见阿姐洗完了也乖乖站起来,不巧的是他正站在一块满是青苔的石头上,脚下一滑,一只脚溜进了池塘。

    还好秋华反应快,转过身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子,就在这时旁边伸出一双手来把弟弟提溜上岸。

    秋华吓出一身冷汗来,这才注意到原来是刺绣堂的堂主,她要叫一声“蒋好婆”的。

    “小猢狲,池塘边上不知道当心点啊,这种天掉下去,就算不要命,也要生场大病!你姆妈还在医院呢!”

    堂主也姓蒋,今年六十多岁,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白胖老太太。

    “蒋好婆。”秋华乖巧地打招呼。

    堂主刚才还是一副严厉教训小辈的样子,一下就换上了笑脸回道:“秋华洗衣服呐?”

    弟弟吐吐舌头,心里嘀咕:老太太变脸变得可真快!

    “秋华,你师父什么时候出院?”老太太头发半白,梳得光洁整齐。

    “快了,下个礼拜就出院。”

    “嗯,身体还是最重要,没事就好。就是她手上的活要辛苦你了,最近大家都忙,能不麻烦别人就不要麻烦。”她慈祥地看着秋华,伸手拍拍她,说,“不过,我知道你可以的。”

    秋华受宠若惊道:“好婆,其实我心里还是担心得很,就怕坏了师父的名声。”

    “你刚来的时候我看你绣的可要比我当年好多了,后生可畏啊!走,我这就跟你回去看看!”

    这幅刺绣刚完成了上半部,包括头发、额头和眼睛,堂主弯着腰仔仔细细地看,莫了抬起头朝秋华满意地笑。

    秋华见这笑容,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一半。

    “绣的不错。”堂主给了肯定,秋华搬了凳子让她坐着说。

    “你的手艺啊,不在你师父之下喽,当然,你也不能骄傲。之前你那幅猫戏螳螂就搏了个满堂彩,小娘鱼心细,手里的活也灵动。

    你呀,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你这手艺放在我们塔河镇上打擂台也没几个人能胜你。

    另外就是,刺绣不是笨活,照着模子做就行的。心里有活着的花样,手上有成熟的技艺,再加上定力、耐力和细心,才能成事。

    你们年轻小娘鱼呀,胜就胜在脑子活泛,心灵手巧说的就是这个。”

    堂主打开了话匣子,秋华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地听着,弟弟自己去屋里头洗了半截黄瓜,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咔擦咔擦”吃的起劲。

    “好婆,人像绣最重要的是神态,要是神态不对,魂就没了。怕是我只能绣个外壳出来,内行人一看就知道缺在哪。”

    堂主点点头,秋华的担忧是对的。

    “神态要绣好,多观察、多学、多想,我刚才不是说了嘛,你们小娘鱼年纪轻,心灵自然就能掌握人物的神态。

    你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毕竟是第一次绣,但是你也不用想太多,你可是绣过小猫的不是吗?猫也是活物。

    事在人为,当然也是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别的自有天注定。”

    堂主一番话,终于解了秋华心里的结。

    “阿姐……阿姐……”

    弟弟拉拉她的衣角,有人的肚子饿的咕咕叫呢!

    “呦,我刚顾着和你说话,小猢狲肚子饿了吧,行,那我也要回家去了。”

    说着,堂主起身往外头走,秋华送她出门。

    “小娘鱼可以啊,到底是年轻人,我们这些老家伙不行喽!”

    “好婆,秋华要学的还很多呢,你们是刺绣里的大大大师傅,以后请好婆多教教我!”

    秋华到底是机敏上道的,一句话说得堂主眉开眼笑,心里头高兴极了。

    “好好好,以后没事到我这里来转转。”

    “嗯!”

    等堂主走远了,秋华回屋里头给弟弟煮面去。

    锅里面加了水,两个人窝在灶台后面烧火,干燥的稻草团子烧得快,一会儿就要往里面添。

    眼见着不够用,秋华起身去柴房里搬稻草。

    “看着火啊,不能灭了,一会儿添两个稻草团进去。”

    弟弟点点头应着,手上拿起火钳严正以待。

    推门进柴房里,一股霉味冲出来,秋华皱了皱眉头,走到稻草堆边弯腰抱起两大捆往外边走。

    柴房就在进院子左手边,离门不过五步路,秋华走出来就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