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章 汇兑风波

    此事紧急,不可有片刻犹豫。

    李长原立即吩咐账房先生先给小户支取,大户暂缓。

    然后他坐下给马小云和林飞燕写信,告诉他们长安总号的情况,让他们不要放贷,立即运送一大笔钱过来救急。

    洛阳分号和湖州分号的钱运送过来需要一段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必须想其它的办法!

    最快的办法就是借钱,可是找谁借呢?

    谁又能拿出这么多钱出来?!

    李长原推开窗,他似乎听到从原记柜坊传来的吵闹声。

    他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心急火燎的向原记柜坊奔去。

    来到原记柜坊,门口全是黑压压的人,他们嘴里不停喊着:“我要取钱,取钱为何如此缓慢!”

    “听说原记柜坊要倒闭了,再不取以后怕是取不出来了!”

    “把钱存在柜坊就是不靠谱,钱财还是自己保管最为周全!”

    “……”

    李长原气坏了,这是哪个王八蛋在散布谣言?

    开柜坊最怕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大家都来取钱就会出现汇兑危机,因为柜坊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出来。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原记柜坊没钱啦!原记柜坊没钱啦!”

    轰——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慌乱了起来,很多人拼命往前挤,有几人被挤倒在地,嘴里发出阵阵惨叫声。

    李长原见状赶紧宽慰道:“大家好,我是原记柜坊掌柜李长原!”

    “原记柜坊不会倒闭,永远不会倒闭!恳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着急用钱的今日可以支取,不急着用钱的请回吧,原记柜坊诚信为本服务至上,永远不干坑蒙拐骗的事情!”

    众人此时哪里听得进去,个个摆出今日取不到钱誓不罢休的架势,有人甚至拿石头砸柜坊的窗子。

    “取不到钱我们绝不离开!”

    “原记柜坊吃人不吐骨头,还我们的血汗钱!”

    “对,还我们的血汗钱!市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市署监管不力,魏市丞别走!”

    魏市丞见这场面控制不住正要溜走,却被众人拦住。

    他无计可施,只好哀怨的望着李长原。

    “李长原,你可惹下大麻烦了!”

    谁知李长原邪魅一笑,“魏市丞,可否借点钱给原记柜坊?”

    魏市丞退后几步,“李长原,你可不要打本官的主意,本官没钱!”

    说完他眼珠子转了转,“对了,李长原,本官给你介绍一人,你可向他借钱。”

    “谁?”李长原问。

    “此人姓黄名玉清,是衙门的捉钱令史,他正愁无处放钱!”

    捉钱令史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当时朝廷没钱给官员发放俸禄于是发明了官贷,每个衙门选九人为捉钱令史,专门负责放贷。

    捉钱令史没有官职,大多是官员的子女或亲属,他们每年可从国库中支取五十贯钱用来放贷,每年需给朝廷缴纳利息四十八贯。

    算下来利息高得吓人,年利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六。

    为了调动捉钱令史的积极性,朝廷将他们纳入吏部候补,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做官,这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李长原听后非常诧异,这官贷也太黑了吧,这不就是高利贷么!

    但眼前没有别的门路,他决定向捉钱令史借钱。

    他走到众人面前,大声说道:“各位储户,大家不要惊慌,日落之前每人皆可支取!”

    “原记柜坊不差钱!”

    众人听后面露喜色,大家都不再推搡,也不再骂骂咧咧,还有人转身离开。

    安抚好众人,李长原找到捉钱令史黄玉清。

    黄玉清正愁手上的钱无人借贷,毕竟利息太高,听说李长原要来借钱心中自然窃喜。

    他故作镇定,问:“李掌柜,你要借多少啊?”

    “黄令史,你能借多少?”

    “五十贯。”

    “好,我借五十贯急用,不知利息多少?”

    “利息四十八贯!”

    “……”

    李长原知道官贷利息过高,这也是黄玉清无法做主的,又说:“黄令史,利息可否少点?我只借一个月!”

    黄玉清摇摇头,“利息是官家定的我也没有办法,你不必急着还!”

    “一年利息四十八贯,算下来每月也就四贯,一月后我还你五十四贯如何?”

    “这……”

    黄玉清犹豫片刻说道:“李掌柜,除非一月后你还我五十八贯!”

    尼玛,这真是趁火打劫,一月的利息就是八贯,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如果这样,还不如年底再还他,四十八贯就四十八贯!

    长安的汇兑风波可能会波及到洛阳,洛阳分号也需用钱。

    “好吧,借五十贯年底还你九十八贯!”

    “现在就签订契约!”

    “好!”

    黄玉清拿来契约,两人签字画押,随后黄玉清又命人将五十贯钱送到原记柜坊。

    有了这五十贯,李长原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至少今日的汇兑危机能够成功化解。

    日落时分,前来取钱的储户都取到了钱。

    账房先生长出一口气瘫软在墙角。

    第二天,前来取钱的储户仍然排起了长龙,而柜坊里的存钱不足十贯。

    洛阳分号和湖州分号的钱还在路上,至少还有半月才能到达。

    难道又要去找捉钱令史借钱?

    正在这时奶茶店的账房先生送来二十贯钱应急,这二十贯是昨日的营收。

    二十贯仍然难解燃眉之急,正在李长原一筹莫展之时,太子李亨召李长原进宫。

    李亨见到李长原的第一句话便是:“听说原记柜坊陷入汇兑风波?”

    “殿下如何知道的?”

    李亨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为何突然会陷入汇兑风波?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李长原喝了一口茶,“殿下,肯定有人指使,等风波平息再慢慢调查。”

    “你现在需要多少钱?”

    “殿下愿意帮我?”

    李亨淡淡一笑,“本宫认识几个财主,从他们那里筹得五十贯,这笔钱希望能解你燃眉之急!”

    李长原听后赶紧躬身行礼,“太好了,多谢殿下!”

    “不用客气,你也帮了本宫不少。”

    “随后本宫会派人将这笔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