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4章 贪婪之心与强国之志

    郭宝出了宫苑便直接归了家,这一路上,他无不想着曹平的话,心头一阵畏惧。

    这都城的形势竟然比自己预料的还要危险,不足两万的守军就算加上一万宿卫,也不过三万人出头,而强征青壮上城防守,不仅不会提高战力,反而会造成士气的低迷,对于防守相当的不利。

    就在他焦躁不安之时,守门的管事匆匆来报,说门外有人自称是老爷的故人前来求见。

    “故人?哪里来的故人”郭宝起初有些疑惑,突然想到了什么,忙吩咐官家将人请来。

    不多时,几人走了进来,其中两人则各自捧着一口黑匣子。

    “郭大人”其中一人走到郭宝身前拱手行礼,这几人都是些中年人,前些时日正是这几人来拜访过郭宝。

    “你们来了,坐”郭宝示意这来人坐下,为首之人才落下说话。

    “说吧,这回有什么事”郭宝有些好奇此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来人呵呵一笑,示意身后的两人将捧着的黑匣子放下,然后说道:“听闻郭大人速来好玉璧,我这人正好手中有一对吞云玉璧,其形酷似飞龙吞云,非常神奇”说着便命人打开黑匣子。

    两口黑匣子一打开,里面便露出两个玉璧,形状呈圆形,圆形的周围有云纹以及各种猛兽的雕饰,而这云纹中间竟然藏有龙身隐没于其中,当真是奇幻无比。

    郭宝乍一见此宝,当即眼睛就看直了,双手颤颤巍巍的抚摸着晶莹剔透的玉璧,忍不住叹道:“真是巧夺天工的宝物啊,啧啧啧,不过此宝好是好,我却是不敢用啊”

    “哦?郭大人为何如此说?”

    “此玉璧长一尺二寸,又是薄璧,其上有龙行云纹,下有猛兽盘卧,非列国之君不能妄用啊”郭宝满脸可惜的说着,眼神中多是喜爱的神情,若是他私自藏有此宝,那就是逾越,而逾越一旦被人发现,就是死罪。

    “呵呵,我当是何事呢,若是此事,郭大人完全不用担心”来人哈哈一笑道。

    “哦?为何?”

    “此物的确是只有列国封君才可以使用的规制,不过若是郭大人想用,只需要身份匹配不就无忧了嘛”那人轻描淡写的说道。

    “身份匹配?此意何解?”

    “呵呵,想必郭大人已经知道我伊国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了吧”

    “的确”

    “今日前来,特来转告我家主人的话,若是郭大人能够帮助我伊国大军顺利入城,到时候这琼国国君,未尝不能由郭大人来坐,不知郭大人觉着如何?”

    “什么!”郭宝愣住了“国君之位让自己来坐?”

    听到这样的条件,整个人的呼吸也都随之粗喘着,心也随之狂跳不止,列国之君,侯爵之位,尊崇至极。

    看着郭宝面色红润,呼吸加剧的样子,任谁听闻这样的消息都会这样,那人倒也不奇怪,任谁听了这样的消息,都会这样,于是开口道:

    “郭大人这可是一举成君的大好时机,做与不做,您好生考虑,在下先回去了,静候郭大人的回信”

    他知道郭宝需要时间思考,但是他并不担心郭宝会告发自己,对于一个贪婪至极的人来说,万贯家财的终点便是得到世上巅峰的权柄,而封君宝位则是他的不二人选

    …………

    琼都即将危在旦夕,奔走而出的求援使者出了城门就奔赴不同的方向,其中两人出了则直奔灿国而去。

    灿国自战败割地之后,灿国国君尚麟便效仿伊国,变法以图强。

    为了寻求革新之道,他不惜屈尊,多次游访民间,请教隐士高人强大封国的方法,虽然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力在消除弊政,重整灿国国力。

    灿国这些年来一直被权臣黄渊一党把持,国力萎靡,强灿之名也被伊国击败后,荡然无存。

    如今的灿国不过是仰人鼻息下讨生活,毕竟如今的灿国,国土西北部被渝国占据,南部也被伊国人占据,就连当初的散石关也落入了伊国人手中,再无天然的关隘可守。

    这一北一南两国将大军盘踞在灿国国境之内,而灿国再无险关抵御来袭的大军,若是伊国从历城发兵伐灿、一路上只需连克七城,就能兵临灿都。

    身为灿国国君的尚麟甚至考虑过迁都一事,但多番考虑后,却被伊国国君迁都宣都的举措深深折服,人家尚且将都城迁至危险之地,以身御敌于国门之外,自己为何不能?

    满怀信心的尚麟不知不觉间已然将苏华当做了自己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而苏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无不被尚麟拿来研究和学习。

    苏华颁布过的每一条政令,他都反复琢磨和研究,并且效仿他的举措,颁布相似的政令。

    从求贤之策到犒赏三军的奖励之法,从重视匠人,解除匠人奴籍之令到重整邪刀卫,使之重新发挥作用。

    除此之外他还效仿伊国,进行吏治改革,推行以才谋士的办法,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能看到这些年伊国政令的影子。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当以一己之力推进改革时,其阻力之大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因为任何一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的不同,不能生搬硬套,灿国必定横行云州百年,强灿之名并非浪得虚名,其各种社会制度早已完善。

    但伊国不同,伊国的制度是伊南贫弱之时草创的变革之法,并且随着伊南的兵峰所指,一点一点完善起来的,这其中用无数豪门世家子弟的鲜血,染红了伊国森严律法的地基,用无数反对之人的骸骨,修筑了伊国变法图强的信心。

    在苏华的暴力手腕下,硬生生将伊东、伊西、伊南、蛮疆、宣都、宗主国等多个势力凝成了一股绳,并且在苏华的带领下,才有了今日的伊国。

    所以当灿国国君尚麟以一己之力强推变革之法时,却总是遭遇到各种阻力,眼下全靠着尚麟的一力压制才使得灿国没有出现大的乱子,而其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想要做一代有所作为,勤政爱民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