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三章 搞美食街

    说实话,这大虫子虽长得丑,可麻辣香气十分上头,红色的油脂沾满全身,通体透亮,光是看着就让人有些忍不住了。

    谁知道扒出来的肉粉白弹爽,沾上那喷香的汤汁吃入口中……口腔中的传递的麻辣鲜香让人浑身不禁一颤!

    就是这种麻脑仁的感觉,太上头了!

    空气中响起一片吸溜的声音,食客们食髓知味,将送的十只小龙虾扒光殆尽,一个接一个的往嘴里旋!

    苏云锦得意的勾唇,这才是吃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嘛,大口旋就对了!

    吃完送的,食客们禁不住的嗦起了手上的汤汁,纷纷招呼起来:

    “好吃,老唐你没说错,还真是好吃!”

    “没想到这大虫子竟是人间美味!老唐,给我来一盆!”

    “唐老板,你是怎么想到吃这个的?若是只看,我是万万想不到它能这么好吃!”

    “虾肉嫩滑,汤汁麻辣鲜香……难以想象它竟是祸害庄稼的东西!”

    ……

    一上午抓的小龙虾不出意外的卖了个精光,连带配菜用的土豆和莴笋都用完了,把食客们吃的满足极了,纷纷扬言晚上呼朋引伴还要来吃。

    一盆三斤的龙虾也不过是两条鱼的价格,食材不要钱,刨除调料和土豆莴笋成本,

    三斤龙虾活活能赚二三百个大钱儿!

    这简直就是白赚的呀!

    眼看着月底的工钱又能多上一些,和盛楼的伙计们都高兴疯了!

    下午苏云锦专门雇了二十个人去池塘抓小龙虾,有多少抓多少,又将收“大虫子”的消息散布出去,等着人送上门收。

    唐老板也没闲着,找了几个泥洼匠在后院搭建了一个大.大的水池,将收回来的小龙虾全部放进去养上,随时供应厨房。

    这两天抓大虫子成了镇上人的一件乐事,大人小孩都知道这东西能卖钱,全都跑去抓大虫子了。

    村子里来镇上卖菜的也听到消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他们从田地、河沟里抓了大虫子送去和盛楼,还真换到了叮叮当当的铜钱,这才彻底懵逼了。

    镇上的人不缺吃不缺穿的,怎么就惦记上这祸害庄稼的大虫子了呢?

    城会玩啊!

    有人好奇的煮了一锅小龙虾,可扒了壳吃却味同嚼蜡一般。

    只是觉得跟河虾一样脆嫩爽口,可除了盐味儿什么屁味儿都没有,不禁好奇和盛楼是怎么做这个吃的!

    开酒楼的同行们也全都坐不住了,死活拉了唐老板去喝酒,跟他打听小龙虾的事情。

    “老唐,你真不够意思!这么好吃的食

    材也不说告诉我们一声,自己一个人闷头赚大钱!”

    “你家用的什么料?真是又香又辣,吃的停不下来!”

    “老唐,跟咱们也说说吧!如今菜价涨了不少,我那铺子的生意……诶,都没法说!”

    ……

    众人一阵围攻,唐老板始终一脸佛系的笑眯mi,眼里的狡猾和神秘引得几个同行心里像猫抓似的痒痒。

    苏云锦交代过了,现在还不是联合同行们一起干的时候,等到了时候才能说。

    她还有着全盘的布局在筹谋,这几天正在跑这个事情。

    苏云锦敏锐的察觉到,今年雨水特别多,特意打听了来镇上卖菜的人,得知庄稼和蔬菜被雨水打的东倒西歪的,还有很多低洼的田地泡了水。

    小龙虾泛滥也啃食了不少粮食,今年收成怕是不好,粗略估计能收五成就不错。

    可粮食却涨了不少价格,连蔬菜都比往年贵了两成左右,不管是镇上还是村子里家家户户的裤腰带都勒紧了起来,叫苦连天。

    这不大不小的天灾让县衙也有些吃不消,一边要稳定粮价安抚百姓,一边儿还要防着吃不饱肚子的人闹事。

    一旦粮价飙升起来,刁民们就会来衙门闹事了,要求开仓放粮。

    县令愁的连小龙虾都不

    香了。

    “云锦敬大人一杯!”

    饭桌上,苏云锦看县令愁容满面,欲擒故纵道,“大人?大人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哦,失礼失礼,请!”县令喝了一口酒,犯愁的说,“让王公子、夫人见笑了!咱们镇受了些天灾,粮食涨的离谱,本县正在发愁呢!”

    苏云锦冲萧成昇眨了眨眼。

    萧成昇淡淡道,“大人有什么为难,可以说出来听听……或许我们能想一些办法帮大人度过难关。”

    县令脸上一喜,忙道,“那自然好,还望王公子和夫人多多给本县出谋划策才是!是这样的……”

    这王公子的身份神秘且贵重,他若想帮忙,那自然是能帮的。

    县衙本就不是什么有油水的地方,靠收税勉强维持,可一闹天灾就顶不住了。

    老百姓吃不起粮食就会乱,衙门就更收不到银子平衡粮价救济百姓,这简直就是一个死循环,搞得县令一个头两个大。

    说完,一桌的陪坐的衙门官员都不敢说话,脸上明显的紧张起来。

    气氛变得有些沉闷。

    萧成昇对这种事情再熟悉不过,每年各地闹灾都上报朝廷求救济的,父皇派人去赈.灾,银子层层剥削剩下来真正赈.灾的并没有多少。

    这是大

    煜朝……不,每个朝代都在所难免的事情。

    他看向苏云锦,等着她说话。

    苏云锦明亮的眸中闪过一抹狡黠,沉吟道,“大人,我没听错的话,这事儿的源头就是县衙没有足够的银子平衡物价,而百姓收入跟不上粮食涨价……是不是?”

    “是啊!”县令长长的叹了口气,左右看了看,“你们说,哪个县衙最怕的不是闹天灾了?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我有办法啊!”苏云锦挑眉道,“银子不够,赚银子就行了!让咱们县的百姓创收,县衙自然也就能多收税款用来平衡粮价了!”

    县令眉头狠狠跳了几下,“怎么赚?”

    苏云锦勾起唇角,“我还真有一个办法,让咱们镇的人赚钱……不知道大人愿不愿意听我一说?”

    “说!”县令哪里肯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很简单,卖小龙虾!”苏云锦淡淡笑道,“不止我和盛楼一家卖,还要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