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抢占市场

    “我和你们一样,从今天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考核,要是完不成报社交给咱们部门的任务,将由报社对我进行处理。”

    此话一出,一下子在大家当中引起轰动。

    大家也搞不清楚这是报社下达的规定还是部门下达的规定。

    既然当着大伙的面,韩鲲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一个个的也势必打起精神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乔凯下载了视频软件进行了视频编辑的学习,陈明等人也是努力提升新闻拍摄水平。

    只要有人动起来,部门里面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韩鲲鹏根本就不将心思放在部门的管理上面,他心想又不是小孩子,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就让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干吧。

    他现在一心想要尽快提升自己的视频剪辑编辑本领,毕竟他是部门里面的负责人,他必须要给大家做个榜样。

    为了能够学好视频的剪辑技术与编辑技巧,他没少研究其他媒体做出来的一些视频号。

    然后对照人家的风格进行这方面的剪辑学习与探索。

    年轻人学习这方面的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的。

    在朋友的大力帮助下,《辽南晚报》的第一条新闻视频号就从韩鲲鹏的手中正式诞生。

    当他将这条消息发给社长看时,社长都是有些目瞪口呆。

    “哇,这也太好了吧。是你做的?”

    韩鲲鹏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将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将这些内容都归纳到团队上来。

    “韩鲲鹏,这么个团队让你打造真是太不一样,我还以为是电视人做的,没想到咱们写报纸的人,短视频也会拍得这么精彩。”

    “社长,大家现在都在夹缝中生存,谁先抢占了这个市场,谁就会赢得先机,咱不用说别的,同城的《辽南晨报》在这方面做得就是比较有特点。咱们现在起步还是有些晚,但是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也能追过他们。”

    对于未来新媒体转型,韩鲲鹏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借助网络平台的持续发力,《辽南晚报》的影响力在辽南地区再次有了新的刷新。

    “兄弟,你们报社那个视频号干得不错,不知道是谁策划的啊?”

    视频号经过韩鲲鹏的朋友圈发出不就,《辽南晨报》的来记者就找到韩鲲鹏打探消息。

    “我们团队整的。”

    “真是不错,我们领导还让我们跟着你们学习一下呢。”

    “这方面,你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跟我们有什么可以学的。”

    “兄弟,听说你们报社效益不太好,工资都开不出来,要不就到我们报社来干得了,我看你这新闻情怀以及热爱程度,都是值得充分肯定和点赞的。我们这块收入和奖金,你都不要有任何的担心。你看其他纸媒的收益情况都是不太理想,我们还是逆势而上,这年底刚刚调整工资,像我这样工龄的每个月都比之前长了二百元钱。”

    “你这收入怎么样?”

    “一个月加上奖金和工资,最低在六千元钱。”

    “啊!这么多。”

    来清新只是比韩鲲鹏大上不几岁,工资两个人却相差一半多。

    “真是没有法比啊。”

    韩鲲鹏也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

    在这个媒体行业萧条的情况下,人家报纸却还在逆势而上,不得不说明人家的定位和方向是正确的。

    自从来到《辽南晚报》社工作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看过其他报社的报纸。

    每天为了完成报社交给的创收任务,以至于自己办的报纸都没有时间去看。

    绝不能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道。

    从这以后,韩鲲鹏每天都要去关注下《辽南晨报》。

    “咱们先不拿远地方的报纸说,就是同城《辽南晨报》上面有的消息,咱们必须有。采写同样的消息时,人家采写得精,咱们采写的新闻要比他们更加精一些。从今天开始,每个人都要看《辽南晨报》,咱们就对标他们的新闻版面,努力把民生新闻给做深、做精、做透。”

    每周三,部门都要召开学习会议,主要讨论的内容,就是大家在新媒体方向学到了哪些经验,又有设么好的做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

    韩鲲鹏要求每个人都要讲。

    为了不至于在会场上冷场,每个人也都是有所准备。

    “我先给大家开个场,我最近就在《辽南晨报》上有了新的发现。”

    大家齐刷刷的将目光汇聚到韩鲲鹏的脸上。

    “有的新闻下面都有个微信的二维码,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扫码看了一下,上面都有对应新闻的视频,这个做的就是非常好,咱们也得这么去做。”

    受此影响,大家也都是各抒己见,谈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当然,在哪里都会有滥竽充数的人。

    部门里有积极工作的人,自然就会有些什么也不在乎的同事。

    临近月底,无论是采编任务还是创收任务,有的人没有一项任务完成指标。

    “小梁,这个月马上就要到月底,你这任务怎么整?就这么样还是?”

    “韩鲲鹏,采访任务你又不安排,创收我也下去,连个打广告都没有,你说我还有什么办法,我认识的人还是屈指可数。”

    “谁不是一点点认识的,你不往下跑,还能等人送上门来给你认识吗?我告诉你,你要是这个月完不成任务,咱们到时候再算账。”

    “好,看咱们谁怕谁。”

    当小梁喊出韩鲲鹏的名字时,他根本就没有将韩鲲鹏放在眼里。

    他当时来到报社工作,也是依托家里一个亲戚与社长的关系。

    李主任在部门时,没少照顾他。轮到韩鲲鹏主持工作,竟然想在他的头上动刀,他压根就没有将韩鲲鹏当回事。

    时值月底,大多数记者还是很给韩鲲鹏面子的,唯独小梁完成的任务量还是和月中的一样。

    “小梁,你哪怕是再完成一点也行,你能我找你谈完话还是原地不动吗?”

    这让韩鲲鹏很没有面子。

    要是这个问题不去处理,那他在部门里面刚竖起来的威风就会再次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