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居心不良

    杨安饴面无表情的冷声道:“我家的。”

    孙婆子怔了怔,随即笑道:“你可别闹了,谁不知道老杨家就你一个宝贝闺女,咋可能是你家的。”

    “我说是我家的就是我家的,谁要是敢欺负她,我就把谁摔八瓣儿。”

    杨安饴紧紧地盯着孙婆子,目光平静又犀利。

    孙婆子心底一颤,讪笑着避开了她的目光,“那啥,我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没刷锅呢,我先走了。”

    说完,她也不等李大夫和杨安饴有什么反应,仓皇离开了。

    杨安饴望着她的背影,眼底闪过一抹莫名的情绪。

    李大夫忍不住问:“安安,你对孙婆子咋这么凶,她之前得罪过你吗?”

    杨安饴摇头,“没有,我们今天第一次见。”

    “那你......”

    “我不喜欢她眼底的算计。”杨安饴皱了皱眉,“总感觉她对忍冬姐有啥企图。”

    李大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她一个老娘们能对忍冬有啥企图?”

    杨安饴垂下眼睛没有说话,心里很不得劲儿。

    ......

    徐海国新家。

    堂屋内,五个人像楚河汉界般泾渭分明的坐着。姜书记和徐存义对坐两边,姜卫国和姜国胜站在姜书记身后,徐海国站在徐存义身后。

    短暂的寂静后,姜书记开口了,“爹,您跟我回家吧,以后我给您养老。”

    徐海国想也不想的回怼:“用不着你假好心......”

    “小海!”徐存义低喝一声,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徐海国不甘心的闭上了嘴巴,恨恨地的瞪了对面的三人一眼。

    看着他眼底毫不掩饰的怨恨,姜书记心里像吃了陈年莲子心,苦涩不堪。

    徐存义抱着搪瓷缸喝了口李大夫准备的萝卜葱白汤,一脸淡漠,“小姜,你们回去吧,我不会跟你走的。”

    “天底下没有前丈人要别人家女婿养老的道理,咱们之间早没关系了。”

    姜书记苦笑一声,“爹,我知道您还在怨我害死了曼曼,但......”

    “闭嘴!”徐存义厉喝一声,“别提我闺女,你不配!”

    姜书记面色一白,放在腿上的手用力握成了拳头。

    姜卫国面带不满的说:“老头,我娘的死是个意外,你咋能把责任都推到我爹头上?就你死了闺女难受,我爹没了媳妇就不难受吗?”

    徐存义面色复杂的看向姜书记的身后,当年姜卫国和姜国胜出生时他还在战场上,等他功成身退时,他们已经被姜母接去了任城。

    他错过了两个外孙的出生和成长,不怪他们和他不亲。

    只是,每次看到这双类似他闺女的眼睛,看向他时充满冷漠和嫌恶,心里还是会难受。

    “姜卫国,你的脸不疼了是吧?”

    徐海国面色不善的盯着姜卫国,威胁似的举起拳头,“你嘴里最好给我放尊敬点,听到没有?”

    姜卫国用舌头顶了顶后槽牙,只觉得脸颊在隐隐作痛,“姜海国,你......”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徐海国打断了,“滚你大爷的!老子姓徐不姓姜,下次再叫错,嘴给你抽烂!”

    “你......”姜卫国气的一阵脑仁儿疼。

    姜国胜看着老大和老三斗法,自己默默地往后站了一步,面色复杂的盯着对面的徐存义。

    十年没见,他老了好多啊。

    姜书记眼底飞快的闪过一抹痛苦,看着徐海国眼底的决然,心底纵然有万般悔恨,也。

    夜渐渐深了,北风骤起。

    煤油灯忽闪忽闪,眼看着就要灭了,徐存义用指甲挑起灯芯,全然不觉烫手。

    一缕冷风吹过,徐存义轻咳了几声,徐海国见状紧张的捋着他的胸口,“姥爷,没事吧?”

    徐存义摇摇头,“我没事,时间不早了,送他们走吧。”

    徐海国瞪向几人,指着门口说:“我姥爷要睡了,你们再不走别怪我用大扫帚撵了。”

    “你......”

    姜卫国刚想发火,姜书记站了起来,“今天的确有点晚了,你们休息吧,我明天再来。”

    徐海国白了几人一眼,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一抹坏笑。

    “姥爷,明天我去姑姑家抱一只狗回来看家护院,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闯进来,咱就放狗咬他。”

    姜书记身体一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姜卫国和姜国胜立刻跟上。

    等人走后,守在卫生室的杨昭和孟国梓立刻跑了过来。

    夜里,徐海国和孟国梓躺在一张床上,听着另一间房里时不时传来的咳嗽声,久久没有睡着。

    第二天,腊月二十五,立春。

    王香菊看着农历画的上的日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年前打春,来前是个寡妇年啊。”

    “啥寡妇不寡妇的,你少说那话,被人听见了又该说迷信了。”

    杨老七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忍不住凑到农历画前看了个清楚,“呀,今天才腊月二十五啊!”

    “对啊。”王香菊摇了摇头,把灶台下的柴火扒拉了两下装进火盆里。

    堂屋内,杨安饴才出卧房门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这气温好像又降了。

    一家人挤在一个火盆前吃完了早饭,热乎乎的稠糊豆进肚,整个人才暖和起来。

    王香菊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脸上的表情很严肃,“这天怕是又要变了,我得去老三家看看。”

    “你去吧,顺便去老大、老二家都转转,来年倒春寒怕是还要冷,看看东西都全乎不。”

    杨老七把碗收进盆里,“我一会去卫生室转一圈,问问李叔能推出来几点打春不。”

    正说着,杨保青走了进来,手上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斜挎包,递给了杨安饴。

    杨安饴好奇的接过来,“十六堂哥,这是啥?”

    “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