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听到爷爷这么说,在场所有人都莫名感觉心脏一紧,周围的气氛骤然凝固了起来。

    隐隐之间,仿佛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

    这个时候,众人也没了解决九头巨蟒的喜悦。

    随后蓝婆婆等人就跟随爷爷返回了景南镇的院子,开始打听更深层次的秘密。

    ……

    ……

    大运河自景南镇向北,百十里处,又有支流汇聚,同样形成了一座繁华小镇:

    “叫做梧桐镇!”

    与景南镇这边不同的是,梧桐镇这里的支流水量庞大,江面开阔,是大运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因此,除了周围的客商外,本地人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许多附近的村民都驾着小船在这条支流上打鱼,每天都能有不错的收获,可以赚一笔小钱。

    更有幸运的人,偶尔一网的下去,还能捞到沉在大运河底的宝藏,成为本地众多传说中的某一个,为大运河的神秘更添气氛。

    一日,一艘渔船从附近的小林村码头出发,如同离弦之箭那样,很快来到了大运河支流上,在混浊汹涌的江水冲击下,这条小船上下浮沉,似乎有着翻船的趋势。

    但坐在小船里的人,却对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不慌不忙,他们脸色沉静的撒下渔网,随即抛锚,等待渔网落地。就可以查看这次的收获了。

    趁着时间间隙内,孟三柱坐在船头,好整以暇的抽出一支烟,默默的点上,开始喷云吐雾。

    等把这支烟抽了半根后,他看向船尾的大儿子,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说道:

    “孟春,探一探网,看看到底了没有?”

    他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希望这几天的运气能好一些,多打一点鱼,这样的话,就能凑够你上学的学费了。”

    按照道理来讲,梧桐镇这边非常繁华,附近村落的村民想要发财的话,也是有很多门路的,平时可以种地、打鱼,闲下来的时候也可以来梧桐镇这边打零工,总而言之,只要愿意下力气干活,总是可以赚到钱的。

    孟三柱也不是那种好吃懒做之辈,之所以还要带着大儿子外出打渔挣外快,是因为他家情况特殊。

    自从与媳妇结婚后,稍不注意,他媳妇就会立刻怀上孩子,到如今。孟三柱家里还有另外六个孩子嗷嗷待捕,这对于孟三柱来说,就是一种压力了,哪怕他再能干,但想要一拖八,确实有些困难。

    这也是大儿子明明已经考上了大学,但他却凑不够学费的原因。

    对面,大儿子孟青闻言,咧嘴一笑,立刻用力的拉了拉船尾的渔网,决定试探一下动静,看看这次是否有收获。

    结果。几分钟后,孟春眉头皱了皱,就对着孟三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阿爸,渔网倒是已经探底了,但似乎没多少大货,咱们去往去下一处吧。”

    孟春虽然年轻,但跟随孟三柱外出打渔,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经验还算丰富,此刻只是将手掌探入水中,拉了几分钟渔网,就大致能估测出这次的收获了。

    他们这次的运气并不好,渔网中没太多的鱼。

    听到大儿子这么说,孟三柱表情没有太多变化,将手头的这根烟吸干后,立刻与孟春一起把渔网捞了出来。

    果然,他们这次只收获了几条大鱼,数量并不算多,而这也是外出打鱼的常态,不可能每次都满载而归。

    见到这一幕,饶是孟春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他家中贫困,但孟春学习天赋不错,今年高考,他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学校。

    他也深知,只有知识才可以改变命运,还是很希望能在开学前凑够学费的。

    但最近这几天,他跟随孟三柱外出打渔,收获一直都是这么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这让孟青忍不住有些担心,他到底还能不能去上大学了。

    如果不能,那就只能跟随村中的一些长辈外出打工,帮助父亲养活这一大家子了。

    只是,哪怕孟春心情郁闷,但干活却很麻利,他动作利落的将缠在网子上的大鱼们扯了下来,扔到船舱中。

    就在这个时候,孟春将最后一条鲤鱼摘下,就准备收拾下渔网,却发现在以往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竟然缠着一个略显惠普的小包。

    这个小包个头并不大,只有正常人的拳头大小,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的,埋在水中竟然还没有腐烂。

    这么想着,孟春没有犹豫,将这个小包一把捏在了手中。

    随后,他的脸上出现了惊讶的表情。

    因为,这个灰色小包竟然沉甸甸的,随着他这么一捏,里面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