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北伐序曲(上)

    次日天色还未亮起,苏华就从温柔乡中起来,美人酣睡,娇躯犹如温玉,苏华虽不舍得,却又不得不起身做事。

    战事将起,留给他整理事务的时间已是不多,身为一个男人,自然想在温柔乡中拥抱娇躯美人不理俗世,可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这么做,至少在天下未安定之前还不能这么做。

    出了昭月殿,苏华直奔议政殿去,眼下的伊南不太平,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

    先是伊西勾结灿国攻陷了伊国中都,其次是被苏华下令割舌的纪国使臣,这也算是和纪国交了恶,如今又因为萧垣的缘故,得罪了渝州萧家,等于间接得罪了梁国。

    一时间,弱小的伊南却已招惹了三个实力强大的封国,分别是与伊西勾结的灿国,琼国的封国纪国,萧家为首的梁国,这三个封国随便一个,只要倾尽全力,都能覆灭弱小的伊南。

    来到议政殿,朝臣们都已经静候多时。

    苏华垂坐君位之上,伊南的文武臣属纷纷参拜行礼道:“君上万年。”

    “平身吧”苏华说完就问向大都督胡不为道:“大都督,各军情况如何?是否能保证出征事宜”

    胡不为走出队列道:“君上,三大军团编制已满,总共一万五千人。

    近些时日又招募新丁三千五百人交由团练使杜将军训练。

    另外新组建的骑兵队伍也已集结完毕,此次新编骑兵队伍共计五千人,征调战马一万匹用以大军供应,此次可供大军出征的将士共计两万三千人,运送粮草的农夫民力已征调一万人,各种资重车辆两千余架。

    另外为防止我军出征后南都城守备空虚,臣恳请君上再行招募两万新兵,其中抽调五千新兵和刚招募的三千五百人汇总在一起共计八千五百人守备南都,而另外一万五千人分别驻守正在修建的南川城和蛮石重镇,以防不测。”

    苏华点点头道:“准!新兵招募与训练刻不容缓,当务必认真对待。”

    “臣遵旨”大都督胡不为,团练使杜鹏回道。

    苏华又问向司农陈宇道:“粮草是否有问题,能否保证大军的供应”

    司农陈宇一脸苦涩的说道:“启禀君上,我伊南久经战事,国库之中早已没了余粮,幸亏司商大人这些时日从他国高价收买了一些粮草,可这些粮草也仅仅维持大军一个月的用度。”

    “一个月”苏华不由皱起眉头道:“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大军三个月内没有粮草的忧虑,不管你们想什么办法,必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再筹措两个月的粮草”

    “是”司农摇摇头,无奈的退回队列之内。

    “数日后我率部出征,皆时国中之事由各司主事大臣商议决定,若是紧急的事情将议定内容快马飞报给我,若是不着急等我回宫后再行处理”苏华接着说道:“南川与蛮石两城的建设事宜要抓紧时间,有什么问题及早告知我”

    司器曹钢忙出列说道:“君上,臣下正有要事禀报,事关南川蛮石两城的建造,除却拨付的两百万钱外,还急需精通土方建造的匠人至少五千人,同时精通冶炼矿石,锻造甲胄的匠人也急需两千多人,望君上予以协调,只是如此之多的匠人,后勤保障和管理还需要君上加派人手监管,我司器属人手已严重不足。”

    苏华闻言静思片刻说道:“我决定在司器属所管辖的职司内新增一个部门,名为匠作署,匠作署的主管称匠作使,其主要负责招募天下的匠人,同时记录名册,考评技能的能力和技能等级,根据技能高低授予职衔,职衔最高者可授予与军爵相等的地位,我打算通过这种办法来提高匠人们的地位,吸纳全天下精于技巧的能工巧匠来我伊南,具体办法曹司器你下去和部属们好好商议一下,并且推荐一份名册给我。”

    苏华的话让司器曹钢激动不已,忙跪下说道:“君上圣明啊,臣为天下微薄的匠人们叩谢君上天恩!”这个抡锤几十载的老匠人双眼通红,热泪盈眶,他几乎是毫无保留的重重的扣在地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

    苏华不忍忙道:“凡为我伊南奉献之人,我必不亏待。”

    司农陈宇看着苏华与司器曹钢对话,最终还是出列说道:“君上大力提高匠人的地位,臣本是无可厚非,只是农事乃百姓生存之根基,若人人都去学习奇淫技巧致使农事荒废这于国无利啊。”

    苏华微微一笑,对于司农陈宇的建议,他自然明白,但对于正处在变革的伊南而言,必须走在列国的最前面,而如果单纯的靠传统的人力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只有将研发优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工业技术,才能保证伊南永远立于列国之中不败。

    当然了,太高的技术水平,苏华也不会,毕竟前一世的他只是一个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冷血杀手。

    尽管如此,他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像玩游戏一般,科技树点歪了,那么只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厄运。

    他能做的就是大力推进和发掘匠人们的思维和智慧,千万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也因为如此苏华才下定决心要提高匠人的社会地位。

    苏华看着司农陈宇说道:“陈司农不用过于担心,从事农桑的百姓还是很多的,必定精通匠作之事岂非一朝一夕就能会的,更何况,匠人们的技能高了,也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要知道早在六百多年前灌溉农田全看苍天的脸色,而到了三百多年后,灌溉农田也可以依靠勤劳打井水进行灌溉。

    而今列国中兴修水利,修建水渠的也不在少数,更是听闻梁国中有匠作大师打造水车用于灌溉农田,以此来减少了农人的体力,由此可见,匠人的技巧的确可以增强国力。”

    苏华的话让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