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5章 孤军行陌路

    伊国北境都城

    从柳玄忠围攻宣都,揭开宣都防守之战的序幕,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日,这三十日日的光景里,灿军如同凶恶的猛虎一般,从未停下进攻的脚步去修整疲惫的队伍,凌厉的攻势,几乎每日都从天色微微泛白开始,一直持续到夜色降临为止。

    在这三十日的日夜里,更有两个夜晚,柳玄忠组织敢死之士对宣都城发动夜袭,所幸的是这些时日里,宣都城上的军士们都吃住在城墙上,未曾有过一刻放松。

    三十个日日夜夜的交战,双方的将士们早已杀红了眼,身体早已麻木不堪,只剩下机械式的动作,完成着脑海中最后的杀戮指令,当鲜血飞溅而出,脆弱的灵魂方才得到解脱。

    这一战,宣都城可谓是付出了极重的代价,早在三十日前,还是生龙活虎的五千白衣卫,时至今日,仅剩下三百残兵,而城外围攻的灿国大军,也是折损过半,仅剩半数不到的军力。

    而当初为了动员城内的青壮防守宣都,一共招募了五千青壮上城防守,他们大多来自于各行各业,都未曾接受过军事训练,毫无技击之能,虽然拿起了刀枪,穿上了甲胄,却依旧改变不了畏惧的模样,而让这种青壮登城防守,基本上成为了消耗品,仅仅二十日的功夫了这些青壮便死伤殆尽,仅剩下的百多人,也成为了行尸走肉,早已被冷酷无情的战争给摧残的没了生气。

    宣都城上的血,早在这二十日里汇成了小溪,顺着排水槽,侵染了每一处城墙,但凡是个人都看的出来,若是再无奇迹发生,今日,宣都城十有八九便会沦陷。

    可时至今日,北方仍然没有书信回传,而南方也同样没有消息送回,仿佛这一刻的宣都城已被众人遗忘。

    “也许是因为宣都城被围困,消息闭塞,才导致邺城与洛城的消息无法传回来吧”苏华心中暗想着,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就如同他一如既往的相信他的将军们会为他带来凯旋一样。

    苏华忍着身上的刀伤,扶着城头看向城外的灿国大军正在组织密集的进攻方阵,一股无力感逐渐袭上心头,他回头看向身后满是伤痕的白衣卫,又看向那些满脸悲壮,已然丧失信心的宣都城青壮,这一刻,似乎已至绝境,该如何绝处逢生呢?苏华陷入了沉思。

    眼看灿军又要扑来,身负重伤的范隐走到苏华的身前说道:

    “君上,您带人从南城门走吧,去中都,只要有您在,则伊国就在!”

    范隐的话却是让苏华摇头否决,可片刻后,苏华似乎被他这句话勾起了一丝想法,仿佛想到了什么,片刻过后,方才拒绝道:

    “若宣都沦陷,我去往中都又能如何?难不成让宣都重蹈昔日中都的覆辙嘛?”

    苏华回身,紧握着手中的长刀,看着这些时日里,与自己浴血奋战的袍泽们,高声喊道:“伊国的英雄们!我是伊国的国君苏华,我在这里告诉你们,我苏华不是苏平,更不是苏青,我苏华是伊国的君上,是守护伊土,守护伊人的国君,若是任何人想要消灭伊国,亡我伊人,必须从我的身躯上踏过去!”说着,他重重的高举自己的臂膀,高呼道:

    “凡辱我云州伊人者,我苏华必斩之!”

    苏华的话在城头上响彻着,那嘹亮的声音,让所有听到的伊国将士们为之动容,这或许才是明君该有的样子吧,所谓,国之君,便是国的魂魄所在,只要以身作则,便是一群羊羔,也被为狼头,带领成威武不屈之师。

    便在这时,从城下缓缓走上来一大群人,这些人不过是些城中的百姓,他们纷纷结伴走上城头,走在最前面的老者却是率先开口,叹了一声:

    “君上以万金之躯,护卫伊国社稷,乃百年来第一人也,我伊国有您这样的君上,实乃我伊国百姓之福啊!”

    苏华看向来人,满脸疑惑,而恰在这时,总治俞为民才杵着拐杖,从人群之中缓缓走了出来,因为他的腿脚不好,所以动作要慢上很多,在他的身后,同样还有一群穿着官服的老者。

    这群人大都白发苍苍,约摸着应当是花甲之年,而这队伍之中还有一些年岁稚嫩的幼童,和一些穿着朴素的妇孺,这么一支奇怪的队伍,约有三五千之众,且他们各个都带有刀枪。

    刀是自家的砍柴刀,镰刀和菜刀,枪则是木棍削尖,或是农家人的三尖叉,耙子、锄头等等。

    看着他们这些人的到来,苏华的内心莫名的一阵感触,一股子酸意险些从心底里被释放出来,好在他强压下心头的情感,才不至于流露出来。

    总治俞为民走到苏华的身前说道:

    “老臣奉命动员宣都城百姓共同守卫我宣都城,前番招募青壮五千人,且这五千人中大都以匠人为主,我宣都城虽为伊国之都,但根基浅薄,去年时方遭兵祸,时至今岁时,城中共有民户不足五万,这五万户中,又多以匠人居多,如今家家皆有青壮战死,户户皆有招魂帆随风而舞,可悲我伊人之都,早已没了青壮之资,护卫国都。”

    他说到此处,情绪有些哽噎,饱含热泪的看向苏华道:

    “然我伊人,铮铮铁骨,与那灿国有着血海深仇,这仇恨,不报不休,今日,老臣共招募三千白头翁,两千妇孺,一千稚童,共计六千人,这乃是我城中最后一批,愿意出战之卒,老臣愿带领总治府官员一起,誓与宣都城共存亡!”

    “愿与宣都城共存亡”数千人齐声回应,这些人或为人老父,或为人子女,或为人妻妇,单这声势就颇多可怜。

    苏华看着他们,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这心头一个劲儿的喊着:

    “不可啊,不可啊,怎能让他们来送命?”他心有不忍,自己身为国君,为的不就是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