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秋收结束,复读作品

    1987年11月11号星期三

    要不是天气阴郁郁的,要不是中午飘着牛毛小雨,要不是担心大雨和大雪会来临,下午就不会放假。

    那么爷爷、老叔、老姑夫他们就不会都走了。

    回来家,二点多钟了,我和小二在里屋铺好被褥,拿出《鹿鼎记》来看。

    琼瑶说的不错,这种天气里最好还是躺在被窝里看小说

    1987年11月12号星期四

    天晴了,老叔、二姑夫、老姑夫又回来。午后把稻母子脱完了,下午开始脱口粮稻子了。

    1987年11月13号星期五

    脱了点口粮,接下来脱稻公子。

    上午赶得很紧,下午很快脱完了,不过又灌袋子、又收拾场院的,当我坐在四轮车上回来时,火红的夕阳已沉落。

    老叔、老姑夫,二姑夫他们摸黑儿走了。

    1987年11月14号星期六

    早晨,李兆军开车来了。

    大伙把窗前的稻公子搬上车,爸跟车去分水粮站卖粮。

    我和小二看会《鹿鼎记》,推着推车子下地把搭窝棚用的柴草分两车推回家。

    下午看完《鹿鼎记》的第四册,写了写《梦记》。

    其后我和小二、小潭、吴刚下地推一车稻烂儿回来。

    1987年11月15号星期日

    下地收拾场院底子,又扬又扫又筛又装,共成三袋。

    半天里小雨飘洒,急忙下地推了稻子,稻草回家。

    下午没下地,躺在里屋,身披大被,看着《鹿鼎记》。

    七点半,读完《鹿鼎记》的最后一册。

    这一册,尤其读到攻打罗刹国一段时,看得不很仔细。

    1987年11月16号星期一

    蓝天红日,阳光充足, 可惜北风很冷。

    继续收拾场院底子,又收拾出两袋稻子。

    1987年11月17号星期二

    上午收拾场院底子。

    下午只爸和小二去收拾,我和妈 收拾下院子。

    之后,我开始写《奇门遁甲》。

    1987年11月18号星期三

    伏在炕上写了一天的《奇门遁甲》。

    一天定的任务是超额完成了。

    1987年11月19号星期四

    整整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写完了《寄门遁甲》的第二十八集:英雄为爱肯断指,美女恋情谁知心?

    此后拿了三本《文学之友》躺在被窝里看。

    其中一本八七年第4期上有一章:《台湾新文学流派》,说分为《言情派》和《武侠派》。

    我看到文章说到古龙小说,评论说很消极。

    古龙的小说,我还没看过。我想日后遇他的作品必买一本看看,到底有什么消极的。

    1987年11月20号星期五

    爸爸昨天约好了两,三辆大车到我家地里买稻草。说是八点多钟准到,可我在地里等到中午也没等到半个人影。

    下午又去等了一会儿,这大半天终是白白地浪费掉了。

    我顶着大南风回家。

    1987年11月21号星期六

    我走,小二骑车子,一起去二姑家帮着苹果下窖。

    几年之前,我走着去虎庄,去分水,甚至去徐家沟,官屯、大石桥,也是很平常的事,而今有自行车代步,就很少用走的了。

    二姑家的院子里挖出个二丈长,二米宽的长方形大地窖,上面用木棒,玉米杆子和土盖上。

    只听篷的一声,木断土塌。

    大家都傻了眼。但是很快重新进行清理搭建的工作。

    下午还算出了点活儿,我专管运果倒果的。

    晚饭后,小二回家。我留下来,晚上给葭丽和二朋考试,前者考了九十一分,后者考了八十五分。前者得意之极,后者大发脾气。前者说把卷纸拿给小丹看看,后者一把将卷纸撕个稀破烂。

    1987年11月22号星期日

    今天的工作虽然多个薛丽,但是少了小二.,我们忙到下午三点才把国光、围锦、鸡冠、黄元帅等苹果运入窖中,同时甩出不少小的、烂的果子。

    我又徒步回了家,时近四点。

    1987年11月23号星期一

    写完《梦记·辩祸、企图劫银行会议、相亲》已经是中午饭之后了。

    下午。我总觉莫名的心烦意乱,没有兴致写书了。

    于是拿了一本《文学之友》,一本《鸭绿江》和《笑傲江湖》第一集,翻翻看看前两者,稳定一下心绪,开始注心复读《笑傲江湖》。

    我从前有个从不复读的习惯,现在却愈来愈知道复读的重要。

    初读总有被作者牵制,愚弄的感觉。复读,才能摆脱这种牵制与愚弄。纵观全局,如握在掌,有新的发现。

    1987年11月24号星期二

    继续复读《笑傲江湖》,深为令狐冲的出场而折服,更为‘坐斗’一集而惊叹、然‘面壁’一节,实为全书之祸,岳灵姗情有别种,令狐冲受尽屈委。

    我实在读不下去了,金庸先生刺痛人心之笔犹胜琼瑶。

    下午要去虎庄买车链子的。

    爸在李兆君家场院借了一辆车子。

    我骑了这辆车子,载着一筐给二姑家的胡萝卜,和爸爸给《鸭绿江》的一封信。

    送胡萝卜、投信,买贺年片。车链子没买到,我又去腰林子商店去买。

    正好卖车链子的售货员不在,我向一个正在看书的年轻售货员打听,他爱搭不理的。

    一个胖胖的中年售货员远远地问:“买什么?我来帮你找。”

    我说买车链子。

    他打听那个正在后院修车的真正卖车链子的售货员,遭到冷遇后,回来着忙着找车链子。

    可惜,只有一个不是蝴蝶牌的车链子还坏了。

    爸爸事先声明,不要买蝴蝶牌的。

    竟管如此,我仍对他感激地说:“现在像你这样的售货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