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当然,萧凌目前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一个刚进入大学一个学期有余的学生,目前校园里最新鲜的血液,社会意义上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学习上她没有放松,不过大学教育和高中的教育不太一样,学习只是一小方面,更多的是关于人际交往、社交沟通方面的事情。

    大学是一个学生步入社会的一条分水岭,一个灰色地带。

    一切很少或不会发生在以前学校里的事,不论好坏,都通过大学这个微型社会微微揭露一角,给在象牙塔上往下看的学生们看看社会的残酷。

    她想要在这里积累一些人脉,学习一些技巧和能力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社会淘汰。

    这些都是没办法一蹴而就的事,萧凌打算慢慢来。

    她的步调放缓了,却没有把所有的事一下子全扔掉,而是一点一点慢慢地做着。

    刘文艳看着她最近的状态,不经意地感慨道,“这才是该有的状态嘛,不是说不能努力,但你之前简直像家里欠了几百万没还一样,那种拼命的感觉,我都不敢太打扰到你。”

    萧凌笑笑不说话。

    清明节到了,这次清明节在周二,法定节假日是周日到周二,但大学周六不上课,一共就有了四天假期。

    萧凌周五晚上回到家,周六和康燕去买了纸钱和元宝等祭拜的东西,还买了些青团吃。

    说来也奇怪,在小镇生活了二十多年(包括重生前的那些年岁),她从没注意过有青团这种点心。

    当她通过网络知道有青团,且还是一个代表性的时节食物时,稍稍一找就找见卖青团的店家。

    按青团这种普遍性来说,第一口青团在上了大学以后才吃到稍稍是有些离谱了。

    青团有黑芝麻馅、红豆沙馅和肉松咸蛋黄馅三种,据说黑芝麻是传统的味道,可萧凌小时候喝芝麻糊喝出了阴影,虽然不排斥,但也不会主动去吃和芝麻有关的东西。

    于是只买了红豆沙馅和肉松蛋黄馅的,出于对一直以来吃到的红豆沙馅甜到齁人的刻板印象,萧凌第一个尝的是咸蛋黄肉松的。

    刚一入口,就能尝到青团皮浓浓的艾草香,和常见甜品大福相比,青团皮更厚更韧一些,在嘴里能感觉到它的厚实感。

    里面的肉松干香,橙黄色的鸭蛋黄老大一个,带着油润的香气和蛋黄的醇香。

    馅咸皮甜,两者交融起来让人欲罢不能,好吃得萧凌连吃了两个。

    接下来她把手伸向了红豆沙馅的青团,一样的甜味青团皮,里面的馅却让她有些失望。

    和从前吃过的甜腻豆沙馅别无二致。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豆沙是从外面买的,统一调制的,没法调整甜度。

    二是制作者为了保鲜、提升口感和让顾客愉悦多加了糖。

    萧凌希望是后者,至少能证明制作者在做青团时是费了心思的。

    她最后又吃了个肉松咸蛋黄的青团,克制地停了下来。

    青团每样买了五个,总要留下两个让康燕和萧衡能尝尝不一样的口味。

    出乎意料的,萧衡居然很喜欢红豆沙馅的青团,一个人把它包圆了,康燕则和萧凌一样,比较喜欢咸甜口的肉松咸蛋黄青团。

    到了周日下午,萧松新从工作的城市赶车回来,等着过几天的清明祭拜。

    他每年都要回来好几次,清明、中秋、春节、元宵一个不落,偶尔家里老人或朋友有什么事,也会回来帮忙,每年光是在家和工作城市往返的车票钱都要上万。

    青团前一天吃完了,萧凌又去买了些,萧松新没吃早午饭,一口气吃了八个青团,到晚饭的时候还说不饿。

    没办法强逼一个不想吃饭的成年人吃饭,康燕只好把菜和饭放进冰箱,嘱咐他半夜饿了把饭菜放进微波炉里叮一下就能吃。

    萧凌总算知道萧松新的胃结石是怎么来的了,按说他现在应该也有了胃疼的毛病,手在饿的时候也抖得不行,却丝毫不关心、关注这一点。

    萧凌打算暑假回家的时候,带萧松新把胃结石手术给做了,就当是一种另类的生日礼物了。

    周一萧松新歇了一上午,下午闲不住和康燕一起去水果店转了一圈。

    回来后两人躲在房间里拿着个记账的棕色牛皮笔记本盘账,算着算着笑出声来。

    到周二早上,为了让萧凌赶上下午回校的车,四人早起在楼下嗦了碗粉,开着放在楼下的几乎要散架的面包车往乡下去。

    第一站是和大姨、小姨和舅舅她们去祭拜外公。

    外婆来得很早,把堂屋和客厅都打扫了一下,带来的食物放在一张有裂痕刷暗红色漆的木桌上,祭拜用品则统一放在地上。

    挂在客厅正对着门的墙上的外公用目光注视着自己的妻子与孩子们。

    她们聊了一阵,等人来齐了就带着东西往外走。

    外婆没有去,留在了曾经的家里,萧凌回头的时候看见她抬头看着外公的照片,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外公的坟立在村里统一立坟的地方,在一个小山坡上,坟立得靠近边缘地带。

    要到那里去,得先从一座座乡间小院中绕出去,横穿一条河,路过废弃的农田,上到围了圈小树的林子里。

    康燕她们把坟边冒出的草清了下,然后用打火机点燃纸钱,默默地看着一沓沓纸钱慢慢燃烧殆尽。

    萧凌磕了三个响头,亲手烧了些纸钱和元宝。

    黄纸的手感类似草纸,元宝的材质看起来和曾经吃过的巧克力包装十分相似,仿真的钱做得逼真,只是上面的金额大得吓人。

    磕完头,萧凌看着康燕她们烧了会儿纸钱,就跑到旁边去了。

    柳树上的一些柳絮飘了过来,有点像是一团棉花带着里面芝麻大的种子,土坡下边往前走一些种了紫皮的甘蔗,此时只是一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