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难如登天

    当天晚上,由张县丞做东,带着衙门里仅剩下的五个人在临海县最好的酒楼富余年为宁子谦接风洗尘,梁实和兰二郎陪同在左右,一直没出现的仵作陈全也被叫了过来。

    因为是第一次在一起吃饭,虽然白天除了陈全之外其他人都已经见过面了,但在酒桌上大家仍是又郑重的重新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宁子谦端起酒杯说了几句客套话后,众人才拿起筷子开始吃起了。

    虽然饭菜很丰盛,但是因为大家都不熟悉彼此的性情,所以众人都很克制,基本上一顿饭下来都是宁子谦和张县丞在说话,其他人则都是默默的听着。

    饭局终了,县衙里的几人都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宁子谦看在眼里,但也没多在意,他告诉几人,明天他会去趟府城,向上官报个到,顺便将下半年的俸禄银子要回来,这几天就还得辛苦辛苦在座的各位继续守护好临海县。

    几人连忙起身,齐声说不敢当,不敢当。

    众人各自离去,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宁子谦到客栈和兰叶说了一声之后,便和梁实直奔南宁府。因为有了来时路上的经历,所以两人打算步行到玉山县之后再雇马车,走之前还买了一些吃食留着当天路上吃。

    此时已经进了七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等到太阳升起来后,两人更是被热的汗流满面。

    “姐夫,我走镖这么久,就没看见过比这临海县更穷的地方了,而且我昨天还听到他们那些干活的人在背地里猜测你能在这里待上多久呢。

    听说除了吴知县之外,就没几个知县在这儿待的时间能超过三年的,吴知县留任的时间长,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再怎么折腾官职也都到头了,所以他才会老老实实的在临海县一待就是六年,然后安稳回家养老去了。”

    梁实跑了这么久的镖早已不是那个只知道整日在街头打架斗狠的混混了,他也看出来宁子谦想要在临海县有番作为那可真是难如登天的事。

    “既来之则安之吧,我现在既没人脉靠山也没财力去运作,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宁子谦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很困难,但毕竟有些年轻气盛,这里虽然环境艰苦但这未尝不是自己的一个机遇,如果自己真的能做出一番成就来,那么自己以后的官路应该会顺畅很多。

    二人为了尽快赶路,在路过上一个镇子时看天色还早,现在正是夏日天长的时候,便打算再多赶些路,没想到这一走直到快天黑二人才发现了一个离着官道不太远的渔村。

    二人从早走到晚,已经是满身疲惫,便决定今晚就住在这里。二人进村后,便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鱼腥味,走了没多远,便遇到了一个拎着渔网正要回家的村民。

    梁实叫住村民,说出两人的来意,村民很热情,让他们跟着他走,还很热情的介绍了一下他们村子。原来这个渔村叫葛家村,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姓葛,村长也姓葛,叫葛大壮。

    二人随着村民很快来到一处院落前,院落是用石头砌成的一圈矮墙围起来的,可以看见院子里晾晒了不少的鱼干。

    三人走进敞开的大门,便看见了一位年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的黑脸汉子,但也可能不到四十,毕竟这些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因为常年在海上打渔,天天风吹日晒的关系,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老一些,葛大壮也不例外,一脸的沧桑,但是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看人时眼里闪着精光。

    葛大壮看到村民领着两个陌生人来到自己家,也不意外,因为他们村子离着官道近,所以时不时的也会有人因为天晚到村子里来借宿,因为村里人家住的都不宽敞,所以一般都会将人带到他家来。

    “村长,这两位今晚要借宿在咱们村,我把人送过来了,我这就回去了,家里马上要吃饭了。”村民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宁子谦上前两步抱拳行礼道:“葛村长,打扰了,我们兄弟二人为了多赶些路便错过了宿头,不知能否借间屋子让我们二人住下,顺便做些吃食来,我们会给钱的。”

    “那就住下吧,家里正好有间空屋子,我们渔民家里别的没有,鱼管够,二位不介意的话,一会尝尝我家婆娘做的炖海鱼。”葛村长豪爽的说道。

    等到吃饭时,葛村长特意将两人叫过来一起吃,一起同吃的还有葛村长的大儿子葛金锁,一个十五六岁的年纪的憨厚少年,因为天气炎热上身只穿着一件无袖小褂,露出那已经被晒成古铜色的健壮臂膀。

    四人边吃边聊,主要是宁子谦和葛村长两人在说话,宁子谦谎称自己是从西南过来的打算到南宁府去办点事,然后便装作不解的向葛村长打听他们这些渔民的生活状况,因为他曾听人说过临海县这边的百姓都是不用交赋税的,但是一路走过来发现这边百姓的生活却还是比其他地方都要贫困。

    葛村长听到宁子谦的问话,也是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才说道,临海县这里土地稀少贫瘠,大部分人都是靠打渔为生,但是这些鱼又运不出去,只靠本地人根本就吃不了多少,只能晒成鱼干或做成咸鱼,等着外地的商人过来收购。

    但是咱们这边的路是出了名的不好走,所以很少有商人愿意过来收购,即使来了也是狠劲压价,根本就卖不了多少钱。

    虽然不用交人丁税和田地税,但是渔税还是要交的,再一个本地不产粮,都是从外边运过来的,粮价自然也就高了不少,好在有吃不尽的鱼虾,所以一年到头也就勉强能混个饱肚就算是不错的日子了。

    宁子谦听了葛村长的话眉头都快拧成疙瘩了,只有渔业但却基本不赚钱,粮食靠外进,没有其他支柱产业,道路难走,运输不便,临海县想要发展起来还真是难如登天啊!

    宁子谦手里拿起一个杂面饼子,默默的吃起饭来,村长媳妇的鱼炖的确实很好吃,但是宁子谦吃的却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