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章 大明改革一

    “末将张合拜见主公”

    “末将姜维拜见主公”

    “微臣蒋琬拜见主公”

    “微臣费祎拜见主公”

    “微臣刘巴拜见主公”

    李旭哈哈大笑扶起几人,打量着几人,然后说道

    “蒋琬听封”

    蒋琬上面一步“微臣在”

    “今特封蒋琬为兖州刺史,总理兖州政事”

    蒋琬跪倒谢恩

    “微臣谢主公信任”

    然后起身回到队列

    李旭又道

    “费祎上前听封”

    “微臣在”

    “今特封费祎为忻州刺史,总理忻州政务”

    “微臣谢过主公”

    “刘巴上前听封”

    “微臣在”

    “今特封刘巴为泽州刺史,总理泽州政务,上党郡划入泽州管辖,泽州治所迁往代郡”

    “微臣遵旨”

    “张合上前听封”

    “末将在”

    “今特封张合为京营总兵,加封三品中领军,驻守京营。”

    “末将遵旨”

    “姜维听封”

    “末将在”

    “今特封姜维为京营总兵,加封三品中领军,驻守京营。”

    “末将遵旨”

    文臣没办法,现在李旭手里没人,只好破格提拔,相信别人也没意见。

    武将就不行了,前边的武将哪个没有立过功?最差的也是跟随李旭进京平叛的,起码有个由头,这两个新来的现在只有这样封了,等发生战事在临时加封,有了战功,临时加封的就可以实现了。

    经过于禁的一个月加训,现在兵马都训练完毕,并分派各地,各州州府城防军一万人,郡城靠近边关的五千人,向雁门郡,上郡,代郡,上党郡之类的。内地的郡城三千人,各县看重要程度,一千到几百人城防军不等。

    京城

    典韦带领一千五御林军驻守内宫,其余的几百人被分派给各个武力值差的高级统帅了,如曹真,卢植等。

    马云禄带领两千宫廷女卫守护后宫。

    许褚带领一万二禁军守护皇宫

    高顺为九门提督,带领陷阵营和两万大明战军驻守九门,守护京城。

    徐荣为忻州留守,带领五万战兵驻守邺城,

    曹仁带领两万大军驻守鸡鹿塞,

    马超带领一万西凉铁骑驻守鸡鹿塞所在的定襄郡

    赵云带领一万白马义从,两万轻骑兵驻守雁门关内。

    刘仁瞻带领一万大军驻守雁门关。

    这是忻州兵马,共计八万步兵,两万特殊骑兵,两万轻骑兵。

    曹真为泽州总督,带领五万大军驻守代郡,

    郝昭为武关总兵,带领两万大军驻守武关

    苏磊为壶关总兵,带领一万大军驻守壶关。

    卫满为上党郡守备,带领两万大军驻守上党,随时支援两关。

    黄埔嵩带领三万大军驻守北大营,防守后汉晋州,归曹真节制。

    徐晃带领三万大军驻守西大营,防守后梁同州,归曹真节制。

    王龙王虎各带领五千人马驻守两个互市。

    这是泽州留守人马,共计十七万大明战兵。

    卢植为京城留守,也是兖州军事总督,总督兖州军事,常驻京城。

    陈到带领三万大军驻守南大营,防守南陈洛州。

    朱儁带领三万大军驻守东大营,防守后燕卫州。

    京营步兵大营十万兵马,曹纯为京营都督,麾下有四千虎豹骑。麾下总兵有,姜维,张合,夏侯尚,独孤博,独孤彦,史弘肇,杨邠。

    张辽为京营骑兵大营都督,带领三万轻骑兵。

    京城不算东南两座大营,常驻守备军队,不算特殊兵种,十二万步兵,三万骑兵。

    现在李旭手下不算特殊兵种,有四十万常备步兵,五万普通骑兵,之所以养这么多军队,自然是为了对付南方几国,不过这只是表面数字,其实能调动的只有二十多万,其余兵马都得驻守各处关隘和大营,动不得。

    之所以能养的起这么多军队,自然是因为接手两州,释放了世家地主家的佃户才养的起的,要不然靠以前两州不到二百万的人口,拿什么养?

    这不止是钱财的问题,还得有粮食,有常备粮食,军备粮食,战时粮食才行,光给士兵发钱,不给士兵吃饭,能行不?

    招募士兵还得看国家整体人口才行,十抽一已经是高兵役了,其实要想不影响国家发展,十五抽一是最好的,不过李旭发财了,暂时一两年养的起,一两年后等两郡和忻州发展起来,带动泽州,兖州,到时候养这么多军队就不是问题了。

    别忘了李旭还有大杀器,红薯和土豆,在现在人们会以这种食物为主食吗?别逗了,不说口味问题,长时间吃红薯,你的胃胀的也受不了,可是这在古代是问题吗?难吃能有树皮草根难吃?能吃饱就不错了,还想考虑口感?想啥呢一天,有的吃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

    李旭也不想一次性训练这么多军队,可刚登基时候,周围几国就蠢蠢欲动,看李旭很快就接手了后唐军政,还改了国号,国内竟然没有什么反对声音,他们才宴席旗鼓,李旭不可能每次都等对方打进自己地盘才开始征兵训练,那样来的及吗?

    国内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官员是不敢,李旭明摆着就是跟你讲理讲不通,那就讲拳头的性格,现在全国兵权都被他的心腹将领把控,谁敢造次?没看到那群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天天冲进那些犯事的官员家中抄家的吗?

    李旭也不是谁都杀,人杀完了谁给他办事。经过锦衣卫调查,有通敌卖国,罪大恶极的才处理,还有前任皇帝,太子,各位皇子的心腹,有特大罪证的抄家发配,不要紧的都既往不咎了。

    要是以贪污受贿和草菅人命来判,原后梁官员连一成都剩不下,这个时代,主家打死家奴不是很正常?家中子弟管家仗着主家名义在外为非作歹的不是常有的事?只要从今往后能改正,还能支持他政策的他就可以既往不咎,不识趣就别怪自己翻旧账了,能改过的都是好孩纸(●—●)

    世家地主富户们想反对,可他们顾不上,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何况是这种改个国号的小事?爱叫什么叫什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