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5章 蔡坤慕官

    朝会结束后,司农郭宝,司兵曹平俩人出了殿门,便并肩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皆在谈论着司刑王昆的愚钝和蠢笨,也正因为王昆的作茧自缚,让郭宝看到扩大势力的机会,而两人也正在绸缪,怎么将司刑的主位,笼络到自己的一方,而当两人正说到兴头时,身后却响起一道突兀的声音:

    “司农大人,请留步”

    司农郭宝回头看去,发现是说话之人竟是典狱使蔡坤,不由得眉头一皱,可片刻后,却露出笑容道:“这不是蔡大人嘛,不知有何指教?”

    “不敢当,司农大人,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典狱使蔡坤小声说着,伸手示意司农郭宝到一处阴暗的墙角。

    “既然司农大人有事,在下便先走一步了,告辞”司兵曹平见状,拱手告辞。

    两人辞别了司兵,漫步到墙角处,对于蔡坤,人人都知道他是司刑王昆的高徒,只是不知他来寻自己有何事,莫非相求自己,去救他师傅王昆?郭宝心中想着,不由得看向蔡坤。

    蔡坤先是恭敬的冲着郭宝作揖行礼,随后说道:“郭大人,蔡某有一事相求”

    “可是为了你那师父?”郭宝冷冷一哼问道。

    听到郭宝冷漠的声音,忙解释道:“郭大人误会了,下官并非是为了王昆,而是另有他事相求”

    “哦?不是为了王昆?那我倒是好奇了,除了你师父王昆,你有何事可以求到我的身上?且说来听听。”郭宝听到不是为了王昆,冰冷的脸色才有所好转。

    蔡坤微微一笑道:“如今王昆入狱,司刑之位空悬,下官不才,想请司农大人,在君上面前美言两句...”

    “哦?啊,原来是这件事啊?哈哈哈哈”郭宝闻听此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外人皆言,这蔡坤对于王昆这个师父,视若生父,凡事毕恭毕敬,好生侍奉,想不到,今日王昆才刚刚落狱,他的高徒就来索取官位,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徒弟啊,不过刚刚还在想着让何人上位,成为新任的司刑,如今这蔡绅不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吗?不过嘛,嘿嘿,他总得做些什么,表露一下决心,比如,杀了王昆?一想到这儿,郭宝的笑声更加的爽朗。

    看着郭宝如此爽朗的笑容,蔡坤尴尬的赔笑着,而时间仿佛凝固在了这一刻,好似这世间最大的讽刺正在两人中间巧妙的上演着。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诚不我欺,实乃至理名言。

    琼国司刑衙内的监牢内,一身囚服的王昆步履蹒跚的走进了这所曾经无数次踏足过的监牢,而如今,却是身份发生了转换。

    “王兄,你这是..”林昀看见王昆的样子,有些错愕,不由得上前问道:“可是今日谏言触怒了君上?”

    “哎,君上已不听忠言,借路一事已成定局”王昆无奈的叹息道。

    “王兄,何苦呢,明知君上已然不会改变初衷,又何必直言上谏”林昀有些为王昆感到惋惜。

    “身为臣子,若是明知君上有过失而不指责,那臣子的本分又在哪里呢?”王昆并不认为自己的举措是错的。

    事到如今,两人都身陷囹圄,本应愁眉苦脸,然后两人相视之后,却露出一丝苦笑。

    林昀取出尚未饮完的酒水道:“来吧,这是我留下准备用刑之日饮用的,如今我便用这剩下的酒水,为你接风洗尘吧”

    “好”王昆没有拒绝,欣然接受了林昀倒出的酒水。

    两人举杯相碰,一饮而尽,似乎在为彼此送行,又似乎在为憋闷的抱负找一个安慰,相互慰藉。

    本有许多话要倾诉,可当饮尽碗中的酒水后,却又变得无话可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或许就是眼下的写照吧。

    “踏踏踏”琐碎的脚步声响起,将沉闷的气氛打破,一个熟悉的人却是笑嘻嘻的走到王昆的身前道:“师父,您这又是何必呢?”

    王昆看着来人,方才说道:“身为人臣,自当忠君爱国,若是一个个都畏惧权贵,贪生怕死,无人敢仗义执言,那么迟早是要亡国的”

    “师父说的道理或许是对的,可是也要分人,咱们的这位君上,并不是个善于纳谏之人,他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玩弄权谋,把持权力罢了,像您一般的直臣,屡次直言上谏,若非是王家的出身,恐怕早就被君上杀了”蔡坤略带惋惜的说道。

    “哼,古有杀身成仁的道理,既然我无法叫醒君上,那便用我王昆的血来浇醒他吧”王昆则大义凛然的说道。

    “师父啊师父,哎,依着徒弟来看,您这是好日子过惯了,也罢,便过上些清苦日子吧”说着,他就冲着身旁的典狱官说道:

    “将他们二人分开关押,还有一事你要记得,他们二人是罪人,不是客人,什么时候咱们琼国的监牢里,能饮酒吃肉了?这规矩不好,得改一改了”

    “是、下官这就去办”监牢的典狱官闻言一愣,随后忙回着话。

    “师父啊,您老人家这几日就冷静一番,仔细想想徒弟说的话”蔡坤说完,一挥袖子便转身离去。

    看着蔡坤的背影,王昆这才发现,昔日里犹如亲子一般的徒弟,竟然会如此对待自己,不由得长叹一声,感叹人走茶凉的凄楚之感。

    而林昀却是开口说道:“自古落寞之时,最能看透人心,你的这位高徒啊,怕是已经变了心,而你却不知啊”

    “蔡坤这孩子,心地是好的,只可惜,最终还是误入歧途了”一声长叹,道出了王昆此刻的无奈与辛酸。

    随着琼国借路一事得到琼国君臣的首肯后,伊国使臣便马不停蹄的回了宣都,将琼国君臣商议的结果回禀国君苏华。

    苏华在接到使臣的消息后,莫名的一阵感叹,当琼国同意借路的那一刻开始,重生以来第一次覆灭列国之战也终于将要打响,而从这一刻开始,伊国也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了彻底吞并琼国,伊国国君苏华早已下定决心,积极筹备,倾全国之力,彻底扫清北疆的阻碍,打通通往中原的通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