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0章 太子发怒,长孙无忌吃瘪

    李世民神色淡然,就这么看着群臣。

    至于选哪个宗室女,嫁给松赞干布,就让大家去决定吧。

    和亲是大家的意见,得罪宗室重臣的事情,自己不应该承担。

    反正他的宝贝女儿,不可能嫁给松赞干布,他可舍不得。

    从宗室当中,挑选一个女子,封个公主的头衔就行了。

    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吐蕃的暂时友谊,也是一件好事。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掷地有声的说道:“启奏陛下,任城王李道宗的女儿秀外慧中,落落大方,可封为公主。”

    他与李道宗是宿敌,一直以来都不对付。

    也就顺势而为,将李道宗的女儿提了出来。

    李道宗的女儿,就是历史上的文成公主。

    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会栽赃陷害李道宗谋反,然后将包括吴王李恪在内的一大批宗室封王,全部给一网打尽了,死伤可谓是非常的惨重。

    到头来,长孙无忌也走了迫害别人的老路,以谋反的罪名连累了全家,最后被迫自缢在了乌江之畔。

    可谓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朝堂权力的倾轧,一向都是这么的无情而残酷。

    长孙无忌是贵族的代表人物,更是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领头羊,他的决定,甚至是谏言,任何人都不能轻视。

    他所代表的势力,与宗室就是天然的敌人。

    身为凌烟阁第一功臣,他对大唐的贡献不言而喻。

    可弄权的下场,也是相当的凄惨。

    猛踩李泰,将李治抬了上来,并且当了辅政大臣,权力也是达到了顶峰。

    可没有功成身退,外戚专权也会贻害无穷。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也是李唐宗室封王中的一代贤王,自小跟随着李世民征战,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历史评价当中,可是不弱于李积的宗室名将。

    “长孙大人所言甚是,任城王之女,可堪这个重任。”

    褚遂良站了出来,第一时间毫不犹豫的附和。

    “任城王贤名在外,为了朝廷的大局,肯定会高兴的献出自己的宝贝闺女,册封为公主这样的至高荣誉,就要落在任城王女儿身上了,这对于任城王父女来说,都是极大的恩宠。”

    岑文本言语铿锵,将自己的态度表达清楚了。

    “请陛下采纳。”

    “请册封任城王女儿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接下来,十几位臣子,全部附和着表态。

    李世民稍微犹豫,心里也就同意了,虽然舍不得,但总归比拿出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要好,任城王之女的身份,也足够尊贵,足以显示出对吐蕃的重视。

    武将们对此一言不发,领兵征战之事,他们会相当的积极,这样的柔和手段,他们懒得去理睬,反正又不是他们的女儿去忍辱受苦,也就毫不在意了。

    “如此国之大事,太子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吧?”

    萧瑀面向李承乾,问道:“不知太子以为如何?”

    李承乾正在观察着大家的反应,也在看说话的众人,都秉持着什么样的态度,被萧瑀推了出来,也就无声的笑了。

    他环顾了一眼四周,笑道:“在我看来,任城王之女不够尊贵,理应挑选更加尊贵的公主,然后嫁给松赞干布,以此来换取吐蕃的友谊。”

    “太子觉得,什么人合适?”

    萧瑀面带笑容,就要听一听太子的高见了。

    “高阳公主到了出嫁的年龄,理应出嫁啊。”

    李承乾嘴巴一咧,不怀好意的笑出了声。

    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只是拿来说事罢了。

    目的,就是为了让李世民难受一下。

    “哈……”

    萧瑀的眼睛睁大了,然后闭上了嘴巴,不敢再说话了。

    连接茬都不敢了,只能当哑巴了。

    这个女婿,这是要搞事情啊。

    谁不知道,高阳公主是陛下的爱女。

    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啊。

    就算是不得宠的公主,也不敢随便的乱提啊。

    长孙无忌的目光,猛地看向了太子,不管太子是何居心,但只要这么说了,那就是反对他的提议。

    如此的话,想要让李道宗女儿出嫁,就变得有困难了。

    太子的决定,可以影响到很多人,有着很大的权力。

    他脸上一沉,心底蠕动着不满的情绪。

    “这个太子,也太胡闹了,即便反对和亲,也不应该拿我的儿媳来说事啊。”

    房玄龄嘴巴一抽,心底复杂的嘀咕。

    高阳公主与儿子,马上就要成婚了。

    这个情况众人皆知。

    太子如此说,真的是用心险恶。

    房玄龄看向了李世民,就看陛下如何抉择了,很明显太子的心思,就是给陛下上眼药了。

    “太子,休要胡言乱语。”

    李世民心头一抽,感觉到脑仁疼了。

    若是反对和亲,或者对和亲的人选不满意,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说,搞这样的幺蛾子,这让他脸上挂不住了。

    “父皇,松赞干布只是一个野蛮的首领罢了,让我大唐的宗室女嫁给他,不可取。”

    李承乾冷笑道:“用和亲祈求来的和平,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若是对方野心勃勃,连一天的和平都换不来,所以儿臣,坚决反对和亲的策略,理应废除。”

    “太子错了,和亲是国策,外邦首领,都以娶大唐公主为荣,只要把公主嫁了过去,可以从文化和礼仪各方面,提升外邦对我大唐的看法,从而将我大唐的威严,散播到四海八荒。”

    长孙无忌出言反驳道:“太子轻易就要废除和亲这样的大事,也太鲁莽了,再说了,和亲是邦交的手段,并不是祈求。”

    “长孙大人,宗室公主所受的教育,可以称得上是完美,完全没有挑剔的地方。”

    李承乾嗤笑道:“可是嫁给了外邦首领,这丈夫死了,那么丈夫的兄弟和儿子,都可以娶宗室公主为妻,这与所受的贵族教育背道而驰,何谈什么礼仪和狗屁文化?”

    “一个帝国的威严,要是建立在和亲的手段上,这是最大的不幸。”

    “这是屈辱,对于皇室来说,更是莫大的耻辱。”

    “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