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先生,我想入赤焰军

    刚刚才看了好几人被斩,而且就在不远处,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头被砍下滚落在一旁。

    还没缓过来又看着那么多人被打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对大家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尤其是裴欣、姚北泽、高思钧、苏湛铭等几人,他们没想到南羽对这些人是说杀就杀、说打就打,毫不犹豫、也毫不留情。

    冯学恩、陆之凌、上官忠宇、凤西遥几人稍微好些,面色平静。

    高驰则忍不住微微颤抖,内心震撼、惧怕最大,忍不住又想起了在西山猎场,自己被南羽教训的事。

    这些原本正呆在书院或者国子监学习的学子们,在知道南羽即将带兵出征时,或自己要来、或被家里人送来军中,希望能混点军功回去能有个更好的前程。

    毕竟那些国公府、侯爵、伯爵府甚至是皇室宗亲中真正有实权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虚职、荣誉,若是后辈无功无绩,以后光景只会越来越差。

    如冯学恩、陆之凌最开始来找南羽的时候,就被南羽拒绝了。

    那日,南羽在国子监讲完学,走在路上便被得知消息的陆之凌拦下了。

    “先生,我想入赤焰军。”

    “入赤焰军做什么?”

    “我知道您即将带领赤焰军出征,我想参军、我想去战斗,我想立功。”

    “上了战场不一定立功,还会死。”

    “学生知道,可先生您也说过:既为东漓人,当为东漓计;平时为书生,战时做战士。如今赤焰军即将出征,我等学子又岂能坐视不理。”

    见南羽不为所动,陆之凌继续道:“先生,您还说当初在官学中开设武学的目的:除了让人们从小接受武术教学、树立尚武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东漓提供高级军事人才,将来在与各国的战争中可以有足够的优势。”

    “可我们若只是坐在这里学习理论,却不让我们上战场实践,如何能在将来成为高级将领、如何能成为所谓的优势?您更说过:实践出真知,一名优秀的作战指挥员是在不断积累经验中成长起来的。”

    “如今既有这样的机会,之凌想去试一试,还请先生成全。”

    话音未落,陆之凌向南羽弯腰拱手不起的请求道。

    与此同时,正躲在漏窗墙后、月洞门边的好些学子也立即跑了过来,跟着请求道:“请郡主成全。”

    看着这些学子,南羽没有说话。

    端木青松抬起头来看着南羽道:“平时为书生,战时做战士;平常吟诗作画,战时投笔从戎;提得了纸笔,拿得起刀剑;上得了战场,站得了朝堂;骑得了战马,穿得了紫衣;喝得了烈酒,品得了香茗;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心怀天下,心系苍生;怀天下万民,为君王分忧。能抬首高谈理想,描锦绣前程;亦能俯首低眸看路,走泥泞坎坷。”

    “郡主您忘了吗?这是您当时第一次讲学时告诉我们的,我们想做这样的人。”

    其余学子应和道:“郡主,我们也想为东漓尽自己一份力,也想建功立业,请郡主允准。”

    “郡主,您就让我们去吧!”

    “我们保证,上了战场绝不给您添麻烦。”

    “郡主。”

    看了这些学子片刻后,南羽才开口淡淡道:“上战场绝不是建功立业这么简单,战场之上刀光无眼、惨烈血腥,稍有不慎便是死亡。”

    陆之凌立即道:“我不怕。学生从小习武,想的就是能有一天能上战场杀敌。”

    其余学子道:“郡主,我们不怕,上了战场生死自负,绝不拖累郡主。”

    即便如此,南羽还是拒绝了。

    “这样吧!你们先回去与家里长辈商量商量,若是你们家中长辈同意,我这边就没问题。这是生死攸关的事,不能全凭你们一时的头脑发热。”

    虽然南羽的初衷确实是希望他们愿意上战场、能上战场,但如今的他们家中还有长辈,事关终生之事,他们自己更不能完全做主。

    若是家中长辈同意了,那么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众人见南羽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坚持,只得无奈答应,脸上不乏有一丝失落。

    陆国公府

    “你说你想要去参军?”

    刚进门还未换下甲胄的陆父陆江河看了一眼那在院子里专门等着自己的儿子陆之凌。

    “是的,父亲。”

    身着一身青衣的陆之凌跟在父亲身边,低眸看着脚下的路。

    “你现在在国子监读书不好吗?”

    “好是好,不过孩儿还是想去战场上走一走。毕竟爷爷当年也是跟随先帝与当今陛下上过战场的人,而且父亲您如今也在广安军中,所以孩儿也想从军。”

    “你也可以来广安军啊!”

    闻言,陆之凌抿了抿嘴,道:“孩儿不想再呆在父兄的保护下了,孩儿想自己去闯一闯。”

    “你有如此想法,为父甚是欣慰,但你可曾想过战场凶险、朝不保夕?”

    “孩儿都想过。”

    陆江河转身看着与那已到自己肩膀高的儿子问道:“那...还是要去?”

    “去。”

    陆之凌眼神坚定地看着父亲。

    见他如此,陆父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转身继续走着。

    “郡主同意了吗?”

    闻言,陆之凌一脸欣喜的几步上前又与父亲并排而走。

    “先生说了,只要家中长辈同意了,她那边就没问题。”

    说话时嘴角含着淡淡的笑意,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行,只要你自己想好了、不后悔就去吧!”

    陆之凌立即抱拳弯腰向陆父行礼道:“孩儿多谢父亲。”

    看着满脸兴奋的儿子,陆江河也忍不住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又拍了拍他的肩。

    “要去给你爷爷说说吗?”

    “那孩儿一会儿便去。”

    陆国公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精神抖擞、身体硬朗,如今除了去国子监和应天书院讲学外,便在家中颐养天年、或是教导家中小辈。

    自从陆国公十二年前交出兵权后,便慢慢退出朝堂,后又被陛下封为太傅。

    虽为正一品,却是虚衔,是陛下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赐官所用。

    当今陛下对于这些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