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2章 少年轶事之深夜突访

    宫宴毕,众人饕足而归,唯有一人饱含怨气。

    薛纹庭踩着醉醺醺的步子深一脚浅一脚迎头往前,侍从擦着头上虚汗不敢劝。

    这架势不像是回宫就寝,看小殿下迷糊踉跄中寻出的路,十足像伸冤告状。

    侍从面面相觑,只得亦步亦趋地继续跟。

    薛纹庭摇头晃脑立定一宫前,眼睛直勾勾看了一眼,嘴里喷出一股酒气。

    “在这待着,我自己去。”

    侍从埋身哈腰顺便苦不堪言地心说,在您母妃娘娘内宫前,不奉旨谁敢入内?

    薛纹庭不胜其烦地打了两个酒嗝,又对着身后并无一人的空处重复。

    “你们也别跟了,我告完状就来。”

    隐在暗处的暗卫:“......”好嘛,这么诚实,听着怎么像在说反话?

    薛纹庭不重不轻地敲门,门很快被应到开了一条宽缝,应门婢女看他到来大感意外,却实在禁不住这位祖宗自行扒门就往里冲。

    一名暗卫蓦地眸光闪烁,“我去报与殿下知晓。”

    同伴显然愣住,悄声促狭,“你莫不是怕小殿下真告状?”

    那人面罩上的眼睛顿时翻了个白,眸眼再次闪烁精光,“你们瞎了吗?方才开门时没瞥见谁在里头?”

    说话人朝同伴微微颔首,丝毫不想耽误工夫,飞身急掠而去。

    不远处的窗棂上映照出斑驳阴影,薛纹庭迷迷瞪瞪盯半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慧灵!向娘娘通报一声说小殿下来了!”

    薛纹庭被身后猝不及防吊这嗓子吓得一耸肩,皱眉满面纳闷,回身盯住宫女看。

    那宫女被看得脸发白,又听薛纹庭大着舌头疑惑,“你,这么晚了,嚷嚷什么?”

    宫女怯怯地抿紧嘴,抬眼只朝窗棂下意识瞥去一眼,全然不敢回话。

    “说话啊?嗝,怎么,看你,这么奇怪,嗝。”

    “是庭儿在外头吗?这么晚了,站在外头做什么?快进来。”

    薛纹庭脑中想的全是某人抛兄弃弟的恶行,就方才一个激灵的功夫,才临时挤入这小宫女异样。

    少年听到母亲柔声一唤,某人的罪恶嘴脸立马充斥脑海。

    薛纹庭嘴一瘪,张开双臂,“娘~你的好大儿他欺负我!”

    贵妃亲自来迎门,门才开一半先闻其声,听他大着舌头的抱怨摇头直笑。

    薛纹庭将母亲扑个满怀,酡红的两颊往妇人宫装拼命蹭。

    当微凉丝滑之感与面颊亲密接触时,薛纹庭脑海又灵机一动,忽而想到一件事。

    “母亲这会,您,怎么——哎哟!”怎么还穿着一本正经的宫装呢?

    薛纹庭半迷糊半好奇地朝母亲身上一指,咬咬唇靠近两步,谁料醉鬼身体不协调,左右脚登时缠在一处,往前踏了个空。

    “庭儿——”那么俊的脸要着地了!

    妇人失声惊叫,管他那么多先奋不顾身地伸出手。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黑影从背后暗处现身,一抬手,勾住薛纹庭后衣领。

    嗯?为什么脚会悬空?谁在拽我?

    薛纹庭可爱地一歪头,顶着酡红秀气的脸蛋呆呆地看着母亲。

    “你快放开他。”妇人朝来人浅浅蹙眉横去一眼,那人将薛纹庭又再举高高,而后毫不怜惜扔进妇人怀里。

    “八殿下,您漏夜前来怎么不提前通报一声?”

    黑影低沉急问,“谁招来的他?”

    妇人脸上红白交错,眉间积起一股淡淡的怒意, “先走。”

    黑影朝她怀里瞧了瞧,阴测测地轻叱,“你以为留给你的时间还很多么?还不早做打算。”

    妇人无声挥手示意人赶紧离开,兀自抬声应和外面。

    “是小凛吗?”

    门外出现个温和礼貌的回音,“母亲,是我,我来接小庭。”

    妇人听罢,扶着小儿子的双手神经质地箍紧。

    薛纹凛不急不慢待侍婢为他打开门,一眼先瞧见了正经穿好宫装的母亲,再见弟弟蜷缩在她怀里呼呼大睡,似也不出意外。

    “他状告好了吗?”薛纹凛一面说,一面喊来两个暗卫。

    妇人无奈地笑,“也不知道被谁灌的,喝得跟个小醉猴似的,回来只嚷嚷被欺负了。”

    妇人的目光慈爱地跟着小儿子,直到他被接过后覆在暗卫背上。

    “你今夜难道没赴宴?”

    她兀自从婢女手里拿过一件披风,轻柔盖在薛纹庭身上,问话时简直蜻蜓点水,仿佛对小儿子的控诉压根没当真。

    薛纹凛温和地看着母亲,回答得滴水不漏,“中途的确有些事离开了,小庭当时在父皇近身,我想许是父皇觉得他憨态可爱,故意捉弄的。”

    妇人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

    渐渐的,她脸上隐去笑意,任凭薛纹凛的关切视线尽数在弟弟身上。

    她余光往居室内某处一瞥,斟酌着道,“儿子,今夜宴请意义非凡,所有妃嫔都不得参宴,母亲的心始终悬着,一切,还顺利吗?”

    薛纹凛拍着弟弟的背轻声哄,沉吟少顷抬眸不解,“母亲,您往昔从不问我这些。”

    妇人被堵得略略哽噎,她叹口气。

    “从前你们还小,陛下倒也不拘束由我亲自呵护打算。如今你们年纪渐长,应越发能见识这深宫后庭前朝的利益纠葛和尔虞我诈,母亲很担心—”

    话尤未尽,薛纹凛却并不意外。

    后妃不得干政是红线明旨,父皇严令治下,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至少在明面上。

    母亲的母族是西京传统大家,这一代的指望,自然落到他们兄弟身上。

    他们一言一行的背后都簇拥着母族势力,他们在皇帝面前的荣辱,自当与这母族齐头并进、融为一体。

    但薛纹凛偏不,他剑走偏锋得在皇子里头暗地出名。

    自然就只能暗地出名了。虽说后妃不干政,可女子的深宫内,有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