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少年练刀进行时

    次日清晨,李应起的很早,先用水缸里的凉水简单的洗了把脸,然后抱起一堆木柴熬了一锅粥。

    等李向明醒来时已是天光大亮,老爷子伸了个懒腰。活动着有些发紧的肩膀,一屁股就坐在凳子上,端起李应给盛好的粥,就着可口的小咸菜,稀里呼噜地喝了两大碗。

    李应的吃相比老爷子好看一些,喝了一碗粥,两个馒头。两个人简单地吃过早饭。收拾过后,李向明抽出李应的那把碎铁刀。从上到下仔细地看了一遍,见保养的不错,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对着早就站在一边守候的李应道:“老规矩,你先去站桩,一身的功夫能使出几分来就要看身架稳不稳。走路都发飘,莫说练刀,放屁都能把自己崩个跟头。”

    李应恭敬称是,然后走到院子中间,沉腰吸气,腰马合一,扎了一个四平八稳的太平马。

    李向明用带鞘的碎铁不断拍打着李应的身体各个关节,调整他的站姿。直到满意后,这才站到李应的对面。

    抽出碎铁刀。在手中轻轻地挽了个刀花,轻声而又庄重地说道:“刀乃百兵之祖,利劈砍主杀伐,十八般兵器,刀排第一,易学难精。但……。“

    说到这李向明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继续道:“刀术为军中杀伐之术,攻敌之必死,挥刀对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求人饶命才有刀下留人之语。练刀之时手、眼、身、法、步缺一不可。手紧、眼快、身轻、法正、步稳为刀者根基。缺一不可。”

    说罢,单手持刀,眼神瞬间凌厉起来。虽然没有对李应起杀意,但李应还是感觉一股恐怖的杀气所笼罩。身上的汗毛根根立起,一股凉意从后背窜起,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

    “我大北宗刀法集百家之大成,要想练我大北刀宗刀法,就要熟悉天下各路刀法。最后才成我大北刀宗的六式刀法。今日为师传你被列为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燃木刀法》”

    说罢,单手持刀,只是一瞬之间,两道残留的刀光形成了一个X字,随后刀鸣声声,白亮的刀光好似一条光龙,在李向明周身旋转不断,几条提前搭好的草人在刀光之中变成漫天的碎屑。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李向明才收身站好,许是刀法招式太多的缘故,李向明微微有些气喘。

    “刀最简单,六岁稚童手中提刀亦可杀人,年轻力壮者持刀在手,便可力战猛虎。刀也最难,天下之大,古往今来,能以刀术而闻名于后世者寥寥无几。故有易学难精之言。”

    “天下刀术万千,从拔刀到收刀匀有高明之处。但能入我大北刀宗之眼不足十数,这燃木刀法三十六式,纵横武林多年,有内功心法加持下,刀气可出刀一寸,炙热难当,敌人尚未近身便深受其扰。当得起武林顶尖功法,但到我大北刀宗仅编成一式。便是我《乾坤霹雳斩》上卷六式的第一式焚天。”

    说罢李向明眼神再变,一刀由上至下直直劈下,刀光形成一个半弧停留在空中。但李向明整个人却好似模糊了一下,下一瞬间李向明的身前又出现四个刀弧。冲向留在院子里的木桩,随后木桩便变成了四块大小一致的木块。这个时候尖锐的刀啸声才响起。

    “没有了《观澜诀》的刀法,就像刀失去了灵魂。你师爷说过,这第一式焚天一出,便会化作四条火刀,中刀者立时变为焦炭。修为足够,化为飞灰也是寻常。”

    李应根本没听清李向明在说什么,他还在为刚才那一刀在震惊。张狂,暴烈。凶狠是他能想起来的所有词语。

    李向明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珠道:“《乾坤霹雳斩》中的七式,对敌之时不可轻用,因为这七式需要太大的精力与体力,如果不能一招毙敌,那么咱们自己就有可能陷入危机。这上卷七式,为师年轻之时可连用两式,便打得天下武林人人拜服。要不是武当的那个老牛鼻子,有内功和高明剑法在身,为师一样劈了他。”

    说罢,再次提刀道:“第一式你先了解,先不要急于学成,要学他,一样先得会燃木刀法,最后按照咱师门的法子,最终融汇成一式。当然平时对敌时还是用这些个刀法比较好。不必担心少林找咱们,这东西没传入少林前,咱大北刀宗就有,另外,他们打不过咱。”

    说罢,自己哈哈大笑,似乎想起了当年号称少林百年不得一见的天才。在自己的刀下仅支撑了二十几招。

    这边心里痛快,那边身形不停,而是慢慢地在李应身边演示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李应点头说记住了,这才停下身形,等着李应扎完好继续练习。

    终于等到李应扎完马步,稍稍休息了一下后,李应拿起那把名字叫碎铁的唐制式横刀。

    学着李向明的样子开始演练起来。传说中眼睛会了手没会的情况还是出现了,李向明又指点他几遍,这才能磕磕绊绊地打下来。

    打下来就好,接下来就是慢慢熟练。老一套办法,一遍遍地练,练到滚瓜烂熟才好。

    李应也是个有毅力的,就着脸上的汗珠练了一遍,再练一遍,手法渐渐灵活,脚步更加沉稳。动作看起来有些流畅了。

    李向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告诉李应多练几遍,最起码练到中午。说罢,自己背着手回到了房间。

    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李应在太阳下练的汗流浃背。但依然咬着牙坚持着。

    碎铁刀的刀身在阳光下反射着明亮的光华,加上李应的挥动,渐渐地也有些光晕形成,只是挥刀动作太慢,所以光晕也是一闪即逝。

    倒是动作,练习了几遍之后,逐渐成型不再是刚开始那样,比划出一招后,站着调整姿势步伐,然后脑袋里想着下一招是啥。

    李向明说过,练的是招式,打架时真要是按步就班地往下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