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8章 开源之策

    如今的伊国,在苏华的谆谆教导之下,依靠最为原始的工业基础,打造出大量优质于这个时代的甲胄、军械,器具等等一切,而这都出自于大量的匠人之手,但是伊国并不是盛产匠人,这些匠人都是因为伊国重匠的政策下,吸引和招募来的,亦或者通过奴隶贸易得来的。

    在其他列国都习以为常,犹如蝼蚁的匠人,转身来到伊国,反而成为了香饽饽,这件事的本事足以说明,伊国的人力短缺,人才稀缺,从而拖累伊国发展的脚步,而想要迈开步子发展起来,既要与时间赛跑,又得弥补人才短缺的漏洞,如此才能在这浩荡的乱世之中存活下来。

    可如今的情况是,天下的格局已然在变化,根本不给伊国时间去闷头发展,眼下只有借此机会,借道琼国,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琼都,亡了琼国,打通云州要道,而响应陈国公勤王手札,不失为一个妙计。

    这本就是苏华谋划好的一步棋,苏华也一直在等着这样一个合适的离由的机会,如今似乎到了千载难逢的时刻,只是这个时间来的太过仓促而已。

    殿中臣子们的争论似乎也有了些眉目。

    “怎么样,算出来大概的数目了吗?”苏华正视殿中诸臣。

    首先工部部首出列,拱手说道:“君上,臣已与大都督,军务大臣商议过了,此番出征灭琼,需出兵三十万,所需军械、甲胄府库之中仍需十万,所需耗损,约八百万钱,这还不算弓弩箭矢、战车巨弩的造价”

    “为何如此耗损如此之高?”苏华有些震惊。

    “君上有所不知,如今宣都城外,现有工坊六百座,再建工坊两百座,民间商贾工坊五百座,除去我工部工坊以外,大量的军械、战车、甲胄都需这些商贾分包加工,如此才能加大产量,满足大军的需求,虽说价钱压到了极致,可这造价却是抵不住数量的众多...”

    “此事,我知道了”苏华无力的回了一句。

    工部部首曹钢躬身退下,户部部首马文斌却上前说道:

    “君上,此次出征,除却工部的损耗,还包括将士们的军饷、抚恤金、军爵封赏、其次还包括出征携带的粮草等,耗费之资最少六百万钱,而府库之中,除灿、琼两国的赔款外,仅剩六百万钱”

    苏华闻言,不由得有些伤神,终归是一场大战,一场寒, 穷字似乎刻到了伊国的骨子里了。

    “应该怎么办呢?”苏华愁容苦思,之前有万宝楼扶持伊国,如今帝都沦陷,天子蒙尘,万宝楼的主人,翠玲公主成了陈国的人质,单凭竹掌柜的威信,调拨四州的财富,扶持伊国已是极限,但战争自古是个吞金兽,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除了万宝楼可以借些钱扶植伊国以外,再无他家,如今面临如此窘迫之境,还有哪家的大户可以借钱呢?

    “难不成提高征税?”苏华想了想,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可不想当暴君,搞得民不聊生,为人民唾弃,可是如果不用征税的方式那应该怎么办呢?

    “哎,有了,干嘛要征税呢,借不就成了,把征改成借!对,就这么办!”苏华心中似乎有了主意,不由得开口说道:“户部部首”

    “臣在”马文斌上前一步,看向苏华。

    “本君有意,筹建钱庄”苏华开口说道。

    “钱庄?那是何物?”马文斌满脸惊愕。

    苏华苦思半天道:“怎么解释呢,就好比,我有闲钱,大概有一千钱,但是呢,放到家里呢,它不会变多,还要担心它丢失,或者被人偷走。

    但是呢,如果有一天, 有了钱庄,我可以将这些钱存到钱庄,而且钱庄还会给这些存钱的人利息,让他们存钱的同时还能挣钱,而他们存到钱庄的钱,只要维持一定的基数不变,那么不管是我伊国急需用钱,还是放贷给那些缺乏资金的商贾们,都是稳妥的好办法”

    “君上所言,可是放高利贷?”马文斌似乎想到了一个熟悉的词汇。

    “也不算是,这种办法是合理合法的,既然可以明面的挣钱,又何必去借,去抢呢?要心甘情愿的让家有余财的人,将他们的钱存到钱庄才是,这样一来,我伊国也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苏华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对于即将爆发的战争,还可以开放战争债卷,什么是债卷呢?就好比商人做买卖,买卖嘛,有挣就有赔,如果有人买了咱们的战争债券,就只能跟咱们伊国绑在了一起,战争如果胜了,那么他们就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红利,比如缴获的大量的物资,他们可以用债券去置换,若是大的商贾,购买的债券多,还能兑换占领土地的田产,矿产,如此一来,我伊国的资金就活络起来,经济也不至于完全依靠微弱的赋税,如此开源,则我伊国不至于被经济束缚,无法放开手脚,全力发展”

    苏华的这一席话,不仅户部部首马文斌听的云里雾里,这殿中大数人都没听明白,不过他们听不明白,但是有两个人却是一听,就明白了苏华的意思,而这两人就是贾煜和林宵。

    “开设钱庄” 贾煜一脸沉思,而林宵却是一脸笑意,最后两人意味深长的对视一眼,显然是明悟了其中的关键与利弊。这计策好似一柄双刃剑,用的好,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伊国开源,可如果用得不好,则会成为摧毁伊国经济的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