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反对派的声音

    楚行这段时间的小日子其实是不错的。

    每天吃着辣子鸡,煎饼卷大葱,每天除了训练士兵之外,就是领着一群新兵去老乡家里,帮忙挑个水,修个屋。

    没事儿搞搞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建设。

    这军队打仗,老百姓不一定就是跟着吃苦,他们可以为军队做点裁缝活,卖给军队一些肉食,一些有用的小商品,军人是有饷银的,他们如果踏实肯干,总是能寻到商机。

    楚行就发现,这些赶着强军牛车的老大爷,比起救民军的斥候好使多了。

    距离救民军对岸的明军火炮的距离,他们一眼就能算出来,而且还能完美的找到明军的斥候,给明军提供各种情报。

    老百姓提供点稻草,搞点蔬菜,粮食,只要不过分,军队该收就收,楚行从来不多说啥。

    大家也发现,救民军不欺负老百姓,自然也愿意往这边儿靠。

    只是楚行这边儿开心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得知了大乾王国颁布的第一部税收法律,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心情瞬间变得不美丽起来。

    以至于前往薛家桥这边报告税收事务的赵汝才看着楚行的表情,都是有些害怕。

    和其他人一开始就跟着楚行起家的人刘青山不同,刘青山他们最早的时候是见过楚行是什么样的,所以哪怕现在的楚行已经权势大大增加,乃是真正拥有了对他们的生死大权,但是从内心上来说,刘青山、孙玉秀他们对楚行并没有自内心里的那种恐惧。

    这种情况,楚行很清楚,后世看电视剧,朱元璋手底下的将军,喝高了,直接拿着酒坛子,往朱元璋头上倒酒,这种事情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绝对是可能发生的。

    但是赵汝才不一样,赵汝才是属于被征召过来的。

    甚至这个征召过程极其不美丽,拿人家家里人的性命做要挟,这种事情是真的不光彩。

    当时楚行就已经掌握了救民军的大部分军权,成为了救民军的话事人,因此赵汝才第一次见到楚行的时候,年轻的楚行,就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如今看楚行的脸色极其难看,深知伴君如伴虎道理的他,担心楚行最后会迁怒到自己身上。

    便赶忙辩解道:“回禀大王,咱们的税务法典,乃是根据上一次的战略会议确定下来的,臣等绝对没有夹带私货,然而颁布之后,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臣办事不利,还请大王降罪。”

    此时楚行正在翻看手中的税法典,被眼前的赵汝才的诚惶诚恐,整的一愣。

    心道,我又不是崇祯那种动不动就让臣子背锅的君主,你那么害怕做什么?

    当下苦笑着说道:“爱卿不必如此,你乃是奉命行事,有什么过错。”

    赵汝才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下脸色,楚行继续说道:“适才爱卿说,对于咱们的税务法典,那些老百姓,中小地主很是欢迎,然而大地主,世家却极力反对,甚至连商人也不满意,是这样吗?”

    赵汝才这才说道:“的确如此,臣等遵循大王旨意,搞摊丁入亩,在税务法典里,专门提到了,要对田亩税与丁税等杂税统一,将地丁银纳入到土地之中,这个政策对于生活困苦的人来说,甚至小地主,富裕一些的农户来说,都是极其受欢迎的。”

    “各种杂税一并取消,将繁杂的税种一起合并到土地之中,看似田税在增加,但是百姓也会算账,他们实际负担并没有增加,而且我们救民军采取了相对灵活的征收政策,粮食、棉花、布匹都可以用来缴税,甚至银两也可以。”

    楚行学过历史,知道历史上有一个黄宗羲定律,大体意思就是,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所以楚行知道,大明的税制到底有多恐怖。

    自然而然的,楚行在寻找一个相对于比较简单,而且不必再未来,多行变化的税费制度。

    那么相对来说,后世出现的摊丁入亩,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楚行倒是想直接不收农税,但那在封建王朝,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这个搞,对楚行来说,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他不仅仅是老百姓受益,他也受益匪浅。

    因为总体来说,明朝是一个财政制度极其崩坏的朝代,大明朝在朱元璋时期,税收政策相对比较优惠,老百姓日子也比较不错。

    但是历经这么带君主之后,再朝中一众大人们的努力下,大明有了数不清的杂税,最关键的是,这个钱不会进入到朝廷的口袋中去,因为朝廷的财政一直是非常差劲的。

    那么钱去哪里了呢?

    钱去了地方的口袋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