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徐州突围

    江南,真的很强。

    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文化底蕴,江南都拥有和北庭分庭抗礼的底子。

    仅仅是脱离中央管控三个月,江南集团就通过自身的底蕴,发展出了近五十万大军(实数)。

    虽然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县级保安团(乡勇)的水准,因为这些部队的主要兵员都是那些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

    但是拿来接收那些不敢抵抗的城池,他们绝对是绰绰有余。

    甚至后来南下的清军都必须承认,跨过淮河以后的南明,和北方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所以在这场平叛战争中,最重要的绝不是消灭敌方多少部队,而是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南部的核心城市,比如接下来就摆在林哲面前的徐州。

    内战是民族的劫难,一旦旷日持久的打下去,那一家人真的就是再也回不去了。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太平天下,岂容金瓯有缺?!

    所以无论前方是怎样的苦难,林哲都必须咬着牙顶上去。

    天启五年六月初,信王整军十万,包围徐州,兵临城下。

    此时,徐州城的守城主帅依旧是吴文烨,整个徐州城的防守兵力是七万人。

    并且从徐州到扬州,都是江北讨逆军的势力范围,作为江北重镇的扬州,守军则达到了五万人。

    对于常捷军而言,攻城早已经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

    围住城池后,依旧是壕沟围困,依旧是炮台轰击。

    经过一天的轰炸,徐州城多处城墙被轰开了缺口,徐州城两处城门也被炸坏,只剩下了守军在城门内部的临时加固在支撑防御。

    同时在火炮的掩护下,北军有条不紊地摧毁了南军在城外修建的公式,并填埋了护城河与河沟。

    因为吴文烨没有无耻到把百姓送上城墙,所以在晚上的时候,林哲的部队又干起了老本行,在徐州城北部和南部的城墙上开凿炸点,注备炸墙。

    依旧是破晓前夕,北军炸开了徐州城的三段城墙。

    然而在南城,北军爆破队刚刚完成炸墙,烟尘过后,涌出的竟是吴文烨最精锐的一千精骑。

    同时,南城城门洞开,守城南军建制整齐地冲出了城门。

    吴文烨的意图很明显:突围!

    此时,北军的大营和北军的主力都在北方。

    至于南部,只有几百人的明军爆破队和两千多本打算抄后的辽东骑兵。

    突然面对数万甲胄齐全,建制整齐的南军,这点北军根本就挡不住敌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根据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情报,吴文烨已经掌握了信王殿下去年的所有战斗记录。

    在吴文烨看来,信王殿下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经过吴文烨的总结,信王殿下用兵的出神入化主要在于两部分,既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信王殿下本就是个军事天才,不论是战前的排兵布阵,战中的节奏把控,还是战后的后勤补给,小小年纪的信王都能做到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尤其是在战机的把握上,信王殿下都能做到精准的把控,并一击必杀。

    至于外音,则是信王殿下擅长科研创新,愿意吸纳西洋的火器技术。

    据吴文烨所知,不论是燧发枪,炸药还是铁丝网,刺刀,这些东西都是信王殿下花大价钱自己找人研究出来的。

    正是如此,年轻的军事天才搭配上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纵然是五万鞑靼铁骑,栽在信王手下也并不冤屈。

    可天无绝人之路。

    即便如此,吴文烨也并没有对信王直接认输。

    通过对信王殿下的分析,吴文烨也找出了信王的两大破绽。

    1:比起自己的军事天才,信王更愿意相信手中的强大武器。

    2:信王直到现在,都没有打过一场败仗。

    这两大破绽结合在一起,显现出的弱点便是:

    轻敌。

    ...

    吴文烨猜对了。

    对于现在的林哲,他确实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徐州当做一回事。在他眼里,徐州只是临清的翻版。

    因此,林哲对于徐州的作战部署,也都和当年的临清并无二致。

    结果令林哲意想不到的是,吴文烨其实一直都在研究去年的临清之战。

    其次,还记得林哲最开挂的超维间谍吕青吗?

    这一次,同样因为轻敌。吕青并没有进入附近的徐州,而是被派到了扬州和南京。

    因为林哲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速战速决,以致于他还没等打下徐州,眼睛就先盯上了扬州。

    所以,对于吴文烨突然改变的作战部署,林哲并不知情。

    昨天,仅是被大炮轰了一上午,吴文烨就清晰的明白:死守徐州,必死。

    【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徐州城本就是四战之地,很容易被孤立。

    因此吴文烨马上就决定突围,为江北军保留继续作战的种子。

    于是在摸清北军的攻城经验后,吴文烨便等在城墙被炸塌,北军最松懈的的时候,突围!

    这一次突围的兵力,依旧是五万人。所以吴文烨在城内,又留下了两万多弃子。

    正是因为这两万多人一直在城北和北军对峙,才让林哲和常捷军误判了敌人会突围的形势。

    待南方的战报传到北军大营时,林哲最强大的主力已经在北城被守军黏住了。

    虽然大营内还有两三万预备队,但这些人主要是三流的河南地方军和山东地方军,真要是用这些人去追剿,必然被吴文烨那个老狐狸,一个伏击给打崩。

    唉!

    林哲捏紧了拳头,最终只能不甘的承认,自己放跑了整建制撤退的讨逆军。

    对于林哲而言,放跑了吴文烨,便就是此战的战败。

    万一这五万多人南下去打南京呢?

    救国讨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