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生母蔡姬

    苏华一行人驱车赶往英陵,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他们就来到了距离英陵不远处的一间宅院外。

    这间宅院从外面看去,早已荒废许久了一样,枯枝烂草遍地,蛛网暗结密布于牌匾之上,门房上的砖瓦尽数脱落,让人觉着凄凉无比,而这宅院周围却是十分荒僻,连个人烟都没有。

    蔡允儿跳下马车,蹦蹦跳跳的就跑向宅院内,她推开破旧的大门,显露出里面的景色,一棵古老的大树就立于庭院之内,许多艳丽的花草在院中胜放,那若隐若现的幽香,让这里破败的感觉顿时消散。

    苏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这间宅院内,心情却莫名的低落,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原主的生母居然住在如此简陋的地方。

    而且一住就是数年之久...

    不由得一丝早已不属于这具躯体的意念在脑海中泵发出阵阵痛楚,让早已干涸的泪腺再度溢出宝贵的泪花。

    按理说苏华的前世身为杀手极少流泪,而如今却触景生情,眼眶中滚落下一道道滚烫的泪痕。

    蔡允儿欢快的跑进正中央的主卧,冲着里面喊道:“阿母,阿母”

    不由得听见了屋内另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声音熟悉且又陌生,曾久久徘徊于脑海,却又久久不闻于耳畔,如今再度听见却又犹如隔世。

    只听到那女子责备道:“你这疯丫头跑到哪里了,着实让阿母为你担心”这声音虽是责备,但却充斥着满满的爱意。

    “阿母,说来话长,刚刚允儿差点被坏人欺负,幸好被一行路过的侠士救下”蔡允儿的声音传出。

    “你这孩子,我都说你几次,不要乱跑出去,你就是不听,让阿母看看有没有伤着。”那屋子里的女人慌忙说道。

    “阿母,我没事,多亏了那位公子,要不是他今日相救,恐怕允儿就真的被人欺负了”蔡允儿说道。

    “救你的人呢?可要好好的感谢人家”那屋子里的女人说道。

    蔡允儿的声音传道:“阿母,他们是前来祭拜先君的,此时就在咱们院子里。”

    “你这孩子,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先说一声,快,带我去谢谢人家”随着责备的声音传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妇人走了出来,她一身素装,未施粉黛,但苏华却一眼认出了她。

    多年未变,只是当年的一头青丝,已有几缕变成了白色,不过三十出头的年岁,却已露出老态了。

    那妇人抬头看向来人,当看清苏华的容貌时却已然呆住,久久说不出话,且神情渐渐激动起来,双手微微抬起,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她站在屋门前,缓缓的走向苏华,眼眶中不自觉涌出一股热泪,直到她走的近了一些,再仔细打量着苏华的面孔时,才用颤颤巍巍的声音问道:“是华儿吗?”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苏华轻轻的跪了下来,或许这是他这两世为人中仅有的下跪吧

    他带着愧疚的心情与原主残存的意念交织在一起,心中的思念之情,若一口喷涌而出的泉水,宣泄而出。

    “华儿”这妇人一把将苏华搂入怀中,轻声的哭泣着,她这一生唯一的牵挂,就是自己的儿子苏华。

    她的人生自先君过世以后就彻底凋零了,她在这个世上,没有了父母族人,唯一的亲人就是她的骨血,而她正是苏华的生母,伊国先君的蔡姬-蔡盈。

    场中的众人都不敢打扰这母子二人的相聚,就连蔡允儿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懵了。

    直到此刻她才明白那个让义母心心念念的人就在眼前,也正是为了这个人,才让义母狠下心来,孤身一人生活在这英陵旁边,常年与亡魂做伴。

    想到这儿,蔡允儿忍不住小声哭了起来。

    蔡姬与苏华相拥而泣了好大一会儿,待两人平复了心情,蔡姬才从欢喜中惊醒过来,忙问道:“华儿,你此次可是犯了什么过错?怎会来英陵?莫不是国君让你来陪我守陵?”

    苏华缓缓站起,拉着蔡姬的手,轻轻安抚道:“母亲放心,此番我来中都是有要事要办,只不过眼下诸事办完,特来英陵看望母亲”

    蔡姬听到苏华这样一说,才将刚刚揪起的心放下。

    苏华打量着简陋的院子,不忍说道:“母亲,您是先君的姬妾,如今为先君守陵,怎么住的如此简陋,国君没有派人安排吗?”

    苏华不问还好,一问此处,蔡允儿就擦干泪痕,怒气冲冲的说道:“那国君看似好说话,每年来英陵祭拜时也来看望阿母,可那君后却着实的咄咄逼人,每次国君要恩赏阿母,都被那君后以各种理由搪塞,好在阿母从未因此生气过,凡事亲力亲为,洗衣做饭、修理房屋、开垦田地、饲养家禽……”

    “够了,允儿,你去烧些饭菜吧。”蔡盈打断了蔡允儿的话,对着苏华说道:“中午就在这用饭吧。”说着就拉着苏华走进了内屋。

    蔡允儿被蔡姬训斥了两句,气鼓鼓的跺了跺脚,去厨房烧饭了。

    苏华看着离去的蔡允儿,不由得询问蔡盈道:“母亲,这少女是谁?我怎不知我还有一个义妹?”

    苏华的疑问让蔡盈一笑道:“这丫头乃是我那侍女的女儿,那些年我在宫中尚不安稳,便想着不能连累身边的人,就将身边的仆人侍女尽数遣散,让他们各奔前程。

    而这剩下的两个侍女都与我一样是苦命的人,后来到了年岁,我就将她们体贴的嫁了人。

    只是没成想,后来我来到这英陵守陵,曾经服侍我的那个侍女突然来找到我,让我收留她的年幼的女儿,我瞧着她的样子应是家中惹了祸事,不想连累女儿,我这心一软,就应了下来。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侍女的夫家出了事,她也受到波及,再后来,我只知道她们一家子被流放到了伊国北部的宣城,修筑星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