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小小技俩

    宋彦文对于赵载年的到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意外,毕竟这么多年的交情,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赵载年这样的行为了。

    赵载年冲着宋彦文抱拳:“还未曾恭喜宋兄呢。”

    宋彦文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书院一事。

    “你不应该恭喜我,而是要恭喜阿南。”

    宋彦文脸上堆出笑容,指了指趴在窗户边上正写着什么的宋观南。

    赵载年笑了笑:“我可不敢惹你家小阿南。”

    宋彦文听见赵载年这样说,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梢:“怎么,大理寺都知道了?”

    赵载年叹了一口气:“郑一鸣毕竟是太史令郑公的宝贝孙子了,五品官的案子,大理寺还是要经手的。”

    宋彦文啧了一声:“有生死状也要经手吗?”

    赵载年点了点头:“这些都是要归档的,自然有仵作查验过。”

    “查过了?仵作怎么说?”宋彦文好奇地问道。

    听见宋彦文提起这个问题,一边的宋观南和常禾也都好奇地看见了赵载年。

    赵载年看了看院子里面其他三个人,一字一句地说:“郑一鸣,死于重拳击打,骨裂入脑,另有颌骨移,鼻骨断,但因擂台对拼,且有国子监祭酒作保的生死状,不予追究。”

    说完之后,赵载年喝了一口茶水,看向宋观南:“只可惜,小阿南被标了案底。”

    宋观南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只是嘴角轻佻地勾了勾,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而一边的宋彦文却是不乐意了:“这怎么能记案底呢?要是我们阿南以后科举,做官怎么办?这案底不是毁了前途吗?”

    赵载年听着宋彦文的话,脸上的表情像是见了鬼一样。

    “宋兄,您多想了,昭国没有女子科举的先例,也没有女子做官的先例,这案底对阿南没有什么影响。”

    宋观南忍不住扶额,轻笑出声。

    宋彦文却是走到窗户边上,敲了一下宋观南的脑袋:“笑什么笑,师父也是为你好,我徒弟那么有才,不能为昭国出力是昭国的亏损。”

    说这话的时候,他脸上写满了理所当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心虚。

    偏是宋观南忍不住笑着劝他:“师父高看我了,阿南哪里有那么大本事?”

    宋彦文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为师说有就有。”

    赵载年在一边听不下去了:“行了行了,知道你徒弟争气了。”

    那么多年的交情了,赵载年自然知道宋彦文是什么脾气。

    宋彦文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怎么样,师伯答应平账了吗?”

    宋观南可是知道宋彦文今天为什么事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

    宋彦文深深地看着自己小徒弟一眼,随后摇了摇头。

    见他摇头,宋观南就知道陈灏绝对是不同意了。

    她叹了一口气,却看见宋彦文有些犹豫,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宋观南摸了摸下巴,敏锐地问道:“他是提了什么条件吗?”

    “没有!”

    宋彦文下意识的回答,速度之快,让其他两个人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而宋观南却是明白了什么,笑着摇摇头。

    宋彦文怕宋观南乱想,继续解释道:“他不会帮的,师父再想想办法,肯定不会有事的,乖。”

    说着,他伸出手,揉了揉宋观南的额发。

    这已经是他安抚宋观南习惯性的动作了。

    他不可能让宋观南知道这件事情的,他徒弟可是立志要做山头风,怎么可以被一个男人困在后宅里面。

    今天发生的事情就这样烂在自己肚子里面吧,明天还要继续,前面总有出路……

    “出事?出什么事?宋兄得罪什么人了不成?”

    一边的赵载年却是皱着眉头开口问道。

    宋观南低下头,在赵载年看不到的地方狡黠地笑了。

    要不是自己问起来,师父恐怕还要自己扛着,赵叔来得刚刚好,只要是师父的事情,赵叔就不会袖手旁观的。

    宋观南想得很好,而事情也就这样按照她预计的那样发展了

    宋彦文听见赵载年的话,无奈的摆了摆手:“就是书院的破事而已,姚柳当年以为自己稳坐高位了,转移了不少的田产,所以桃庐书院现在周转不开,先生们只能买了藏书堪堪支撑着。”

    赵载年听见是姚柳的原因,又是皱紧了眉头:“姚柳?姚柳不是死了吗?”

    宋彦文点点头:“是死了,但是生前可是傲气的紧。”

    说到这里,宋彦文有些怅然:“我原以为,他还是以前那个大师兄。”

    赵载年摸了摸下巴:“所以书院现在是没有学生?还是什么?”

    宋观南有些气馁的耸耸肩:“不是缺学生的事情了,是没有人家愿意让自家孩子读书了。”

    “不愿意读书?胡说啊,我内人天天陪着我儿子在家里读书,就等着明年科举呢。”

    赵载年皱着眉头,脸上浮现出了质疑的神情。

    宋观南却是看向他:“赵叔不知道现在军饷已经涨到一年二两纹银了吗?”

    赵载年脸上浮现出疑惑:“这我还真的不清楚,我这几天都在大理寺,这才刚说回来几天。

    再者说,念良不适合从军。”

    听见赵载年这样说,宋观南想起来了自己赏赐在赵家见到的赵念良。

    那个文文弱弱的小少年,看上去确实不适合从军。

    “现在边疆吃紧,这样的军饷,也确实在情理之中。”宋彦文叹了一口气。

    “所以,谁家还愿意让孩子读书呢?”宋观南苦笑。

    赵载年攥了攥拳头:“如果宋兄亲自授课讲经的话,念良去到桃庐读书倒也未尝不可。”

    一边的宋彦文倒是颇为意外:“我教书?”

    他诧异的眼神就好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

    赵载年却是坚定的点了点头:“宋兄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