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小施计谋

    肖宁将主人公的名字颠倒一下次序,郝秀娥的名字被他改成郝娥秀。

    他就希望以此出点丑,让韩鲲鹏彻底的丢一丢脸。

    改完名字之后,他就迅速离开了新闻采编部,他迅速出门吃点午饭,就是为了即使被韩鲲鹏发现这个问题,也不会将这件事情怪罪到他的身上。

    肖宁刚走,韩鲲鹏就从食堂回来。

    他清楚自己在报社实习的时间有限,他就尽可能抓紧一切时间,完成采访任务和写作。

    尤其他现在的状态,简直都成了大家的口中的榜样任务,他更是一点不敢怠慢。

    别人都在玩耍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守候在电脑前写着当天的新闻稿。

    一顿午饭过后,这灵感中断想要再捡起来谈何容易。

    韩鲲鹏就从文章的一开始仔细地阅读起来。

    读着读着,他就感觉这主人公的名字似乎有些拗口。

    记得当时这个主人公叫秀娥,怎么在自己敲击键盘的时候,竟然写成娥秀了呢。

    为什么“秀娥”两个字,他印象非常深刻。

    最主要的就是因为韩鲲鹏的大姑,名字叫做韩秀娥,在采访她的时候,他一说起自己的名字时,韩鲲鹏就感到非常的亲切。

    “奶奶,您就与我大姑的名字差那么一个字,我大姑叫韩秀娥,而你叫郝秀娥,您这姓氏也好,不愧是个好人。”

    仅从字音上的叫法都一样,韩鲲鹏还是不托底,就在本子上又写了她的名字,得到老人家确认后,韩鲲鹏才完成后续的采访。

    而这一过程,肖宁却是一无所知。

    因为他在采访过程中,刚开始还能跟着韩鲲鹏的思路在那里挺上一段时间,可到了后期,他实在是受不了韩鲲鹏的墨迹,就借机到室外抽根烟透口气。

    韩鲲鹏再次打开采访本,发现果然是将这些名字打错了。

    他也没有多想,就将新闻稿里面这个名字全部都改了过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肖宁饱饭过后,看到韩鲲鹏又坐在电脑前,装成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刚刚。”

    韩鲲鹏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了两个字,从他的神情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异常。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韩鲲鹏将稿子提交到待审环节,他就彻底的完成了任务。

    趁着他不在的时候,肖宁赶忙到审稿系统里面,查看了他的这篇稿件,他修改过的名字,已经让韩鲲鹏彻底的给改过来。

    韩鲲鹏该不会怀疑这件事是他做的吧。

    不过,看起来似乎并不像,因为他始终没有流露出这样的表情。

    小施计谋,就被他彻底的识破,肖宁对此还是耿耿于怀。

    韩鲲鹏决定将心思动用在审稿系统上,提交后的稿件,韩鲲鹏肯定不会再去关注。要是可以将他的稿件回退回来,重新修改再次提交上去,想必就会得逞。

    肖宁打开自己的审稿系统,果然在这上面发现有回退的功能。

    也就是说可以将稿件,从待审的状态撤回到草稿箱里面。

    这个惊人的发现,对他来说,无疑是非常兴奋的。

    他等着时机成熟,就想再去故伎重演。

    不过当下,最主要的是还要清楚韩鲲鹏审稿系统的账号名称,只要知道这个就可以以他的身份进入到审稿系统。

    总不能天天都让韩鲲鹏负责民生方面的报道,刘主任也将一些时政方面的新闻交给他们来做。

    “今天有个政府的会议和领导下去调研,你们也都跟着参与一下。”

    毕竟涉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刘主任还是派出一名老记,就是希望老记者出去采访的时候,能够帮助一下他们,让他们能够尽快独立采写这样的稿件。

    “会议报道基本上还能好一些,有会议材料,基本上就能写出个大概。对于领导到基层调研的这类新闻,就不那么容易写了。”

    采访的路上,这位老记就对他们俩叮嘱道。

    “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们,领导在调研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去记领导说的每一句话,这可是回来组成新闻稿件的重要内容。”

    老记说的每一句话,韩鲲鹏都是牢记在心。

    在开会的环节,韩鲲鹏就和肖宁同时拿到了会议材料,这上面不仅有会议流程还有领导讲话稿。

    有了这些内容,肖宁心里基本上就有底,更何况他在报社实习了那么长时间,要说写别的新闻稿件,他是一点儿经验都没有。

    不过,像这样的新闻稿,基本上就是信手拈来。

    他用笔就在这些材料上面画了画。

    哪些用来做这条新闻的导语,哪些用来做这条新闻的背景材料,哪些用来做领导讲话时的要点,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他就在不断地琢磨着怎么能够完成这么一篇新闻稿。

    会议刚一结束,大家准备跟着领导到下面调研。

    在采访车上,肖宁就有意表现自己。

    “韩鲲鹏,你的新闻稿完成怎么样?”

    “你说的是哪条新闻稿?”

    “就是刚才这条啊。”

    “还没有写呢。”

    “我这基本上都整理完了,等会儿我就把他给写出来。”

    “肖宁不愧是在报社实习这么长时间,你这效率简直太快啦。”

    老记还是给予他高度评价。

    要知道只要是他们第一时间写出来,老记回去就可以省不少的事。

    来到调研现场,肖宁和韩鲲鹏就围绕在领导周围,详细听领导的现场讲解。

    看着他们认真做着记录的样子,老记基本上也就放心。

    “你们多记一记哈。”

    他就站在领导旁边,有侧重点地听领导讲一讲。

    回到单位,老记就给他们俩分了一下工。

    “你们俩一人先写一篇,韩鲲鹏你就写领导调研的那个稿件,肖宁你先完成那个会议稿件。”

    老记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