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章 你就是邓艾

    等何晏行散完,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后了。

    夏侯楙是这间酒肆的常客,何晏像个疯子一样在酒肆顶层撒欢,也没什么人管。

    夏侯楙的父亲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可是封官一直是最前线,夏侯惇受封封高安乡侯,随着曹操不断统一,他的封地越来越多。

    到了建安十三年时,他的食邑高达两千七百户,食邑数量为曹营文武诸将之首,比第二名的万岁亭侯荀彧足足多了七百户,银钱自然不缺。

    夏侯楙靠着钱财开路,在许都认识不少纨绔。每次呼朋唤友,到这顶楼吃酒,何晏也算是其中之一。

    今天,京中纨绔都没出来蹦跶,他只得独自带着何晏下楼。

    下楼时,楼梯上还能看到马匹踩出的印痕,夏侯楙不由咋舌,这间酒肆据说背景极深,也不知道曹无是怎么压服酒肆老板的。

    夏侯楙不敢去见曹丕兄弟,他把何晏送回其母邹氏的别院,然后径自来到了城门处。

    想起曹无说过的话,他咬了咬牙,听说并州那里,南匈奴正在入侵,如果去那当个小兵,应该有仗可以打吧!

    可是犹豫了下,还是没能跨出那一步,又缩回了城里。

    娇生惯养长大的纨绔,让他去做个军中校尉,马上就去了,可是从小兵做起,哪里受得了这份苦楚。

    ……

    北府,出去寻找曹无的奴仆还没回来,貂蝉已经越发着急了。

    诸葛亮和陆逊对视一眼,两个聪明人竟都没想到好办法。

    他们大概猜到曹无被弹劾的理由,可他们也都是能沉得住气的人,没找到幕后是谁,就不能贸然出手反击。

    当日襄阳城中,诸葛亮出手对付司马懿,后来遇到曹无,才知道自己其实打草惊蛇了,以后做事便越发小心。

    貂蝉转了几圈,断然道:“既然此事没有头绪,那边先商议一下小艾徭役的事情。”

    陆逊点头:“解铃还须系铃人,让新野百姓北迁,本也不是仁政,从此处入手,写奏疏陈述利害,让曹……曹丞相把此令收回如何?”

    他差一点就顺口说成曹贼,幸好临时改口,另外两人也没注意。

    诸葛亮道:“这确实是治标治本的办法。如果主公不方便写这奏疏,可以由我写好,让别的官员代为上奏。当初丞相北迁百姓,其实是为南方战事留的后手。万一长江战事不利,就得退守襄阳,襄阳、樊城都是不能丢的,那么新野等地也就成了前线,这才命百姓北迁,以防战乱。可是如今长江战事初定,北迁之事就不重要了,反而会让荆州北部空虚。从这一点入手,必能说服丞相!”

    陆逊目光灼灼:“然也!”

    两人还是第一次同时共事,一拍即合。

    貂蝉却泼了一盆冷水:“你们不了解丞相。我虽然和他直接接触不多,但是这么多年,还是知道他的处事方式的。”

    等二人目光转过来,貂蝉道:“丞相爱才却擅杀,果断却多疑,常笑却易怒。仅靠一个小官上书,说的再对,他也不会承认错误。”

    “这……”

    “我只知道,丞相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我却不知,还有这些事情。”

    两个初出茅庐的谋士,还不知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但却是从善如流,听貂蝉一说,就明白了之前计策的不可行之处。

    只有荀攸这种级别的谋士,才能让曹操承认错误,单纯找个小官上奏,曹操是不可能公开认错的。

    除非曹无亲自出手上奏,不然北迁民众的事,就必须执行下去。

    可曹无一旦出手,就又把自己暴露出来,百官弹劾的事情恐怕会重演。

    三人的商议,又陷入了僵局。

    ……

    恒阶乃是荆州降将,战后随同大军来到许都,临时置办了宅邸。

    后世,曹丕称帝后,恒阶是曹丕最早任命的尚书令,可称隐相,大权在握。能得曹丕看中,他的能力自是不凡。

    现在,他还只是丞相主簿,却因他在荆州素有声明,听说他到了许都,不少京中官员都来拜会。

    此刻他正在屋中见客,忽听小厮禀报,北府将军曹无来访。

    对于这个毁誉参半的北府将军,恒阶有着自己的评价。

    恒阶主持五牙大舰时,和曹无背靠背作战,令狐邵缠斗陈武,恒阶和曹无的两艘五牙大舰都出了死力支援,后来曹无逆行封堵决口,恒阶也跟了上去,这样一算,他和曹无是有过生死交情了。

    他是亲眼看着曹无如何拯救曹军的,不管许都留守的官员如何评价曹无,他对北府将军都是佩服有加。

    听到曹无来了,恒阶连忙请他进来,吩咐完了,却又一拍脑袋,直接站起去迎接。

    曹无牵马进门,把马给了小厮,便见恒阶已经迎了出来。

    曹无握住他的手笑道:“伯绪兄别来无恙!”

    恒阶对他如此熟络的举动有点不太适应,但还是应道:“北府将军别来无恙。”

    两人进了厅堂,曹无才诧异的看到,恒阶府中有客,这客人,曹无也认识。

    恰好是当初百官闹北府之时,领头的毛玠。

    毛玠早就知道来的是曹无,正襟危坐,并不吱声。

    上次北府之行,他虽然认错离开,但他身为大儒,不愿意与曹无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小辈见礼。

    曹无也不在意,大马金刀的盘坐厅中,笑道:“毛军师在此,倒省了我再去跑了。”

    毛玠眼皮颤动,不知道曹无打算做些什么。

    “实不相瞒,二位大儒,我今日来,是有一个能够传世的好东西,想通过你们,广而告之的。”

    听说是传世的东西,恒阶起了兴致,毛玠却还是没什么反应。

    “我北府中人,闲来无事,总结了些故事,我看着不错,便收集起来,想请两位帮忙看看,能不能集合成册,抄录流传十三州?”

    曹无拿出本手抄的册子,笑着递给恒阶。

    恒阶纳闷,什么东西可以传录十三州?

    他接过册子,一看字迹,心中不喜,再看内容,却满是诧异。

    “这是……”

    册子不长,就十几页纸张,每一页只有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