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不止一个孩子想读书

    晚上,村里的寡妇程氏过来送菜籽。

    菜籽不多,只有二十来斤。

    就这些,还是四个孩子在山上找了一天的结果。

    小七正在地上拿柳条练习写字。

    程氏的大儿子大鱼已经十五岁,还没上过学,见着小七在地上已经能够歪歪扭扭写出自己的名字,眼里是说不出的羡慕。

    但私塾的束修最便宜也要二两银子一年,不是他们这种穷人家能交得起的。

    娘亲一个人拉扯着他们兄妹四个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颜心看出了孩子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小七有人教读书写字,无疑是幸福的,但村里还有那么多孩子,也想要读书。

    隔壁张家村有一家学堂,是村里一起出钱办的,先生也是村里一起出钱请的。

    所有进入书院之前的启蒙知识,都可以在学堂里学到。

    大鱼咽着唾沫,指指地上的字:“小七,这是谁教你写的?”

    小七笑着仰起头:“辞风哥哥教的。”

    程氏瞪了大鱼一眼,大鱼立马缩着脑袋不再说话。是啊,他们家那么穷,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要养,吃饭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可能还有多余的钱财拿来供他读书。

    程氏接过老太太递过来的六十个铜板,拉着大鱼:“走啦!”

    大鱼这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

    后面的几天,大鱼有事没事就来找小七玩儿,还主动帮他割喂兔子的草,只为了在干完活以后,让小七教他写自己的名字。

    小七干完活,折下两段树枝,带着大鱼蹲在一片泥巴地里,拿树枝在地上歪歪扭扭比划着。

    “大鱼哥哥,你看,这个字念白,就是咱们村里姓氏的那个白。你跟着我写……”

    “好。”

    一旁的大鱼看得神采奕奕,眼睛里面都是对知识的渴望。

    颜心在大门内看着两个人的身影,心中颇为感慨。

    要是杏花村也有学堂就好了。

    大鱼学会了写自己名字,一路小跑着往家里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颜心家院子里来了更多的孩子,有铁叔家里的两个孩子,大鲤鱼和小泥鳅,还有程氏家里剩下的三个孩子,二狗、三花和四水。

    他们都围着小七打转。

    “小七弟弟,你也教教我,我也想学会写自己名字。”

    “对啊,大鱼哥哥那么笨的人都学会了,我肯定也能很快学会。”

    “我娘亲说,我以后是要成为国之栋梁的,所以,我要先从学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十来个小孩子围着小七,七嘴八舌议论着。

    小七理直气壮地叉着腰,对着这群孩子道:“好,你们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

    孩子们瞬间停止交谈,迅速排成一列。

    颜心看到这里,便出门去找族长,想让族长出面,把村西头的那片空地腾出来,作为村里的学堂。

    白嘉木正好过来还书,便跟着颜心一起去。

    “四妹妹,你去找族长做什么?”

    “咱们村里没有学堂,但是想学文化的孩子很多,你说,要是咱们村里有一个自己的学堂该多好?”

    跟在身后的白嘉木若有所思。

    少年强,则国强。

    望峰书院中,饱读圣贤书的人,尚且不一定能领悟这个道理,颜心能够为村里其他的孩子着想,实在是难得。

    二人到了族长家里,族长正在编竹筐。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逐渐变黄,秋收转眼即至,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秋收的工作。

    装稻谷用的箩筐,更是要提前编好。

    见颜心来了,族长抬起头来:“四丫头,找我什么事?”

    “三爷爷,我们家小七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是离咱们村最近的公办学堂,只有张家村有一个。大人来往张家村一趟,尚且需要两个时辰。

    小孩子们两个时辰肯定走不到,去张家村读书不现实。所以,我想问问三爷爷,咱们村能不能也兴办一个自己的学堂?”

    族长停下手中的活:“这个我早就想过。场地倒是不成问题,村西头有一个空旷的广场,到时候我家几个儿子一起出力,搭一个棚子就成。只是……”

    说到这里,他摇摇头,“只是上哪里找教书先生去?隔壁张家村的先生是他们自村的秀才,本村孩子读书只需要交几块腊肉就成,外村的孩子读书,每年要收一两银子。

    同理,咱们村到目前为止,还没出过秀才。上外村请先生,恐怕得花上不少银子。现在我们村里的人刚刚吃饱饭,哪里有这么多银子请先生。”

    白嘉木听到这里,往前走了一步:“族长,虽然我还没有参加乡试,但教小孩子们读书时完全足够了。你看我行吗?”

    族长看了他一眼,有些犹豫:“好是好,就是……你旬假完了以后马上就要回书院读书,后面怎么办?”

    颜心见状补充道:“我们后面再重新请先生好了,先让我三哥代教一段时间。”

    族长的两个小孙子也在,在屋里听到要办学堂,屁颠屁颠跑出来,摇着族长的手:“爷爷,我们也想上学,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族长略一沉思,当即表示同意。

    “好,那便这么说定了。明天我便让人把村西头的空地腾出来。”

    当天晚上,族长便宣布了这个消息。

    程氏的几个孩子都高兴得一晚上没睡觉,在床上打滚。大鲤鱼和小泥鳅缠着他们娘亲,要娘亲给他们做一个小书包。

    隔天,修建学堂一事便开工了。

    家里有孩子的壮年劳动力都主动出力,有从自家竹林里砍竹子的,有从家里的稻草堆里抱茅草过来的。

    不出一日功夫,学堂外面的棚子便已经有模有样。

    到了这一步,族长犯了难。

    城里学堂的黑板都是特制的,现在他们村子里没有这种特制的黑漆怎么办?

    正在他抓耳挠腮之际,颜心提出可以把在把木板熏黑,然后用石膏在上面写字。

    族长觉得可行。

    命人在草棚的正上方,摆了一个简易书桌,和一块简易黑板。

    三日后,杏花村的学堂便算是搭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