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章 后梁四分

    大梁城外

    朱友珪亲信正在劫杀一支信使队伍,对方只有几人,哪是他们的对手,不一会就全军覆灭,亲信搜出书信,带着书信回宫去了。

    不一会从远处树林出来三骑,来到近前查看了下,领头的松了口气说道

    “幸亏咱们躲得快,要不然也得遭毒手,赶紧去给王爷传信,驾!”

    说完三人打马往长安方向而去,王氏竟然还留了个心眼。派了两拨人报信。

    又过了一会。又有五个人从树林里骑马出来。来到尸体旁。看了会,为首的说道

    “看来朱友珪已经知道了,他会不会提前动手了?得赶紧告诉王爷。”

    说完带着几人往东都而去。这应该是朱友贞的人马。

    长安城中

    朱友文看着信使带来的信,听完了信使的描述,对他说道

    “辛苦你了,先下去休息吧”

    信使躬身到

    “不辛苦,属下告退”

    朱友文等信使走了以后,自己一个人待了会,让人去请来留守长安的敬翔

    敬翔来到王府,对朱友文说道

    “见过王爷,不知王爷招我前来所谓何事?”

    朱友文把他让到座位上,把信递给他

    敬翔看过信后问道

    “哦,陛下病重,招王爷入京?那王爷的意思呢?”

    朱友文解释道

    “这是我妻子传给我的,她应该不会骗我,可是据信使说他们来了两拨人,前一拨人已经被朱友珪的亲信劫杀了。他也是躲起来才逃过一劫的,我怀疑朱友珪为知道了,所以请将军前来商议一下”

    敬翔皱眉思考了一会说道

    “殿下是怕朱友珪已经掌握了京城,怕自己回去以后被朱友珪加害?”

    朱友文皱眉说道

    “以朱友珪的阴狠,本王估计这个时候,父皇还不知道在不在人世了。”

    敬翔大惊

    “你说朱友珪弑君?”

    朱友文答道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最后两人商议了会,决定先派人去京城打探消息。

    三天后京城传来圣旨,朱友珪以朱温的名义传来圣旨,说朱友文叛乱,要把他赐死,朱友文看到圣旨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果然又过了两天,去京城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京城戒备森严,他们进不去,最后还是王氏的人出来传信,朱友珪弑君篡位,淫乱后宫。

    朱友文听后大惊失色,要召集人马回京勤王,被敬翔拦住了。

    “殿下不可如此,你奉命驻守长安,如果调兵离去,北魏趁虚如入怎么办?丢了长安,哪怕殿下得到皇位也会被国人唾弃的,再说还不知道留守岐山大营的葛存周是什么态度。殿下不可急躁,当徐徐图之。并把朱友珪的做法传遍全国才是。”

    朱友文同意了。

    朱友珪弑君篡位,淫乱后宫的消息传出以后,后梁大乱,驻守长安的朱友文连同敬翔和岐山大营的葛存周共同发表檄文,不承认朱友珪的合法性,朱友文在长安登基,自立为帝,封葛存周为神威大将军,张全义为神武大将军,整军备战。准备讨伐朱友珪。

    南方留守东都的朱友贞联合杨师厚也自立为帝,准备起兵讨伐朱友珪。

    占据凤翔魏博两镇的李茂贞也趁机占领了周边两镇,合四镇之地,自立为岐王,不承认朱友珪的皇帝位。

    后梁一时间大乱四起,驻守京城外的牛存节和张全义为起兵反叛,和朱友珪打了数仗,双方互有胜负,两人没有粮草支应,最后无奈退兵,最后竟然投奔了岐王李茂贞。

    一时间李茂贞势力大涨,占据了梁洲和同州八镇之地。又有牛存节,张全义支持,手下近十五万大军。后梁除了京城,长安,东都外,总共才二十八镇,李茂贞一时间竟然成为后梁仅次于朱友文的大军阀。

    朱友文占据长安麾下八万大军,还有葛存周,王重师,刘支持,几人加起来近二十万大军,占据华州十镇之地,成为后梁第一势力。

    朱友珪占据京城和周边四镇,只有庞师古支持,势力最小。本来有近十万人,和牛存节两人打了数仗,现在只剩下不到八万人了。

    留守东都的朱友贞也说服了杨师厚,张存敬,王景仁支持自己,占据东都加同州六镇,麾下十万大军。

    后梁一片大乱,互相攻伐,今天朱友文打朱友珪,明天李茂贞打朱友文,后天朱友贞打李茂贞,双方为了地盘打的不可开交,殊不知周边群狼环伺,可不会任由他们这样打下去。

    大明京城濮阳城

    尚书房内

    李旭看着锦衣卫传来的信件,不由失声大笑

    “这朱友珪真是个人才啊,竟然敢弑君篡位,淫乱后宫,简直是找死。怪不得没人服他,后梁也因为他的做法而四分五裂,不知道朱温泉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打死这个逆子?”

    旁边站立的李飞笑道

    “估计不会,因为朱友珪弑君的时候,朱温是清醒的。”

    李旭大笑,召集来内阁众人商议

    众人见过礼后坐定。

    把消息给众人说了,然后问道

    “诸位怎么看?”

    荀彧作为首辅,先开口道

    “后梁大乱,各国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肯定会介入,我们也不能错过,现在就看把这场战争扩大到什么规模?”

    李旭问卢植道

    “兵部给各地驻军,缺少的兵力可补充完毕?”

    卢植身为兵部尚书,主管兵部事宜的。

    “回陛下,已经补充完毕,而且兵部最近又招收了二十万预备役,已经送到夏侯将军处训练屯田了。”

    李旭又问费祎道

    “全国储备粮有多少?各地盐商换回来多少粮食?”

    费祎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着大明的钱粮袋子,职权不可谓不大,而且大明商业发达,商税同样不可小觑。

    “回陛下,现在咱们大明的储备粮加上各地盐商带回来的粮食,除去国人日常所需,剩余的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出征三月所用。

    而且马上再有半个月就秋收了,除了刚平定的山东,泰山两行省和北方前晋州的太原行省外,其余五个行省都会迎来丰收,到时候粮食入库,预估足以支撑大军一年的粮草消耗。

    等到明年各地春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