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3章 伊东沃土(3)

    “这…”苏平迟疑不决,俞为民见之,心头叹息,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逃避又能如何?不过一战而已。

    “哼,我伊南封君实乃千古第一贤明之君, 继位以来,斩奸臣,除世家,修律法,重民生,免徭赋,扫蛮疆。

    此番伊西之君,弑杀国君,篡位自立,更引得灿军入我伊国,杀我伊人,焚我中都,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也唯有我伊南主上,吊民伐罪,解民倒悬,为国君复仇,驱除灿军,匡扶社稷,尔等伊东之人坐拥六百里山河,数万大军,却按兵不动,欲做那隔岸光火,螳螂捕蝉之举。

    试问!伊东朝堂之上的满朝臣工,封君大人,这就是同为袍泽的伊东人做的事情?”贾煜雷鸣一般的声音在殿中响起,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一种屈诉,也似那心中燃烧的怒火。

    苏平尴尬的轻咳一声道:“此番,我伊东也有难言之隐,并未第一时间没有出兵援助伊南,同为伊人,自当为国为民,此事之后,本君已然剥斥了最初领军出征的尚征将军了....”

    “君上,无须在为此事解释”俞为民制止了封君苏平的话,看了一眼贾煜说道:“伊南大军如今既然已经开拔到了东都城下,想来也不是听我们伊东说上两句道歉的话就能退兵的,如此一来,计较这些就没有任何意义,不若早早回去各自准备一番,真刀真枪的打上一次,也省的彼此之间磨嘴皮子”

    “哈哈哈哈,好一个为国为民的伊东,好一个真刀真枪的俞大人,贾某真是领教了”说着就冲着伊东封君苏平拱手说道:“封君大人,此番我来,我等乃是代表我主君上来此,问封君大人一件事?”

    “什么事需要贵使带三万大军来相问?”俞为民问道。

    “我伊国惨遭灿国兵乱,山河破碎,国君又被伊西忤逆之君屠戮,值此时节,国君之位空悬,按我伊国法理,传长不传幼,国君之位当由封君大人继承,可是,我伊国遭逢大难之时,伊东封君并未派遣一兵一卒出伊东之土,反而是我伊南之君率军力挽狂澜,收拾山河人心,如此,竟也不知究竟由何人承袭这国君之位,故而我主君上让我来此问一问封君大人之意!”

    “这…”苏平迟疑不决,也不知当如何作答。

    司农俞为民见到君上犹豫,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他担心自己说错话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可事已至此,岂能是逃避就能解决的?

    哎,君上这性格秉性于伊东而言非常不妙,念及于此,他冷冷一笑冲着贾煜说道:

    “贾大人,既然都知道法理,那为何还要多此一问,无非就是尔等封君想要国君宝位而已,还来这里假惺惺,故作姿态,实属没有这个必要,这国君之位,姑且让与伊南封君也无妨。

    “相让?笑话”贾煜嘲笑道:“俞大人,这宝位若封君大人想要,只管率领大军西进中都与我主君上商议,以我主君上的性格,定会尊敬兄长,奉迎兄长嗣位大宝!”

    “贾大人,若是此来东都为了嘲笑我伊东君臣,就大可不必了,咱们还是言归正传,伊南大军如何才能退兵?”俞为民针锋相对,直接明言。

    “我说的很明白了,若是封君大人想要国君宝位就请去中都与我君上商议!”贾煜再次复述一遍,说着还冲苏平行揖礼。

    “国君之位,我本就不愿争夺的”苏平有些犹豫的说道,眼神不忘看向俞为民。

    “呵呵,封君大人当真无心此位?”贾煜连声追问。

    “千真万确的”苏平点头说道,几曾何时他竟会被一外臣咄咄相逼,一时间脸色有些羞红。

    “哈哈,既然如此,那就恭请封君大人亲赴中都,朝拜我伊国新任国君吧!”

    “这...新任国君...中都遥遥千里,本君,本君恐不能力行...”苏华不是傻子,恐怕刚一出城门就会沦为伊南的俘虏了。

    “哼,封君大人,我伊国正值破而后立的时候,先前国难之时伊东不出手援助罢了,如今既已放弃国君之位,就应当朝拜新君,可是却又拒不朝拜,是何道理?莫非伊东想要脱离伊国,自立门户不成?”贾煜的话厉声呵斥,在这殿中响彻,群臣沉默不语,看向苏平。

    苏平再度看向俞为民,希望帮自己化解危机,可是俞为民却并未接话,只好回道:“这...且容本君想想,贵使舟车劳顿,先在我东都内好好休息一番”

    “不必了,我等回城外静候封君大人的消息吧,告辞!”贾煜挥袖而去,王行却紧随其后。

    贾煜一行人离开大殿,苏平不由捏了一把冷汗,面对贾煜的咄咄逼问,他不由有些畏惧。

    司农俞为民看着贾煜等人离去的背影,方才长叹道:“君上,此乃伊南人的阳谋之计,这国君之位,无论君上让与不让,这中都城都必须要去,而若去,君上定会身陷囹圄,我伊东社稷必遭倾覆之危。”

    “难道真的没有半分挽回的余地”苏平仍旧抱有一丝奢望。

    “君上,末将原率领城中兵将,死守东都!”大将军崔炳出列,有些沙哑的说道。

    “无济于事的,我主君上打从放弃国君之位起,就已经败了,如果伊南封君苏华登顶国君之位,再召君上前往中都当如何?

    还不去嘛?到那时便是不遵令旨,既不尊国君之令,一封敕令便能攻我东都,届时伊南有了出师之名,占了大义。

    我伊东百姓也会认为君上不尊伊国国君,忤逆叛变,定会失去民心,东都沦落不过朝夕之间的事情。”

    “那依司农之意,当如何应对?”苏平闻言心凉了半截。

    俞为民摇头不已:“无非有二,一便是君上前往中都,我伊东臣服伊国宗主,待日后徐图机会,东山再起。二便是君上动员东都百姓,拼死一战,同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