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6章 家门不幸

    等刘氏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爹娘正一身狼狈的坐在地上痛哭,看见她回来了,更是放声大哭起来,刘氏赶紧上前扶起老俩口,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老俩口好半天才止住哭声,然后将刘氏不在家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刘氏听完立即跑回自己屋,看着被翻倒在地的箱子和散落一地的衣物,刘氏赶紧上前去查看,果不其然,被她藏在箱子里的银子和铜板都没了,还有她为数不多的几件银首饰。

    刘氏只感觉着一阵头晕目眩,随后便浑身无力的跌坐在了地上,刘家老俩口此时也赶了过来,看着屋里的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又一屁股坐到了地上连连拍着大腿喊着“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有平时与刘家交好的邻居听到刘家屋里的哭喊声,怕发生什么意外,便闯了进来,看到一家四口,老的小的都在哭,忙过来劝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刘老头也不怕家丑不可外扬了,当即将梁生的恶行告诉众人,这些人都是刘家的老邻旧友,当即便组织人手去寻那梁生。可是这梁生就像是凭空消失一般,找遍了附近的十里八村也不见个人影。

    好在两个月后,村里一个在外跑船的村民回来说他在船上看见了梁生,但是因为彼此不熟悉,所以也没主动过去和他说话,而且梁生好像也不认识他。

    不过村民偶然听见他和船上的客人说他是要回家乡,村民当时也没多想,以为他是想回老家去看看,后来看见他是在淮江府的金鸡码头下的船。跑船的村民回到家后听家里人无意中说起了老刘家的上门女婿跑了,这才让他想起这件事来。

    刘家老俩口自从那次和梁生发生了争执后,又是生气又是为女儿忧心,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家里的重担就全都落在了刘氏一个人身上。

    刘氏自从梁生跑了之后,心里便一直有口气堵在那里,即恨自己的有眼无珠,又恨梁生的薄情寡义,再加上辛苦劳作,身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一家三口药不离口,老俩口辛苦大半辈子攒下的家底也一日比一日薄,最终老俩口仍是含恨撒手人寰。

    刘氏只能和儿子刘宝根相依为命,勉强度日。今年开春后,刘氏感觉自己的身子越来越虚弱了,看着才刚满八岁的儿子一时悲从中来,如果自己死了,儿子要怎么活下去啊?

    最后思来想去,决定带着儿子去找梁生,虎毒不食子,再怎么说这也是他的儿子,应该不会不管的。刘氏家里当初有十五亩地,但是为了给老俩口治病,当年卖掉了五亩,如今还剩下十亩地,去找人,手里得有盘缠啊,不得已刘氏又卖掉了五亩地,这才带着儿子登上了去往淮江府的客船。

    早年刚成婚那会,两人感情还好时,刘氏曾问起过梁生他的老家在哪里,曾听他说过是在淮江府下的双河县。

    半个月后,刘氏带着刘宝根下了客船,向人打听了双河县的位置。双河县离着金鸡县并不远,有三天的路程,刘氏去到脚行,租了一辆驴车。

    三日后,母子俩风尘仆仆的到了双河县后,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一时之间不知该去哪里找人,只好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了下来,白天出去寻人,晚上一身疲惫的回到住的地方,这一寻就是一个月,竟然没打听出一点消息来。

    刘氏不禁有些怀疑莫不是当初梁生说的话都是假的,要不然县城就这么大,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这个念头一起,刘氏直接慌了神,这里没有接下来又该去哪里找人,眼看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少,要是都花没了该怎么办?

    刘氏抱着儿子开始痛哭起来,刘宝根被刘氏吓的也放声大哭起来,客栈帮佣的陈大娘听见了娘俩的哭声,敲了敲门便走了进来。

    原来陈大娘看刘氏每天带着儿子早出晚归的,便好奇的寻问了刘氏,刘氏一直找不到人也是满心的委屈疲惫,便将事情说给了陈大娘听,陈大娘当即就痛骂起梁生,并说回去帮着她打听打听。

    “刘娘子,你这么哭也没用,反倒吓坏了孩子,你来双河县也有一个多月了,不如你去隔壁县去打听打听吧,要是实在打听不到,还是回老家吧,你们这孤儿寡母的在外边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而且恕我直言,你家孩子的爹当初可能和你说的并不是真话,可能连名字都不一定是真的,你说你要去哪里找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一样,听我句劝吧,回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不管怎么说你还有个儿子呢。”

    “大娘,我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我怕等我没了,孩子没人管啊,他还这么小,要怎么活啊?”刘氏一脸凄苦的说道。

    “刘娘子,那个男人能一走了之,这么多年都没再回去找你们娘俩,恐怕也不是个能靠的住的,你都不如回去求求家里亲戚,万一你真的走了,让他们帮着照顾孩子几年,等到十二三岁了,他就能干活养活自己了。”陈大娘并不看好梁生,能扔下妻儿多年杳无音信的男人能是什么好东西。

    “大娘,我也是实在没办法啊,我家本就没有什么亲戚了,我就有一个舅舅也是多年不来往,而且我那舅母更是刻薄成性,我哪舍得把孩子送过去让他们照顾啊!”说到这里刘氏又开始哭起来。

    “哎,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要不你去白河县和新河县去打听打听,这两个县和双河县挨着,那男人既然能说出双河县,想必家里应该也不会在离着双河县太远的地方。”陈大娘建议道。

    “嗯,我听大娘的,明天我就带着孩子走,如果真要是再找不到,我就带着孩子回老家,这就是我们娘俩的命了。”

    第二天,刘氏便和陈大娘告了别带着孩子去了离双河县比较近的白河县,可是又找了半个多月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刘氏只好带着孩子辗转去了新河县,想着如果再找不到,就带着孩子回老家去,否则等钱花没了,想回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