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0章 状元之子

    “燕王选择那天攻城,是因为那天右相进了宫,说是要和先皇一起签与回鹘的止战书,所以燕王立刻下令进长安,随后带着部下从承天门街一路到了大明宫前。”

    “奇怪的是,大明宫的卫兵并没有人拦燕王,他倒是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殿前。”

    说到这里,红烛压低了声音:“有人说先皇是燕王亲自杀的,可是现在所有的罪名都在右相身上,也有人说是右相动的手,可是燕王只处置了先皇的亲卫,说是先皇亲卫不满先皇签止战书,在抢夺止战书的时候,失手杀了先皇。”

    宋观南皱眉:“不管是谁动的手,现在都换了皇帝,他好不威风啊。”

    红烛点了点头:“阿南说得对,现在的皇帝就是之前的燕王,而右相再也没有提起来要与回鹘签止战书,你说先皇到底是为什么死?”

    宋观南心里咯噔一声,抬眼看向了红烛。

    红烛一根手指竖在了自己嘴唇前面,示意宋观南不要说出口。

    而弑兄谋反两个字也卡在了宋观南嘴里,半晌说不出来话。

    “我再和你说启夏门的事情。”

    红烛拿起一边的软布擦了擦琴弦:“自打燕王登基之后,长安不再戒严,平康坊里面也有很多人。”

    “我不在启夏门,自然不如你知道的多,但是我听过一个监门卫的小吏说过,这次燕王入京,表面上是气势汹汹好不威风,可实际上,那么多军队里面,只有和监门卫打的时候死了人。”

    “因为监门卫,是被蒙在鼓里的?”宋观南嘴唇颤抖,眼睛里面写满了不相信。

    红烛自然是知道她不信,笑了笑对她说:“右相,还是右相,这个位子他还坐着,先皇却驾崩了,阿南向来聪明,姐姐能够猜到的事情,阿南不可能不懂。”

    宋观南懂吗?

    她是懂的。

    燕王,右相,先皇,监门卫。

    从始至终,想要为先皇守门的监门卫,恪尽职守,成了燕王谋反的牺牲品。

    而其中,就有常禾。

    宋观南缓缓闭上眼睛,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那天的锣声。

    “启夏门不过两千监门卫,而燕王一共带了三十万大军,即使分散,说到底,监门卫都是燕王登基的牺牲品罢了。”

    宋观南清清楚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如果说之前她知道常禾是死在了昭国人自己手里,那么现在宋观南只觉得心寒。

    兴亡,兴亡,兴的是朝廷,亡的是她们这些百姓。

    窒息感席卷而来,宋观南胸前仿佛压着一块大石,闷得要命。

    红烛没有说话,只是手上又开始轻柔地拨动着琴弦。

    她的指尖流淌出舒缓的乐声,倒是让宋观南缓过来了一些

    红烛笑了笑,云淡风轻的仿佛自己刚才并没有说什么。

    宋观南看着红烛,手脚冰凉,拼命地捏紧拳头却也无济于事。

    红烛见她微微发抖赶忙起身,用自己的手包住了宋观南的手。

    过了好一会,宋观南紧绷的身体才缓缓放松下来。

    她呼出一口气,才恢复了刚才进门时候的状态。

    红烛又坐回了琴边:“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阿南,我们总要往前看。”

    宋观南低着头,半晌才看向红烛:“我还有一件事想要问姐姐。”

    红烛好奇地看着她:“你说。”

    宋观南摸了摸下巴:“最近长安城里,有没有姓林的官员出事?”

    “姓林?”红烛怔愣了一下,显然是没有想到宋观南会突然问起这个。

    宋观南点点头。

    红烛皱着眉头沉思了许久。

    见她没想起来,宋观南补充道:“好像是……前朝的状元,和我师父同年同科。”

    “状元?”红烛的眼神亮了一下,明显是提示点上了。

    宋观南好奇地问道:“姐姐想起来了?”

    红烛立刻点点头:“最近出事的官员不少,我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但是你要说这姓林的状元,我还真有些印象。”

    “据传是在朝堂之上指责当今圣上的皇位来得肮脏,不是正统,直接就被拉下去扣上谋反的帽子了。”

    红烛说得言之凿凿,宋观南倒是明白为什么林觉浅会是那副模样了。

    阿爷被安上反贼的名头,估计也是不得已才送到自家师父手上,怕是关系近点的都不敢接手,生怕被牵连吧。

    毕竟燕王能够做出弑兄的事情来,杀几个臣子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红烛注意到了宋观南神情的变化,忍不住问她:“是牵连到宋先生了吗?”

    宋观南回过神来,摇摇头:“不是,就是最近听人说起过,有些好奇是怎么一回事。”

    红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宋观南起身:“多谢姐姐告诉我这些,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阿南该回去了。”

    说着,宋观南就往外走。

    红烛点了点头,就坐在哪里,目送着宋观南走了出去。

    桃庐书院里,林觉浅坐在角落里面,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书院里面的其他人。

    宋彦文从他身后拍了拍他的肩:“在想什么?”

    林觉浅摇了摇头:“没想什么。”

    “骗人。”宋彦文坐在了他身边。

    林觉浅抿了抿嘴:“只有宋叔叔收留我,以前和我阿爷叫好的那些叔伯们,听见我阿爷的罪名都避之不及,只有您……”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低下头,穿出了微弱的啜泣声。

    宋彦文轻笑一声:“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不能,你既然读过书,就知道谋反这个罪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我阿爷说的是实话!”

    林觉浅突然吼道。

    宋彦文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情绪吓了一跳,赶忙抬头看了一眼其他学子,随后带着林觉浅来到了院子里面。

    “实话不一定是对的话,朝堂上面,圣人只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