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年代长嫂(十)

    张家来闹了这一通,最后在徐文友大队长的见证下写了离婚协议书。

    两人结婚本来就没领证,这样一张纸就算生效了。

    从此,张司锦跟刘伍才真正意义上没有关系了。

    张家也宣布跟刘家老死不相往来,甚至看张家的态度,跟刘家的仇算是结下了。

    看着残垣断壁的刘家,刘父再一次吐了一口血,晕厥过去。

    刘母浑身轻度烧伤,还要照顾刘父,每天骂骂咧咧。

    刘家,鸡飞狗跳。

    司锦这头跟着爹妈回到了娘家,原本她还担心村里人会不会嚼舌根,让爹妈哥嫂难做。

    结果,张大嫂跟两个小姨连夜把老刘家的恶心事一顿宣扬,让小河村的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

    ——是刘家不做人,张家才把闺女接回来的。

    虽然也有人背后说些不好听的,但这些话根本不敢明面上说。

    毕竟张大嫂已经放出话来,谁敢说她小姑子闲话,就让几个兄弟上他家说道说道去。

    要知道张大嫂娘家真算起来,堂表兄弟近20个,个个人高马大,关键还都贼听张大嫂的话。

    村民表示:我们惜命,我们不敢!

    于是司锦离婚的事在小河村这边根本没引起什么波澜。

    张母的意思是让她在娘家住下,就跟从前一样,跟他们老两口住一屋。

    司锦却不愿意。

    “你说你这丫头咋这么犟呢?跟爹妈还不好意思啥?就在家住!我看谁敢说啥!”

    司锦很是无奈,“娘,我不是那意思,跟你们我还客气啥?就是想着借此机会跟队上要个房号,这次错过了再想找机会要房号可就难了。”

    张母狐疑的盯着她,“你说真的?真不是跟娘客气?”

    “不是。”司锦依偎在张母怀里,头枕着张母的肩膀撒娇道,“再说就算我要搬出去也不是今年的事儿,怎么也得等吃水没这么费劲再说啊。”

    好说歹说张母终于同意了司锦的说法,当晚就带着半包红糖,领着司锦一起去找了小河村的大队长。

    小河村的大队长是个40岁不到的男人,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正气。

    原本以司锦的情况分房号有些勉强,可他还是同意了。

    “你回来小河大队就是回家,有啥困难尽管来队上找,能解决的队上都会给你解决!”

    司锦心里暖融融的。

    她很清楚自己是遇到好人了,否则按照这个年代的尿性,她如今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境遇。

    857摇头感叹,“有福之人不用忙啊!”

    司锦懒得理蠢系统时不时的发疯,开始了她的两年计划。

    张司锦的愿望是远离白眼狼一家,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第一步如今已经达成,剩下的就是活出精彩了。

    在这个消息闭塞,各方面都管制比较严格的时代,想要做些什么有一点困难。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司锦放出神识笼罩了整个小河村,一点点寻找,锁定好一块地方,正好是大队部后面的院子。

    她又一次去找了大队长,跟他说了想要打井的想法。

    大队长很是惊讶,但也没有第一时间反驳。

    “打井?这件事情我也想过,只是这两年滴雨不下,找龙口很难,再加上人人饿的面黄肌瘦的,你说这事让我咋开口?”

    司锦却笑了,“我回到小河大队给大家伙添了不少麻烦,这回打井这个活就我们张家包了。算是我给村里做一份贡献,您看成吗?”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队长要是在不答应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最后事情定下来,张家出人出力,大队负责配合就行。

    于是,司锦回到娘家的第五天,张家全家扛着锄头开始抠井。

    对,就是抠。

    因为大地缺水,好些地皮都已经因为干旱而裂开,土质干燥坚硬,不用抠的根本挖不动。

    张母不理解女儿非要挖井干什么,而且还不是在自家院子里。

    这不是闲的吗?

    为此她还跟张大嫂嘀咕来着,就怕女儿因为离婚的事受刺激,脑子不清楚了。

    张大嫂咋说的?

    “娘,不管咋地,小妹能找着事儿干就行,咱们也就是挨点累,小妹能走出来比啥都强。”

    得!

    人家当嫂子的比她这个当妈的想的更开,她能咋办?

    就只能跟着闷头干活了呗。

    张家人的做法引起村民一阵关注,有说张家人傻的,打井不在自个家院里不是缺心眼儿吗?

    也有人觉得他家是不是魔障了,现在打井咋可能出水?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议论的声音并不大,可能也是因为饿的,没闲心一直说八卦。

    无论外人怎么议论,张家依旧我行我素,每天挖一点,司锦再偷偷使点劲儿,不到半个月,居然还真的让她挖出水来了!

    大队长一连喊了几声“好”,打了一碗水尝尝,居然还是甜的!

    这下子,小河村又多了一口甜水井,村民们喝水也不用再计算着量来了。

    张家人的口碑因此一路飙升,摇身一变成为了村里人心中的大善人。

    司锦深藏功与名,把老爹老哥推出去迎接乡亲们的夸赞。

    她,则是找到了新的目标——赚钱。

    小河村因为地处平原地区,周边没有大山大河,只有一条不到三米宽的小河沟,这两年旱灾也干的差不多了。

    靠山靠水都靠不上,那就只能靠勤劳的双手了。

    现在是计划经济,又连年灾害,县城街道上几乎没有人。

    因为只要走动就会消耗,而现在粮食水源紧缺,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尽可量减少消耗。

    司锦一家家厂子找过去,结果却领她很失望。

    因为缺水的原因,县城里的工厂几乎全面停工,根本没有出路给她找。

    当然,停摆的不止工厂,学校停课,政府办公室不少人也都请假在家躺着。

    没办法,减少消耗嘛。

    司锦失望的回到村里,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身边的张父张母却睡的很相,甚至张父还打起了小呼噜。

    忽然,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传进耳朵,司锦一下子来了精神!

    放出神识查看,待看清楚外面情况时,她眼睛