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5章 一切终上正轨

    礼堂内,俞越等人对外面的变化毫不知情。

    亲耳听到老首长对中医的肯定和赞扬,他们心中既惶恐又生出一丝不切实际的期盼。

    于是旧话重提。

    “老首长,您说必须批判的接受中医,吸收其中积极的部分,分析批判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不就是去医存药的意思吗?”

    老首长嘴角的弧度慢慢落下,眉心紧蹙,“我什么时候说过去医存药?”

    “可是,中药的效果能用实验证明,说明是科学的。但什么阴阳五行、气脉之说实在是子虚乌有,这难道不是不合理的部分吗?”

    俞越的话带着几分迫切,“是您说要让中医科学化,西医华夏化的,不是吗?”

    听出他话中质问的意味,田院长冷下脸来。

    “俞越,你是在质问老首长吗?”

    俞越白了脸,“我绝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要个答案而已。”

    “既然要批判的接受中医,那到底什么该接受,什么该摒弃?”

    方中舟跟着站了起来,“老首长,我们只是想用您的思想武装自己,在您的指挥下为人民做贡献。”

    “在这次交流大会之前,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中医误治的事故,仅去年一年就有三十例。其中两例针刺死亡,四例药物中毒死亡、因辨证失误导致伤重更是多达二十四例。”

    “这都是鲜血的教训,所以我们才想知道,究竟该怎么批判接受中医?”

    老首长神色凝重,“这的确需要引起重视,妹崽!”

    “在!”

    “回去告诉你师父他们,务必尽快制定出新的合理的中医考试办法,尽早筛选出有真本事的中医,持证上岗。”

    “师父和梧老等前辈已经在商讨了。”

    老首长点点头,看向方中舟,“医疗事故在中西医中皆有出现,这主要是由医生的水平决定的,不能算做普遍现象。”

    方中舟对这个答案却很不满意,固执的把之前的问题重复了一遍。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

    杨安饴转过身,“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方中舟皱紧了眉头,“小小年纪,卖弄文字,不会说白话文吗?”

    “首长爷爷,他说您卖弄文字,想听白话文版的。”

    方中舟面色大变,“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我分明是在说你!”

    “够了!”

    孔教授一脸失望的看着方中舟,“这话就是老首长在一三年写于《讲堂录》里的。”

    “你们口口声声用老首长的思想武装自己,难道只是嘴皮子工夫吗?”

    “什么?!”

    方中舟和俞越面面相觑,彼此都从对方的眼底看到了同样的错愕和恐惧。

    老首长摆摆手,“田同志,你莫生气,这话我都快忘了,也怪不得他们不知道。”

    “分析批判接受中医,必须先摒弃轻视,怀着求真的心去学习,才能察觉其中什么是真正不合理的。”

    “有些人,连中医的皮毛都没学过,也不愿动脑子,一味地否定一门在临床中实践了数千年的医学,实在是悲哀。”

    一声叹息自老首长嘴边溢出,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了众人心上。

    吴传安等人心里酸酸的,不知不觉中红了眼眶。

    ......

    自交流大会结束后,社会上对中医的认可达到了一种空前的高度。

    无数人走上街头,走进书店,寻找关于中医的书籍。

    杨安饴和忍冬一起画的常见中草药和生活中的中医常识时隔许久,再次卖出一个新记录。

    与此同时,梧老等人经过连日的商讨,终于确定了以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为考察内容的中医考试办法。

    其中,对于各种经方的辨证应用和对十二经注的理解和应用被列为重中之重。

    在新的中医考试办法出来后,经中央决定,成立中医药部,独立于卫生部,和卫生部互相监督。

    中医药双协会受中医药部门的领导,双协会成员在医院任职者,不得同时在中医药部门任职。

    此条例同样适用于西医,卫生部门领导不得在医院任职。

    一条条清晰明确的命令颁布下去,标志着深化医疗改革的工作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命令下来的当天,梧老等人动身离开燕京,回到各自的故乡,紧张有序的组织进行中医考试工作。

    一切终上正轨。

    ......

    石羊大队。

    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金黄的麦浪在收割机开过后瞬间消失不见,只余下一截麦茬直挺挺的立在那。

    一亩地结束,收割机停了下来,从上面跳下一个矫健的身影。

    “六堂哥,这个高度还可以吗?”

    杨保山随手丈量着麦茬的高度,“这样正好,到时候烧麦茬火势不会太大,坝田也不费事。”

    “那我叫满仓过来学了?”

    “去吧去吧。”

    杨满仓早早的就在一旁等着了,听到声音笑着跑了过来。

    “保民叔,我来了!”

    “过来,我教你开收割机。”

    杨保民带着杨满仓在收割机前转了一圈,仔细讲解着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是农机厂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出的中型自走式收割机,一共只有八辆,还没来得及上报定价就被他借来了。

    美其名曰:验收成果。

    杨满仓听的十分认真,手里拿着个小本本,将注意事项全部记录了下来。

    十分钟后,杨满仓摩拳擦掌,“我上去试试。”

    “去吧!”

    杨保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在旁边守着,放心大胆的操作。”

    杨满仓用力的点点头,跃上收割机,深吸一口气,发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