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章 准备就绪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冯怀才的妻子和孩子,也很快就来到了海城这边,在叶玄的安排之下,冯怀才的孩子顺利的读上了初中。

    而冯怀才和妻子两人,也正是的进入到了工厂里面进行工作。

    冯怀才的妻子文化程度不高,手中也没有什么技能,不过倒是会做饭,并且做的还不错,叶玄和李蔷薇两人商量之后,就决定让冯怀才的妻子在饭堂这边负责做饭。

    因为工厂这边需要吃饭的人也不少,所以,冯怀才的妻子还需要招聘几个人来一起做饭,而李蔷薇也就直接任命为冯怀才的妻子为饭堂的管理人。

    如此以来,冯怀才和妻子两人合起来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就接近三万了。

    这比两人在农村里面工作的收入高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两人脸上都充满了笑容,似乎一下子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店面那边,装修也已经接近了尾声,开业的日子已经定好,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请网红和打广告宣传的阶段了。

    网红探店这一点很好理解,基本上就是请几个当地比较有名气,粉丝数量比较高的网红来店里面拍摄,同时将店里面的一些特色加入进去,然后在自己的账号里面做成一个账号发布出去。

    因为他们的粉丝量比较庞大,再加上他们大多都是专业的探店网红,所以,粉丝也基本上都是对他们探店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的那一帮人,所以,只要他们进行宣传,基本上就相当于是精准推荐给了那些潜在的客户。

    而李蔷薇,还找了专业的广告公司来进行策划宣传。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想要吸引人前往店铺里面消费,最好的办法,最实用的办法,无异于就是送钱了。

    李蔷薇大手一挥,当即就同意了广告公司给出的这个新方案。

    这个方案很简单,就是每一个顾客,都可以扫描一个二维码,而当扫描了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带有图片的文案,将这个文案发布在朋友圈之中,获得朋友的点赞之后,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减少金额。

    每个点赞的金额为五毛钱。

    也就是说,当你发了这个朋友圈之后,你获得了十个点赞,就能够在店里面消费的时候,直接减少五块钱。

    若是你能够获得一百个点赞,那么,你在店里面消费,就能够直接减少五十块钱。

    如果你的消费金额只有五十一,那么,你就可以只需要支付一块钱,就将这五十一块钱的小吃,全部吃了!

    每个朋友圈的点赞,封顶为一百元。

    可以一次性消费,也可以分几次消费。

    但消费是有期限的,那就是开业只有的一个星期内,必须要全部将其消费完毕,超过之后,就将不能再消费了。

    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

    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获得一些钱,谁都愿意这么做。

    而当获得这些钱之后,就必须要在期限内消费完毕,所以,为了不让这个钱浪费,大家都会在这个期限内想尽办法前往店铺消费。

    有了这个推广活动,就能够直接让开业那些日子,能够有足够的客户进店消费。尽管送钱之后,会导致营业额缩水。

    但是在宣传期间,最主要的,是吸引客户前来,只要客户来了,吃了,那么,这就足够了。

    尽管这些小吃,不能够保证所有的客户都喜欢吃。

    但是,也肯定会有喜欢吃的那么一群人。

    来一部分人,留下一部分人,这就是广告的作用。

    当让更多的人都走进了店铺内,那么,能够留下来的人,也就更多。

    有了这一波宣传,能够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一家店,能够让更多的人,吃到这个店里面的东西,因此,也就能够保证以后的生意了。

    如今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

    如果没有足够的广告,那么,就算是你做的东西再好吃,又有什么用?别人都不知道,怎么来吃呢?

    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接下来,就是慢慢等待着开业的日子的到来了。

    这一天,叶玄和李蔷薇李志兵三人,一起来到了工厂这边。

    今天是正式试味的日子。

    为了让更多的人试味,叶玄还喊上了黑狼和彪子,以及他们能够喊来的人。

    李蔷薇也把自己的好朋友孙巧丽和余辉也叫了过来。

    小吃叶玄和李蔷薇都吃过了,但是,这是工厂第一次以大批量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味道,也不知道味道和平时一个一个手工做出来的味道有什么差别。

    所以,请大家一起过来试味,确定味道如何,这样才能够放心的投入市场。

    冯怀才满脸期待。

    “小叶,蔷薇,真不是我说。”

    冯怀才摇着头说道。“这大批量的生产,真的和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样啊,各种机械化加入之后,我们面临了很多的难题,好在,一点一点的改变,终于,算是有了一些成效了。”

    这里就不由得提出把冯怀才留下来的好处了。

    机械化的加入之后,确确实实能够轻松的做出小吃来,但是,因为是机械化,而不是人工,因此,很多小吃做出来的口感,味道,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和传统手中制作出来的味道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冯怀才不断的研究,调整。

    据说这些日子里,冯怀才除了吃饭的时间,就是在车间里面各种研究,思考。

    然后和正厂长两人对机械化进行调整,一次一次的制作出各种小吃,然后进行品尝,确定味道。

    每一天睡觉的时间,都从原来的八个小时,直接压缩到了之后五个小时。

    就是经过了这种不屑的努力,再加上冯怀才和正厂长两人不断的尝试,终于终于,两人对味道和口感,算是满意了。

    冯怀才苦笑着说了不止一次。

    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多小吃。

    现在,看到这些小吃,他基本上都有一种吃腻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