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8章 问诊魏襄侯府

    第三天,明家的马车早早到了药铺。

    木樨已准备妥当便把来人打发了回去,带上了巧珞和慧州,向慧州进发。

    不想明大夫破费,一路上投店、用饭都是巧珞安排的,没有花对方一文钱。

    这样不管给魏襄侯看病的事情成不成,彼此间都互不相欠。

    木樨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欠别人的人情,也不占便宜。

    从早到晚慧州都沉默寡言,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

    木樨没有给他买钢刀,但是为他打制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

    到了慧州木樨才知道,明大夫联系的几个大夫都没有来,只有她和明大夫两个人去魏襄侯府。

    木樨这才明白过来被明大夫套路了,他只请了自己一个人,其他人都是幌子。

    人心呀,真是难以揣测,真诚相对未必换来以诚相待。

    一行人没有像以往那样住在药铺里,而是和明大夫一起找了一家干净的客栈住了下来。

    巧珞带着账簿去对账,明大夫把魏襄侯的大概情况对木樨说了。

    魏襄侯骁勇善战,立有赫赫战功被先皇封为侯,位极人臣之巅。

    手握重兵一直住在京都,皇上登基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慧州。

    他有几大爱好,第一就是喜欢马,府里有上千匹宝马良驹,还不间断地选好马;第二是好斗,经常组织一些大力士比武或者是举大石头;第三个喜好是每天喝高台上的露水。

    木樨在心里勾勒出一个身材魁梧的将军形象,他身后是奔跑的马匹和相互厮杀的大力士。

    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军会有什么怪病呢?

    明大夫也推测了几种武将容易得的病,比如刀伤、骨裂、沙盲眼、暴躁症等,在没有见到魏襄侯之前也不好下定论。

    次日卯时,明大夫的女婿就到客栈来接二人,看到来人木樨心里像填满了棉絮般不舒服。

    世间的事就这么巧这么寸,明大夫的女婿竟然是深夜抓她去郡守府的校尉,名叫东郭梁。

    东郭梁看到木樨一点也不意外,很恭敬地见了礼,“以前多有得罪,请木大夫见谅。”

    “我已经离开了百里守备府到魏襄侯府任职了,现在是魏襄侯的侍卫。麻烦您到慧州跑一趟,请多多海涵。”

    木樨还了半礼,但没有说话。

    她本来对魏襄侯的怪病没有报什么希望,看到东郭梁便产生了抵触情绪。

    东郭梁陪着小心道:“我已经把你们的帖子送到内宅,交给侯夫人了,稍后夫人会安排你们给侯爷诊脉的。”

    明大夫很喜欢这个女婿,拿起医箱道:“一切听佳婿安排,我和木大夫第一次去魏襄侯府,不要给你丢了面子才好。”

    东郭梁知道木樨治好了郡守的公子,对她的医术颇为赞服,直起腰看向她,“有木大夫在,岳父放心就是。”

    木樨开始怀疑,明大夫找到自己是东郭梁授意的,已经到了慧州也不好深究了。

    几人坐车到了魏襄侯府,侯府是典型的高门大院,气势恢宏雕梁画栋,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台。

    这座楼台叫哲一台,是慧州最高的建筑,高台上每天收集露水供魏襄侯饮用。

    东郭梁给一位内府的婆子塞了些银子,求她照顾一下明大夫和木樨。

    婆子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跨院,里面已经有五六十位大夫等着给魏襄侯把脉看诊呢。

    木樨心里暗暗佩服金子的诱惑力,慧州是战略要地但不是很大,一座城里不会有这么多名医,大夫们应该是从各地汇集来的。

    几十位大夫彼此间不能随便攀谈,闲得无聊,在屋里院子里踱步或者闭目养神。

    其中有两位大夫认识明大夫便上前见礼,寒暄了几句,也没有敢深聊魏襄侯的病情。

    他们都是为了赏金而来,彼此间是竞争对手,不过是相互敷衍了事。

    其中一位大夫在侯府里呆了四五天了,在比武场上见过魏襄侯两次,看他精神矍铄,能单臂举起两三百斤的大石头,不像有病的样子。

    内宅里看病的事情侯夫人说了算,召见过他们一次,让他们好好为侯爷治病,能医好侯爷怪病者有重赏。

    前几日不过十来个大夫,这两日来的人突然增多了,侯府里管吃喝但不许随便走动,更不要说离开了。

    木樨听着他们聊天,心里开始嘀咕魏襄侯府里是不是另有玄机,也许重金悬赏大夫另有目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跟木樨打招呼,在他们眼里她就是个小徒弟,专门伺候人拿药箱的。

    跨院里说话的声音大了些,门口站岗的兵士就进来吼两声,让他们保持安静。

    时不时有人送茶水来,但都是表情严肃的兵士,打听不到任何消息。

    没有人通知大夫们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魏襄侯,大夫们或站或坐,在屋里、院子里焦急地等待着大展身手的机会。

    木樨和明大夫在一个角落里候着,这一等就是一两个时辰。

    临近午时,一个侍卫进来通知,魏襄侯去马场选马了,让大夫们随行。

    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大夫们摩拳擦掌排成两行,在侍卫的严格检查后穿过长长的外街向马场走去。

    大约走了两刻钟,侍卫带领他们走进一个开阔的空场。

    空场里两步一岗把守得非常森严,空场中间的高台上有一位四十多岁身材瘦高,上身着软甲,腰间佩剑的大将军,他身后是严阵以待的侍卫和身材魁梧的大力士。

    侍卫介绍说那就是魏襄侯,让他们注意观察侯爷的言行,找出病因。

    看病讲的是望闻问切,这望诊的距离有些远。

    大夫们被安排在了魏襄侯的对面,提示不许发出声响,以免影响侯爷选马。

    各种骏马陆续进了马场,有尚未驯服的野马,也有极为罕见的汗血宝马和外域的无影黑骑。

    木樨已经放弃为魏襄侯看诊了,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把注意力放在了骏马上。

    在心里思忖,衡三郎的马会不会比这里的马更出色。

    就在她欣赏宝马的时候,飞奔进来十几匹身形高大,四蹄健壮的良种马,马背上有两个戴银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