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章 安宁村的发展

    接下来这些天,李羽基本上也没有闲着。

    除了每天教导几位红颜知己修炼以外,需要他烦心的事还有许多,比如村民拆迁工作。

    早在年前就将这件事告知村民们,所以大家这些天也将自己家的东西都打包了。

    而且李羽已经提前让李刚将村里人的东西都已登记好。

    在年初三的那天,孙总便带着一群施工队过来将一片空地平整打夯,并浇筑了一层二十公分的混凝土作为基层。

    按照他所说只需要五天便可以将一片能容纳一百五十人的活动板房可以搭设起来。

    李羽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十分高兴,心里不禁为中国基建点赞。

    想着能容纳一百五十人就已经足够了,李羽本来的预想是可以容纳五十户人家就行了,因为后山宿舍也可以容纳将近100户人家,这样整个安宁村的村民都能被妥善安排好了。

    再然后便是村里整体拆迁先后顺序,为了打消村民的疑惑以及坚定大家的决心,李羽打算从自家老宅开始拆,这一点李父和李母也是认同的。

    按照李父的说法,自家儿子正在做一件伟大而又有意义的事,做老子的不能帮忙就算了,绝对不能给儿子拖后腿。

    值得一说的是,如今李羽已经搬家了,住到了后山别墅里面去了。

    他本来想让父母也跟着住过来,然而父母却嫌每天爬上爬下费事,再一个也不想打扰年轻人生活,于是便主动住到了村口旁边的活动板房中。

    李羽对于这一点也是很是无奈,但由于父母坚持,最后也就任由他们这样了。

    如今的安宁村发展很快,大家每天都生活的十分充实,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需要他们去做,每个村民脸上都挂着希望的笑容,

    开过年之后,村中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再出去了。

    本来出去打工也是许多年轻人的无奈之举,想着在外面可以挣多一点钱,孩子在外面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然而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即便在家里面也可以挣到这么高的工资,而且安宁村越来越好了,教育什么也都跟得上,那年轻人自然是想留在家里陪伴着自己的家人。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拿命换明天。

    对于这一点李羽早就预料到了,心里也是十分开心,他做的一切都是想将这些年轻人留在村子里,毕竟年轻人才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还有最重要的便是蔬菜生意要继续做下去,这对于安宁村现阶段来说是一个进项大头。

    所以村民们热情很高,即便在年初三,便有一群人自发主动的来到后山帮忙。

    他们觉得李羽给了那么高的工资,又给了那么高的分红,大家如果不主动多做些什么的话,良心都感觉有些不安。

    李羽见着这么一群热情淳朴可爱的村民们,心中生出感慨。

    但李羽又怎么会让乡亲们吃亏,承诺在整个正月期间来上班的,每天都可以拿到三倍工资,这让大家伙的干活热情更加足了。

    由于过年期间对于蔬菜的需求更加大,好在村里有不少年轻人跟着帮忙,要不然还真来不及。

    李羽倒不是想着可以赚多少钱,如今世俗的金钱对于李羽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用处。

    他想的是可以为乡亲们做了更多,让乡亲们过得更好,为安宁村的发展做更大的贡献,打好更坚实的基础,即便之后他不在了,安宁村依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

    再一个便是学校招聘老师的事儿,有了李颖的帮忙,加上刘雅妃的人脉。很快便从省城招来了老师。

    大概有十五个左右,看简历每个人的职称都不低,教学经验也都丰富,大约都在三十来岁左右,一个个看起来干练无比,其中还有专门管理的。

    这让李羽很开心,亲自去面试这些人,结果也让李羽很是满意,甚至当场承诺这些人干的好年底还有其他奖金。

    这让这十五个老师更加兴奋了。

    至于一个学校十五个人够不够,李羽算过,这么多人就已经足够了。

    毕竟农村嘛,学生并不多,老师们的压力也不高。

    而之所以这些人才都愿意来安宁村,还是因为李羽开的待遇实在是高,大家也看好安宁村的发展。

    李羽承诺他们拿十三薪,两金,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已经达到两万。

    而且承诺若在安宁村干满两年,便可以免费在安宁村内分到一套别墅,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是争的抢着要过来。

    谁不想自己工作舒心,又在这么一个悠闲的环境下,周围又是山清水秀的,几位老师也都十分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纷纷投入到工作中。

    很快开学了,安宁村里面以及旁边村也有家长将孩子送过来,这个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计有四十多个孩子。

    这样的数字放在城里简直不可思议,但是农村就是这样,绝大多数家长都为了孩子去了城里,导致周边有的村子只剩下老人了。

    李羽也知道情况会慢慢变好,因为大家现在更愿意去城里,但随着学校的名气打出去,周围村子越来越多的孩子都会过来念书。

    当然李羽并没有在意这些,他开学校又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让安宁村自家的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不用再承受他小时候走过的那些苦。

    小小年纪为了上个学,每天起早贪黑,花在路上的时间都超过三个小时,关键有的路还挺危险。

    李羽的思想有时候真的很是单纯,淋过雨的人总想着为后来人打上一把伞,他现在就是这种心态。

    让李羽有些困惑的是村花李颖,自从那天过后,李颖每天都要找李羽。

    尤其学校开展工作的这些天,李颖长时间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李羽多加接触。

    李羽已经是尽可能躲着她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当然明白李颖的意思,但是自己实在不想再招惹桃花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