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6章 创收被拒

    李主任就将这个活安排给部门里的几个年轻人来做。

    大家都习惯了当前的这种模式,突然又给增加任务,他们心里也不太舒服。

    微信公众号对于报纸来说是个新兴的产物,报社领导对它的认识都远远不够。

    设计点内容,返工就是常态。

    设计公众号的内容,大家倒是不怕,但是反反复复修改,还需要不停地盯着手机,这让大家都是一肚子的怨言。

    “韩助理,你说那个新闻稿领导都审完了,怎么现在还是能够从里面挑出那么多问题?”

    “就是我也搞不懂啊。领导怎么说,咱们就怎么改吧。”

    “关键是人这么耗着,什么事情都耽误了啊?”

    “我建议你们就和我一样,咱们分开进行,两条腿走路,领导在提意见的时候,你可以干些其他方面的工作,等都理顺正常,咱们再按部就班的工作。”

    韩鲲鹏只能这么安抚大家。

    这边的工作看似没有,李主任并没有放过韩鲲鹏。

    “创收任务,你也得想出点办法?”

    韩鲲鹏简直都能够让李主任给逼疯了。

    “主任,你说怎么创收?”

    “拉赞助啊。你做记者都搞了那么多年,怎么还不认识一些关系单位什么的,让他们做一些广告,总该是能给你这个面子吧?”

    韩鲲鹏是自己的事情都不愿意麻烦别人,这次,为了单位的效益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相关单位的负责人。

    之前在安监站做采访时,赵站长没少麻烦韩鲲鹏。

    碰到这个事,韩鲲鹏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他去帮忙。

    “赵站长,真是不好意思有点事情需要麻烦您一下。”

    “咱哥们弟兄的,千万别那么客气,我能帮上你的肯定会全力以赴。”

    “报社给记者下达了一定的创收任务,就是想让我们招揽广告,你说我这平时与其他人接触少,一点路子都没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单位也不用打广告啊。”

    赵站长接过他的话后,第一反应说道。

    “赵站长,你说你们管辖那么多房地产企业,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需求呢?”

    “这个……这个我还真是说不好,等我有机会给你旁敲侧击打听一下。”

    赵站长这人面子比韩鲲鹏还矮,碰到这类事情,他既不想抹杀韩鲲鹏的面子,又不想张嘴求人,他只好这么巧妙的回应道。

    不过,碍于韩鲲鹏对自己帮助还是很大的,他这才给自己熟识的房地产企业打了电话。

    一看到赵站长打来的电话,房产负责人都是吓得要命,以为企业在安全生产那一方面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赵站长,您从来也不开口,这点事对老弟来说并不困难,只是现在工人的工资还没有发,报社那边要是可以欠款的话,那我们做点广告也行,不知道费用是多少钱?”

    一听这话,赵站长就急忙解释道:“兄弟,你不要有任何的想法,你就当我今天没有开这个口。”

    这不是他的气话,而是他的心里话,这个委婉的拒绝让他都无话可说。

    再要去联系其他房地产公司时,他心里上的这一关就过不去。

    他直接给韩鲲鹏打了电话,“老弟,真是不好意思,我打了一圈电话,有的企业比较有诚意说是可以做,但是现在手头没有钱,不知道暂时欠着行不行?”

    哪怕是欠款,韩鲲鹏觉得这也是个机会。

    至少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努力过,“就是不知道能拖欠多久?”

    “工人工资原来是按月计算,现在都好拿年薪了。拖个一年半载的再正常不过。”

    “赵站长,你说能不能拖没了?”

    “这个真是说不好,我可不能给你这个担保。就像市面上的烂尾楼,你说他就是没有钱干,我们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摆脱开了公众号的束缚,韩鲲鹏又开始为经营的问题而感到发愁。

    就这么大家一个个都是怨声载道,要是再让他们外出,揽广告、搞创收,问题肯定会更多。

    来不来问题就来了,“韩助理,我们辛辛苦苦编辑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你看一天下来这阅读量还不到一百。”

    “要我说这一百都是多的,这本来就是个新生产物,咱们是搞这方面的,必须下力气推广,咱们不仅要当设计员,还要当推广员。从明天开始以我为例,我将咱们《辽南晚报》的二维码都给打印出来,大家外出采访的时候都给带上,大家要学会推广我们的公众号,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报社的公众号。”

    刚才还向韩鲲鹏抱怨这件事情的年轻人不禁有些后悔,“我的意思是想说这个东西费事不说还没有什么受众,本来是想减轻我们的工作量,这下倒好,反倒是还要去推广公众号。”

    “以后你会说就说两句,不会说就把嘴给闭紧了,别给我们再徒增烦恼。”

    “你们说说这个东西能有什么用?”

    “当下是网络时代,咱们报纸上面的消息还没有刊登出来,网上的消息就是铺天盖地,基本上都传遍了,你说还能有几个人订阅咱们的报纸。”

    网络时代的大势所趋,办报的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为了能给受众提供第一时间以及第一手的消息,韩鲲鹏大胆做了个决定,突发新闻版面从原来的凌晨十二点钟截稿,变成凌晨两点钟截稿,这样有些突发的新闻就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报纸传播出去。

    承揽这项工作的都是部门里面的年轻人。

    就在这种劳动强度下,又有人提出了离职的想法。

    “就用这种方法淘汰人也是最好的方法,留下来的基本上都会是精兵强将。”

    同时,部门里陆续有年轻人选择离开,在韩鲲鹏的眼里那也是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

    不过,他也是建议李主任,“加大招聘力度,将喜欢新闻事业,有情怀的年轻人召集到这里,一起去绘就报社光明而又美好的未来。”

    李主任还是带领着大家伙进行新媒体方向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