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收复太原

    魏军终于到了,隔着明军安营扎寨,不过看到匈奴人,尔朱荣也有点傻眼,这什么情况?打探了一下,更傻眼,好乱啊,石敬瑭投靠了匈奴,郭威在太原自立,不放石敬瑭进城,也不投降明军,这是何意?等着投降自己?尔朱荣大喜,派使者前去招降郭威,城门都没进去。就被赶出来了。

    尔朱荣傻眼了,不知道啥情况。这郭威啥意思?倒地是投还是不投?他想投降明军?那为啥不投?很快他就明白郭威是为啥了。

    李旭到了,明军合兵一处。步兵还是和骑兵分开扎营。

    郭威派出义子柴荣出城见李旭

    “拜见明皇陛下”

    明军中军大帐里,李旭高坐上首,李儒许褚分左右站立背后,麾下众将分左右站立,柴荣昂首挺胸的走进来参拜道

    李旭看着英姿不凡的柴荣来了兴趣

    “免礼,将军何人?”

    柴荣答道

    “我乃太原留守郭威义子柴荣”

    哦?李旭看着柴荣,这是个人物啊,可惜死的早。

    “柴将军此来何事?”

    “我父愿投降明军,不过有几个条件希望明皇答应”

    “哦,说来听听”

    “明军进城不得扰民,不得对后宫不敬,不得乱杀无辜,只要明皇答应,我父明天将率城中文武百官迎接明皇进城。”

    李旭哈哈大笑

    “回去告诉你父亲。就说朕答应了,其实郭将军大可不必担心。我明军一向纪律严谨,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不犯,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大明治下百姓过的什么生活。”

    柴荣羞愧的说道

    “是我们父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请明皇见谅,事关全城百姓,我父不敢大意。”

    李旭大笑

    “理解理解,郭将军爱民如子,朕早有所闻,回去告诉你父亲,投降以后我肯定重用你们父子。别说你父亲还是亲自开门投降,就是以前被俘的杨邠和史弘肇我都委以重用的。”

    当下让人安排酒宴,宴请了柴荣,这也是做给郭威看的,表示明军对郭威的看重,要不然郭威不投降。就太原这种重城,攻下来得好几万人死亡才能拿下。

    柴荣回城向郭威说明情况,郭威大喜,让人请来刘知远和城中留守的高级官员,共同商议明日出城投降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郭威带着文武百官皇后太子,刘知远,柴荣,出城举行受降仪式。太子叫石重贵,是石敬瑭养子,石敬瑭五个儿子都在他起兵期间被杀了,只好立了养子石重贵为太子。石重贵这人历史上也很不错的,虽然不会治理国家,但是打仗还是很厉害的。

    历史简介:石重贵(914年-974年),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末代皇帝(942年-946年)。

    石重贵生父早亡,少时谨厚,为石敬瑭所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稳定后方。石敬瑭称帝后,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政绩平平。天福六年(941年)安从进叛乱,石重贵出兵果断,次年即平襄州之乱。天福七年(942年)六月,石敬瑭去世,石重贵于柩前继位。[10][16][41]石重贵甫一即位,不顾晋辽国力差距,力排众议,“仅称孙不称臣”,随后又多次挑衅契丹,加之两国的野心家怂恿,天福八年(943年)年末,契丹大军以杨光远为内应挥师南下,石重贵亲自领兵北上,于戚城、马家渡击败契丹军,逼迫其在澶州与后晋军展开决战,契丹兵败北去。次年年末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贵亲征,后晋大军在阳城附近的白团卫大破契丹,契丹国主仓皇北逃。

    开运三年(946年)十月,石重贵多次遣使称臣求和无果后,下诏北伐,然而主帅杜重威消极避战,最后竟率军阵前投敌。十二月契丹大军攻占后晋都城,石重贵出降,后晋灭亡。随后石重贵被流放黄龙府,于辽保宁六年(974年)六月病死,辽景宗追封他为晋王。

    石重贵在位期间,后晋国内天灾不断,藩镇拥兵自重。契丹连年戍边,朝廷只能扩率民财以充军费,人民负担极重。石重贵长期沉迷畋猎,排挤重臣桑维翰,重用外戚,致使朝政益坏,国力亏空,最终兵败国破。

    李旭带领众将接受了郭威的受降,接过后汉玉玺,派杨邠带领一万步兵进城接手城防,郭威的兵马李旭还让他继续带领,不过让他带领大军驻扎城外,和明军相邻扎营。

    李旭没有急着进城,城内没有什么动乱以后。让杨邠带兵一万驻守。

    三国军队相安无事的对峙了几天,于禁把训练好的五万步兵,五千骑兵也送过来了。

    尔朱荣有点慌了,现在明军军队已经不比自己少了,(鸡鹿塞来了四万多步兵,李旭也有四万多步兵,近九万步兵,加上特殊兵种,骑兵五万多。今天来的五万步兵五千骑兵,再加禁军,陷阵营,李旭手上有十四万步兵。六万骑兵。)昨天石敬瑭还联系自己一起攻打明军,自己没同意,中原人再怎么打也是内战,拉上匈奴人他可不想背负石敬瑭一样的名声。虽然他祖上也是外族,但在中原生活多年的外族一直以汉人自居。

    没等到尔朱荣再纠结,第二天一早。匈奴直接扔下石敬瑭跑路了,石敬瑭也傻眼了,只好赶紧带兵往嘉峪关跑,他和乌桓关系不好,既然右贤王不想保他,他只好去找左贤王了。这太原城太危险了,赶紧跑吧,再不跑就跑不了了。至于说城中的妻儿。石敬瑭没当一回事,他亲生儿子都死光了,一些妻妾而已,送人就送人了,大丈夫何患无妻??

    李旭等匈奴撤兵以后。派出赵云去跟随匈奴和石敬瑭,确定他们不会回来以后,李旭带兵去追击尔朱荣了。

    尔朱荣也撤军了,不过步兵走的很慢,还有汉军骑兵不时骚扰,根本走不快。

    尔朱荣才走了一天就被明军追上,只好安营扎寨。

    第二天一早,李旭把指挥大权给了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