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木樨一摸荷包硬邦邦的,便知道里面是银子。

    她把背篓里的布口袋搭到马背上,笑道:“口袋里的刀伤药都给你了,希望你用不着,平平安安上战场,好模好样的回来。”

    说着把荷包还给小伤兵,“你保家卫国,我不能要你的钱。”

    小伤兵坚持让木樨收下银子,木樨道:“如果我收下银子就不陪你去参加送行宴。”

    小伤兵唯恐木樨不去,踌躇了一下乖乖的把银子收了回来。

    “你和我认识的朋友不同,他们一天到晚的议论家国大事,其实都是些纨绔子弟。你虽然话不多,但只要站在那里从头到脚都是故事,神仙的故事。”

    小伤兵把木樨送到杜氏药堂门口,突然问道:“背篓你还背的习惯吗?”

    木樨回头看了一下肩上的背篓,“习惯。”

    小伤兵听她这么说朗声一笑,很得意的说:“习惯就好,记得明天巳时两刻我到这儿来接你。”

    木樨点点头。

    小伤兵又补充了一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木樨被他的认真逗笑了,这个大男孩真有意思。

    杜二娘看到木樨来了,忙把一张订单交到她手里。

    “小木公子,今天一大早,我刚开铺子就来两个身高马大的人,下了一个大订单,还留了五百两银子的定金。”

    木樨接过订单一看,纸上字迹苍劲有力,从墨汁上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气魄 。

    写订单的人不是身经百战的军人,就是武功高强的江湖侠客。

    北部边关和外域战事不断,官府有规定不能卖刀伤药给外域人,这订单不能贸然接。

    “他们什么时候来取药?”

    杜二娘把刀伤药装到木箱里,数了数,“店里的刀伤药我都点好了,但数量远远不够。我对他们说你一会儿送药来,他们去办事了,一个时辰后来取药。”

    木樨想见一见下订单的主顾,看时间还早就想去买一件袍子。

    答应明天跟小伤兵去送行宴,还没有合适的衣服呢。

    “我出去一下,主顾来了让他们等我,如果不等就不给药。”

    杜二娘明白她的意思,点头答应了。

    木樨去了成衣铺,给自己选了两套男装,给巧珞选了两套衣裙,给馨儿买了一件最新款的红色宽袖仙女裙。

    等她回到药铺的时候,下订单的人已经在等她了。

    对方两个人,其中一个戴着帷帽的汉子身材高大,气场也大,站在他面前呼气都觉得窒息。

    女子出门戴帷帽是为了掩盖身份或者是遮阳,男人在大街上戴帷帽的不多见,除非他也想隐藏身份。

    杜二娘忙引见道:“这是木仙刀伤药的小木大夫。”

    戴帷帽的汉子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木樨没有说话,直觉告诉她对方是大祁人,而且是从战场上下来的。

    对方虽然没有说话,但身上的杀伐之气直击人心。

    守备府不是已经采办刀伤药了吗,为什么北部边关的将士亲自买刀伤药呢?

    汉子开了口,“小木大夫,我的朋友在守备府前试用过你的刀伤药。我知道你们做药的用料颇有讲究,我要的刀伤药必须和试药的一样,口服加外敷。一包药关系着一条人命,务必真材实料。”

    虽然他刻意压低了声音,但字字扣入耳膜。

    木樨一个旋转,拔出旁边人的宝剑架在了戴帷帽汉子的脖子上。

    汉子用犀利的目光看着木樨,纹丝未动也没有还手的意思。

    两人对视了片刻,互相试探着。

    木樨收起宝剑,还给旁边的人。

    从容的说道:“你的订单太大,不能一次交货,需要三个月内陆续交货。不过我还有条件……”

    “什么条件?”

    “炼制刀伤药需要上好的三七,也就是金不换。三七大多产在南郡一带,你们需要自备。”

    “好说,要多少?”

    “你的订单需要四五百斤的三七。”

    戴帷帽的人微微额首,“七天后把三七给你送过来,我也有个条件。”

    “你的意思是我必须全力以赴为你准备刀伤药,药铺里暂时不能再卖对吗?”

    “说的对,我急需这批药。药做好了就在药铺门口晒一笸箩草药,我会派人来取。你刺我一剑不就是试探我是否是外域蛮人吗?这点你放心我是地地道道的大祁子民。”

    木樨拔剑确实是想试探他的身份,如果是外域蛮人遇到人偷袭会果断还手的,不会坐以待毙。

    双方都很小心,这样反倒安全。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戴帷帽的汉子大步离开了药铺,跟随他的人抱着药箱子紧随其后。

    杜二娘把五张银票交给木樨,将昨天的账目给她看了,又递给她一个装银子的荷包。

    木樨把背篓里的小儿膏药贴放在柜台上,对杜二娘道:“从今天开始,凡是抱孩子来,证实孩子有病的都可以免费领五袋小儿肚脐膏药贴。”

    杜二娘有些不解,“安乐堂不地道,买了咱们的膏药贴一袋分成三袋卖给病人,耽误了很多孩子的病症。如果免费送,安乐堂的人还不乐疯了,要拿走咱们多少膏药贴呀?”

    木樨清楚她的意思,但有自己的打算,“我知道安乐堂挂羊头卖狗肉坑害病人,免费发放膏药贴就是让百姓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肚脐膏药贴。断了安乐堂的后路!”

    杜二娘看木樨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心计颇为佩服,“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木樨把一张纸铺在桌子上,“我看药铺,你去雇几个吹鼓手在门口吹打,让路过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杜二娘收拾了一下裙子,“我这就去,街口就有几个会吹唱的,这活他们愿意揽的。”

    木樨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免费领木仙小儿肚脐膏药贴”,把纸贴在门口的墙上。

    很快杜二娘带着四个吹奏回来了,木樨把事情对他们说了,事情很简单就是免费送小儿膏药贴。

    四个人中三男一女,女的三十多岁,嗓门好心眼活。

    把免费送膏药贴的事串成了戏词,一时间药铺前又吹又唱吸引了很多人。

    得知可以免费给孩子领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