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刮目相看

    电脑买到家里,韩鲲鹏真是欣喜若狂。

    “用不用给你安装几款单机游戏?”

    正在电脑系统安装的工作人员问道。

    “不用,给我安装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还有CAD画图软件就行。”

    韩鲲鹏脱口而出的回答,就是让这位工作人员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但凡买电脑的年轻人,都会在电脑里安装大量的游戏软件,而他确实是大多数里面的另类。

    尤其当他说这台电脑暂时还不联网时,简直让工作人员震惊。

    “那你买电脑干什么?”

    “我就用它写一些稿子,练习一下电脑制图。”

    电脑进家的这段时间,韩鲲鹏就一心扑在电脑前码字,这写稿的热情更是前所未有。

    “好端端的一个工人,不好好工作,天天写那些没用的稿子有什么用?”

    对于儿子的做法,韩父还是感到有些不可理喻。

    “行,他愿意写就让他去写吧。”

    韩母还是站在儿子的立场为他着想。

    “能不能影响到他的工作?他还是处在实习期,这单位不好进,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影响到他的工作。”

    韩父的担心不无道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韩鲲鹏似乎对写宣传稿件着了魔。

    下班回家,他就一心扑在电脑桌前,开始疯狂地码字。

    好景不长,他再次为写什么而发愁。毕竟车间职工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工作。

    家里有了电脑,韩鲲鹏就心无旁骛地工作。

    有关他的风言风语少了不少,不过,他还是坚持收听广播,试图从大家的来稿当中对自己有所启发。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电焊组里试制的这个十一米长的大家伙,总算是接近尾声。

    师傅们对它进行气密试验,韩鲲鹏拿着一把毛刷,对焊缝进行涂抹,查找漏点。

    “老朱,你们这个产品试制得挺成功啊!”

    车工组组长见到朱班长时,由衷地夸奖道。

    “怎么知道?”

    隔行如隔山,一时听到这样的评价,朱班长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嘴里的这个成功具体指的是什么。

    “广播有声,简报有文。”

    朱班长越是着急,车工组组长就越是在那里班门弄斧。

    “你倒是快说啊,别给我绕弯弯。”

    “我还以为你知道呢。今天早晨我听工厂广播时,就报道你们班组试制这台设备的消息。”

    朱班长看似细致,实则对工厂广播他是一点儿也不在乎,更是很少去听。

    不过,一听涉及自己班组的内容,他倒是产生浓厚的兴趣。

    “喇叭里怎么说的?”

    “当然是夸你们加班干,怎么辛苦了呗。”

    “等我抽空听一听。”

    出于礼貌,朱班长随口一说,显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下午时分,朱班长就领着韩鲲鹏到料场下料。

    车间薛主任从料场旁边路过,就特意来到料场。

    “老朱啊,真是辛苦你了,带队将试制任务完成得那么好。”

    “主任,不用那么客气,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加班加点我倒是了解,没想到你们吃了那么多的苦,遭了那么多的罪。”

    朱班长心里还犯着嘀咕,在整台设备试制期间,薛主任只是偶尔来到试制现场,哪里会感知到他们的辛苦与不易。

    他就当成薛主任是对他的客套,随即也跟着客套地回复两句。

    薛主任目光一转,立即将关注度放在韩鲲鹏的身上。

    “小伙子,你那篇稿子我看过,写得真不错,都是一线生活,写得很感人。”

    “应该做的,应该做的,谢谢主任的关注。”

    “你在生产一线,既是操作者又是记录者,更得将工人拼搏向上进取的这种精神面貌,用文字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

    目睹这一切的朱班长,不由得对韩鲲鹏刮目相看。

    “你小子写了什么文章,让主任这么高度评价。”

    “朱班长,不瞒您说,我都不知道主任说的是哪一篇。”

    薛主任的一番评价,更是让朱班长重新认识韩鲲鹏,而他的写稿热情,更是空前高涨。

    将氧气瓶和乙炔瓶送到储存气瓶的仓库后,韩鲲鹏就注意到朱班长正与倪师傅窃窃私语。

    “小韩,你过来一下。”

    倪师傅召唤着韩鲲鹏。

    “你怎么那么厉害!”

    朱班长拿着一份用装订器装订的A4纸对韩鲲鹏说。

    这一下午,从薛主任开始,大家的话语就是让韩鲲鹏整不明白,朱班长这么一番话,更是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接过朱班长递过来的薄本,左上角“宣传简报”四个大字就映入他的眼帘。

    多次听过《宣传简报》的名字,还是第一次看到它的模样。

    “谢谢班长,我拿回去一定会好好学习。”

    “这小子还真是谦虚,你的稿件都在这上面发表,你还学什么呀。”

    韩鲲鹏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宣传稿件竟然会这么快就被刊登在宣传简报上。

    一股暖流由心底往上升腾,韩鲲鹏眼圈里有种温热的感觉。

    要不是朱班长和倪师傅在现场,想必他早已是泪流满面。

    韩鲲鹏迫不及待地看这条稿子,除了落款是自己署名外,稿件的顺序完全是颠三倒四。除了关键的数据没有变化,语句的逻辑顺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不用多说,这篇稿子被编辑做了一个“大手术”,从标题到内文,编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尚处在兴奋当中的韩鲲鹏,瞬间就感觉一盆冷水倒在头上。

    这篇稿子发表,在电焊班掀起一番新的波澜,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交流的热点话题。

    “小韩工作认真,还卖力,会写稿子,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