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9章 共同关联

    “看到什么了,这么认真?”

    蒋丽丽已经看完另一处的报纸,见我一直盯着两张报纸来回看,感觉好奇,就过来问了一句。

    “丽丽姐你看,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我把自己看到的异常之处点给她看。

    “确实,明明两份报纸印刷的时间都隔了一星期,却依旧拿同样的内容刊登,这样的话,应该能算是新闻事故了吧?”

    毕竟是一份面向全国的报纸,新闻本身就带有严谨性,在正式刊印前,肯定要经过几道校对,确认无误后才会印发。

    那报社的人,怎么都不可能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

    除非,是他们故意放任这个错误不改。

    “找找还有没有《新市晚报》。”

    我们四个人是分开查看报纸的,也就是每个人负责看几份报纸,要不是我这边刚好贴了两份《新市晚报》,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看到这个问题。

    毕竟谁能想到这么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会有问题。

    其实有问题的并不是这句话,而是它接连出现了两次。

    如果说这墙上还有另外日期的《新市晚报》,并且上面依然有这么一句话,那问题可真的太大了。

    都说好的不灵坏的灵,确实是这样。

    我跟蒋丽丽很快又找到了两份《新市晚报》,然后不出意外的,又看到了那句莫名其妙的话。

    四份报纸上,出现了一模一样四句话,这已经不是有问题了,而是大大地有问题。

    楚江寻和江延也凑过来了,跟着我们一起看这四份报纸。

    看了几遍之后发现,除了这完全一样的四句话,我们还看到这几份报纸上出现了一个频率很高的地名。

    双阳县。

    这个双阳县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因为每次它出现都是在不同的新闻中。

    不是被报道出了一个养猪能手,就是报道修了几条路等等。

    但是我们已经被那句“天晴了”的话,养出了一点条件反射。

    一旦看到哪里有重复的,就会下意识地去关注一下。

    这关注来关注去,双阳县就这么被关注了出来。

    “这个双阳县,是不是有点特殊啊?”

    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被三番两次地提起?

    正在讨论,我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老板,你还记得吗?那个在饭店吃饭失踪的杜万才,好像就是这个双阳县人?”

    只不过杜万才早年间以收废品起家,天南地北地跑,很多年没有回过双阳县了。

    而且他发财后,就把家安在了新市,开上了豪车,住上了顶级豪宅。

    对于每个从草根一步步走向人上人的富豪来说,自己不怎么光彩的出身,正是他们的禁忌。

    不会喜欢跟人提起,更不会乐意让人记得。

    要不是我们为了寻找线索,对失踪人员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挖地三尺般的收集,恐怕这点小小的祖籍地,也会被遗漏过去。

    我们不是本地人,对这么一个只在背景介绍里出现过名字的小县城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

    要不是我们一次次地在这旧报纸上看到这个一样的地名,恐怕我们也不会记起来。

    楚江寻道:“你漏了一点,这个‘双阳县’如今已经被改成了双阳区,被并入了新市。而同样被并入的,还有一个地方,名叫‘落霞镇’。”

    听着楚江寻的话,我下意识地感觉到这个“落霞镇”有些耳熟,但一时半会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听到过。

    倒是一旁的蒋丽丽提醒了我一下:“那个爬山失踪的女人李瑞雪,她嫁的丈夫老家就是落霞镇的。”

    这七里拐弯的关系,也太让人眼花了吧?

    居然连这一点都查出来了。

    不过,这跟双阳镇,不,双阳区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有些想不明白。

    江延道:“有时候看似没有关联的东西,其实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倒是实话。

    我们从接手这个人口失踪案到现在,查过了很多的资料,也走访了几处跟失踪人员有关的地方,却是一无所获。

    自从我跟着楚江寻他们一起处理灵异事件以来,还是头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有心无力。

    不光是明面上的线索断得一干二净,就连暗地里非人层次的线索,也是一样都没有找到。

    除了我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